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222051618 ( 珍 珠 奶 茶 )》之銘言:
: ※ 引述《GGCjumpdog (中離老手)》之銘言:
: : 最近的劇情開始快轉,跟之前緩慢的比賽相差很多啊
: : 本話有非常多的重點,而且跟現實網球都有一些牽連
: : 如果是網球的愛好者的話,應該會蠻喜歡這話的
: : 有些內容我本身也不了解,希望知道的高手補充一下
: : 開頭是「門馬 V.S. 池」一戰的結果
: : 最後是池以些微的差距戰勝,獲得了冠軍
: : 不過下面這張圖更讓我感興趣
: :
: : 上圖中網球的發展,似乎就是在對應現實潮流
: : 從前的「發球上網」,到「強力網球」的稱霸
: : 之後回到了現代,當代男網裡的頂尖選手
: : 球風都非常全面,每項能力都變得很重要
: : 現代真的很少看到單一能力決定勝負的了
: : 這張圖總有種既視感,雖然我不確定正不正確
: : 但有很大的討論意義,所以希望了解的高手大大
: : 出來解釋一下吧 XD
: 近10幾年來主流一直都是後場強力擊球 也因此穩定的後場抽球能力是所有選手的基本功
: 而之上比的就是 誰比較穩定(UE少) 誰抽球角度更廣 又或是更會跑等等的進階後場能力
: "攻擊的多樣化"是當TOP選手們後場抽球比不出來高下後才去追求的技術
: 如作者說的是潮流之一 但現階段並不是主流
: 我相信以後也不會成為主流啦 畢竟後場抽球能力太多東西要練了
: 沒多少選手在還沒能練好抽球前就跑去練什麼攻擊的多樣化
: 以籃球來說就等於連穩定的定點投籃都做不好就跑去練後仰跳投 根本欠電啊 XD
: 以上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歡迎高手指教 <(_ _)>
我也是覺得作者弄顛倒了
這10年來網球因為球拍性能越來越好
導致球員在底線的優勢越來越明顯
再加上球場性質的關係
法網變快 溫網變慢
幾乎已前造成球員技術性尚差異的地方幾乎不見了
反而後場能力強 回球能力佳的球員
幾乎能打遍所有球場
90年代到00年代初期
都還有所謂的紅土球員
像是Carlos Moya、Juan Carlos Ferrero這些
但是到了05年以後甚至10年以後
連紅土都直接被世界頂尖的選手包下了
紅土擅場的球員除了更強大的Nadal之外(但是他其他球場也打得很好)
幾乎沒有了
草地擅長的也是
以前紅土草地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球場
兩方面都能打的球員非常少
但是現在幾乎沒有差異性
後場能力佳的球員 幾乎所有球場都能打
90年代球員能力分明 擅長上網的 擅長底線的 全能型的
05年後幾乎都往後場型靠攏了
像Hewitt或是張德培這樣純靠速度的網球選手也幾乎絕跡了.......
另外原PO提到主角會考慮到住宿費交通費的問題
我覺得這作者有用心
因為這真的是所有網球選手最大的問題
一般來說職業網球選手一年光在交通跟住宿費上面大概就要花上2~3萬美
這還不包括教練的費用
那要賺回這些錢的成績 沒有TOP100 是很難的
要營收 幾乎都是top100內的選手 才做的到
而有大約一半的選手 是拿不到一毛錢的
所以一定要靠贊助約 不然網球選手很難撐的下去
光是來回所花的錢 就可以讓選手熱情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