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doggyhu (笨狗)》之銘言:
: 小弟在閱讀中證共筆的時候,
: 發現內容有提到了疏肝藥還有瀉肝藥,
: 頓時興起所謂「疏肝」和「瀉肝」意義上到底差異在哪裡?
: 網路上討論資料只找到一份 http://ppt.cc/ySM-
: 還是說疏肝偏重在解鬱,瀉肝則指瀉火呢?
: 那川楝這味藥比較傾重於那個部份呢?
討論這種定義類的東西,最簡單的方法是找辭典
例如
中醫大辭典
疏肝 和法之一。也稱疏肝解鬱、疏肝理氣,是疏散肝氣鬱結的方法
肝氣鬱結證表現為兩脅脹痛或竄痛,胸悶不舒,或噁心嘔吐、食慾不振
腹痛腹瀉、周身竄痛、舌苔薄,脈弦,治用柴胡疏肝散、七氣湯
瀉肝 清法之一。也稱瀉肝火、清肝瀉火,是用苦寒藥物清泄肝火的方法
用於肝火上炎證,表現為頭痛眩暈,耳鳴耳聾,面紅目赤,口乾苦,脅痛,
嘔吐黃苦水,甚則吐血、急躁易怒、大便秘結、苔黃、脈弦數,
治用龍膽瀉肝湯
就已經可以很清楚看出分別了
一個是氣鬱滯,脹痛、跑竄、悶脹的字眼都在點明
另一個是化火,有熱象,紅赤乾苦黃秘數...
網路上的資料很方便、容易查找是沒錯,但當一個學生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 "判斷"
要知道驗證資料的真偽錯簡,有時候還是要找一下紙本的東西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有些醫師對這兩個詞運用的習慣未必按嚴格定義
疏肝寫舒肝,瀉肝寫泄肝或是疏肝瀉肝混合使用
沒有熱也瀉肝(有時候只是放一味瀉肝火的藥,"防"鬱熱,這種情形不算,
如果真的是氣滯沒熱,放一堆清熱藥很容易涼遏氣行,讓氣滯更盛)....
這種時候要比較一下同一個醫師著作其他的內文,才能了解他運用這些辭的
真正定義是甚麼?
川楝 這個藥具有三種作用行氣止痛、驅蟲療癬,而且它是少見
行氣藥裡具有寒性的藥物,所以還可以兼疏泄肝熱,最適宜用見熱象者
因此金鈴子散內放川楝子,用於肝鬱化火證。
但它的主要作用還是行氣止痛,偏向解鬱,也就是說疏肝為主,兼可清熱
但要注意它有小毒不宜長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