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跟外企/台企/陸企都接觸過的話
台灣也好,陸企或說中國企業也好
都還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
這套思想早就已經成為社會DNA的一部分
所以就算是現代社會
在高度西化(現代化)後
這些東西一樣影響著人群的一舉一動
談和諧,談溫良恭儉讓,談不求回報的努力(奴性)
不可否認的是
儒家文化這套,在從未開發/開發中這個階段有著超強的優勢
這也是東亞各國(從日本,韓國台灣,到現在的中國)發展快速的原因
人民夠勤奮(奴)
配合壓低成本,很容易地成為世界的生產中心
這也是為何東南亞各國雖然有人力成本的優勢
但發展的速度沒有產生爆發性的原因
這套思想到了越接近開發中國家
阻力越大,官大學問大,形式主義,溫良恭儉讓,尊重長輩,和諧第一,泛道德假道學
這些東西變成了阻止社會/公司繼續成為卓越的絆腳石
這就是儒家文化先天的優勢跟劣勢
也是為何這套文化作為一個跟隨者很有優勢
但始終無法成為一個開拓者
很多人以為台灣比中國現代化(西化)
但是在公司治理上,中國反而比台灣更彈性跟靈活(可能跟文革有關)
台灣企業的官大學問大/論輩排名/形式主義比陸企還嚴重
難道是臺灣西化的晚嗎? 不是的
是台灣留下的儒家文化更多
所以台灣最強的是台GG,中國要複製台GG卻失敗的原因
但台灣不會產生像支付寶這種東西
不是台灣沒有人想到,而是整個社會文化會拖住這些人的腳步
這套僵化的文化,不是單純說一句:中國有機會產生現代化(文藝復興/工業革命)
這是需要整個思想的大改造,沒這麼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