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金庸在新世代沒人看之一文,我想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時代的改變。
我曾有一經驗,去看相當古早的黑白經典電影,我發現了甚麼?
超級無聊
因為那個年代的人們口味還沒有這麼重,電影的節奏極為緩慢,對於這點,古早時期的人
們可以接受,但幾年後的我卻覺得非常沉悶。
「火車進站」這一幕可能只是現代電影的一個過場,可是這一幕卻讓1896年的觀眾嚇傻,
他們以為真的有部火車直面而來(請記得,是黑白畫面)。
對於現代的我們,這根本沒甚麼,我們連星際大戰都不一定引起我們的情緒,何況是火車
?
可是這卻讓早年的人們嚇傻。
另一個例子,我曾看過電影配樂相關的網路文章,提到:「近年電影的節奏越來越快,快
到很難塞入一首主題曲,在以前,主角走入競技場時,會輔搭一首帶壯闊的宏偉配樂,可
是在現代電影中『走入競技場』這一幕可能只能當過場,幾秒後就閃過去,根本無法塞配
樂,這是否代表音樂在現代電影中越來越式微呢?」
===結語===
時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以前的經典對於新世代的人們卻是覺得冗長。
再加上「新的就是好」這句話不是說假的。
正如牛頓所說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任何媒材的作品的出版,都是靠著前人的步伐,
好一些的是借鏡,無恥的是抄襲,但無論如何,只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創造較符合
現代需求的作品。
雖然我以電影舉例,但我想這可以套用到各個作品領域。
並非說金庸不好,而是在不同時空背景的人們,對於相同事物的評價會有所不同。
註:
「火車進站」是關鍵字,搜尋後wiki就是了。
『雨果』這部電影是藝術片,主要在致敬電影先驅喬治 盧米埃,其中就出現「火車進站
」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