作者:
f14mp5 (å±…éš±)
2023-03-04 11:06:45近期因財經情勢變化,部分產業停止招募新人,讓現任員工放無薪假甚至裁員,
你或你的親友有受到影響,開始動用緊急預備金過生活了嗎?
看CFP版也常討論緊急預備金這檔事,那要<存多少緊急預備金才好?>
以本人觀察社福體系、多種行業運作情形,認為這樣準備較可行:
※文字內容:
只要看過各家門派的理財書,會發現不管哪個門派,幾乎都提到先以每月生活支出推算,
存一筆緊急預備金,雖可放銀行定存,但不可拿去投資,有狀況時就能立即動用。
那要存多少緊急預備金才好?各家門派有不同看法,常見的像是三個月或六個月。以我觀
察社福體系、多種行業運作情形,認為要看個人生活狀態、獲利模式,參考台灣的失業給
付規定進行準備。
既然台灣的一般非自願失業民眾,最多可請領六個月的失業給付,且有研究指出,台灣的
失業者平均要半年才找到新工作,因此準備六個月的緊急預備金會比較適合。
如你還有扶養未成年的孩子,或沒工作收入的配偶、父母、身心障礙家人,可參考失業給
付的眷屬加給概念,依扶養人數推算,多存些緊急預備金。
至於如你的年紀較大,或是身心障礙朋友,因台灣現有就業環境問題,以這類身分找工作
仍有些難度,可參考失業給付對這類民眾,最多給付九個月的概念,平常多存緊急預備金
備用。
另外如你的獲利模式是「景氣循環股」類型,淡旺季很明顯,像是從事旅遊、工程行業,
或是「本夢比」類型,努力不一定能看到成果,造成收入不穩定,像是發明家、接案的自
由工作者、文創工作者、職業投資人,可參考失業給付在特殊形況,最長可給付一年的概
念,想從事這類工作前,先多存緊急預備金。
或許有些人認為從事的工作很穩定,像是公務員,每個月的薪資準時入帳,沒必要存緊急
預備金。但別忘了,官方單位有時會發生財務危機,或因內部作業問題而延遲發薪,且人
生也可能發生沒想過的事,還是先存至少三個月的緊急預備金,預留處理這些事的資金。
也或許有些人跟家人同住,認為吃家裡、用家裡,不用存很多緊急預備金,但家人會老,
不一定有財力支持你一生,你還可能跟家人的理念或生活習慣不合,而想搬出去住,所以
為求經濟獨立自主,順利過一生,還是先存緊急預備金吧。
※圖文並茂並補充實用資訊版,可到方格子「搞笑理財筆記」出版專題閱讀喔:D
※本人也在方格子「社福開箱文」出版專題,提到實作發現<失業給付申請難>
作者:
CATpc (JIA)
2023-03-04 11:43:00我是看消費習慣跟固定支出決定,目前身上沒貸款,月均花費也只落在2萬上下,所以抓20萬緊急備用金,但這也才不到三個月的薪水,未來買房計畫把備用金提到50萬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3-03-04 12:37:00這沒有甚麼一定, 看個人情況, 投資理財不可能有一套標準能讓所有人按表操課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3-03-04 12:45:00話說除非很認真的記帳,很多人會低估自己的支出。比較簡單的方法,可以將去年的收入減去去年的儲蓄,差距就是去年的支出通常會比自己估計的數字準確。當然,這個方法只能回答花了多少,記帳則可以回答花到哪裡去的問題。
作者:
drykt (小人物小願望)
2023-03-04 14:17:00重點是本身的工作跟專業,有些被裁很快就找到工作了
作者:
iambibi (黑人大黑屌 沒有我的屌)
2023-03-05 11:38:00大叔都一半存股一半存現金久了現金跟股票都有,比較安心
500放數位活存和定存,其餘all in股票主要是隨時有可能會失業
作者:
IBIZA (溫一壺月光作酒)
2023-03-05 19:26:00500萬放存款的資產規模跟日常花費是多少@怕失業也沒有必要留這麼多現金 可以投資變現性高 價值穩定的投資啊..以我來講 常常戶頭是連一個月花費的現金都不到不過我是現金流很強 而且真的缺前隨時都能用設定好的貸款拿錢出來但一般 現金部位也不太需要超過半年或一年吧
放哪裡比放多少重要,放了就當是沒這筆錢但又"隨時"可用,要從別處取得的都是有風險,即便是存銀行或存股...
作者:
buji (卜基)
2023-03-07 17:25:00我的戶頭也是常常連半個月所需開銷的現金都沒有需要再借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