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 Robin Yates and Readings in East Asian History

作者: unknown (ya)   2010-08-25 17:07:57
由於我的專業領域是中國古代史,北美有相關資源與師資的學校並不多,
當初我所申請的七間學校包括Harvard、Chicago、Columbia、McGill、
Stanford、UPenn和Berkeley,裡面除了Berkeley,全球排名都在前二十
,每一所都是一時之選。當初申請完後評估一下落點分析,Chicago、
Columbia、McGill和Berkeley 都有可能,只是都沒把握,Chicago 中國
古代史的教授偏向古文字學,Edward Shaughnessy、 Donald Harper 兩
人都是中國古文字的權威;Columbia 以往的亞洲研究不在中國古代史,
前幾年新聘的李峰,主要研究領域在西周史;Berkeley 的Michael
Nylan專長是從戰國到漢代的歷史。在碩士階段,這些學者的文章和研究
領域我都有所涉獵,然而研究旨趣相符的即是現在的指導教授Prof.
Robin Yates。
Prof. Yates 算是輩份較大的漢學家,以前在哈佛教書,王明珂、黃明崇
這些在中研院從事古代史研究、從哈佛畢業的學者以前都曾是他的學生。
他的老師大概是戰後在北美從事古代史研究的第一代漢學家楊聯陞和史華
慈等人。中文程度相當的好,可以用中文發表文章,他為學相當仔細,一
直到最近才把以前的文章慢慢集合成書,以前都是一篇一篇文章的寫。法
律史、女性史、軍事史、醫療史和科技史都是他的研究範圍。當我看他的
CV時,驚訝於他知識的廣度與對中國史料的熟稔。
舉幾個例子來說,在2010年他即將出版三本英文專書,包括是撰稿人或是
編者,即將由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出版的 Law, State, and
Society in Early Imperial China,是對張家山漢簡的翻譯和研究,法
律文書一般都不是北美學者的長項,它本身涉及對出土文獻、第一手資料
的識讀能力;今年夏天即將由 Cambridge University 出版的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五卷,討論中國的軍事技術;還有與Lothar
von Falkenhausen和Yuri Pines合編的 The Birth of Empire: The State
of Qin Revisited;在明年預計出版的Cambridge History of War ,他是
編者也同時是撰稿人。比較有趣的是,他寫過的中文文章包括中國古代下
層的識字能力 (〈卒、史與女性:戰國秦漢時期下層社會的讀寫能力〉
簡帛 3 (2008)) 。
第一學期我修習Prof. Yates的 Readings in East Asian History,這門課
他開設了二十幾年,從以前在哈佛初執教鞭時就開始講授,是一門關於中國
歷史書目與研究方法的基礎課程,主要是針對西方漢學與中國歷史研究的評
述,使用的教科書是Endymion Wilkinson的Chinese History: A Manual 。
我很開心而且幸運的是這門課由一個熟悉西方漢學的老師來上,並且在圖書
館的研究室上,每堂課他會將書車裝滿,介紹每個領域相關的研究並且指出
圖書館在這方面的收藏,如果是圖書館沒有的藏書,可以在世界哪裡找到,
如何透過圖書館向北美的研究型大學商借。他可以從傅斯年、哈佛燕京、劍
橋圖書館講到北大旁邊的小書店。這門課最有趣的特點之一就是Prof. Yates
所提及漢學界的人物,包括師友與學生,舉例來說,他碩士在Berkeley 時研
究中國詩學 (曾出版韋莊的相關研究),當時的語言學老師是中國的語言學之
父趙元任。談及朋友或學生時,論及的人物多到我已經忘了有多少,比如說
他跟目前在UCLA任教的Lothar von Falkenhuanse教授說:如果你的博士論
文超過六百頁,我就沒時間看,盡量把它長度濃縮在六百頁 (六百頁!!)。記
憶中包括的人名從邢義田、杜正勝、蒲幕州、王明珂、李貞德、陳弱水、梁
其姿 (最近他們才合寫了一篇女性史文章)、李零、李學勤 ……。
上課時總會覺得要具備如此深厚的學問需要花費多少的心力與工夫,而自己
的能力和知識又是如何的淺薄。從這堂課當中能感受到的就是不管是漢學或
是中國研究,北美相關的材料、方法還是理論都不是台灣和中國可以望其項
背。
1970 年在北美創設的古代中國學會,當時由Prof. Yates 的老師David
Keightley創立,目前由Prof. Yates擔任主席一職,現在這個學會大概有三
百多人,從這個學會基本上可以一虧海外漢學的發展過程,其中的會員基本
上都是以西方人 (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瑞典和德國等)與日本人,
出版 Early China雜誌。中文在漢學界的出版基本上是個「重要」的語文,而
非「主要」的語文,傅斯年一百年前想把漢學正統從德國和法國人的手中搶回
來,目前的情況並沒有改變,只是從歐洲轉移到北美而已。
http://chuananhu.blogspot.com/2010_04_01_archive.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