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很希望有史料,或其他足以佐證的東西,我也同意
老實說,就算牧誓再怎麼荒唐,僅僅用「過去的印象」被質疑也只是剛好而已
既然討論的不是Fate,是歷史,那本來就該拿出一點文獻
如果紂王真的那麼可憐,那絕對不會只有鄉民幫他翻案而已,事實上是有的,最早質疑是
子貢
子貢:「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紂王的無
道,並不是傳說的那麽厲害。君子最討厭自己身上有污點,一旦有污點,人們就會把所有
的壞事都集中到他身上。)
《韓非子》中也提到,費仲勸諫帝辛殺掉西伯姬昌,但帝辛卻認為:「夫仁義者,上所以
勸下也,今昌好仁義,誅之不可」,沒有採用費仲的建議
還有《淮南子》:「三代之稱,千歲之積譽也;桀紂之謗,千古之積毁也。」也有提及紂
惡可能的誇大之處
就算是史記,也沒有完全否定這件事情,這也是翻案者一開始下手的地方
《史記.殷本紀》:「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這種敘述應該不
像是單純的暴君吧?
在《尚書‧牧誓》中,周武王只列舉了帝辛的四條罪狀,分別是聽婦人言、不認真祭祀、
不重用親戚、任用逃犯做官,然而「聽婦人言」、「不重用親戚」與「任用逃犯做官」在
商代社會並不罕見。
而商代女權較周朝與漢朝高,后妃參政並不會受到非議,從《國語》、《史記》開始,妲
己的形象才逐漸豐富起來,因此她的事跡很有可能是後人的假託。
簡單來說,紂王是否是暴君,並不是正史說的這麼簡單,自古爭論也不小,包含清崔述《
補上古考信錄》卷上:「其世愈後則其傳闖愈繁」、近代學者顧頡剛所撰《紂惡七十事發
生的次第》都有所討論
最後嗎,我想孟子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對這整件事情,倒是挺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