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之前曾想過的問題
但因為思考這問題的時間點對照當時的環境背景
最後歸納是一個不會成立的狀況
那就是跟標題說的
為什麼漫畫連載雜誌不會隨著主力消費族群的讀者年紀增加而跟著轉型
舉例好了
剛進入版權年代的1990年代,國內市況最盛的時候曾一度有四本周刊雜誌
長鴻的冠軍少年<<最先收皮,好像只發行了兩年
大然的熱門少年<<沒記錯也停刊快15年了
東立的新少年快報<<2015還是2016年也轉型成線上雜誌
寶島少年<<目前僅存的一本實體週刊雜誌
日本那邊的少年jump前幾天看網路文章
發行量好像也從巔峰時期的600萬本,一路下修到現在的230萬左右
只看上面這5本雜誌就可以知道
少年漫畫還是佔市場的最大宗,就算是日本三大社應該也都是以少年題材類型為主力的
但少子化造成的市場衝擊不是持續發酵嗎?
加上多數的少年漫畫也被詬病有公式化的現象
現在娛樂又那麼多樣化,對許多消費者來說,漫畫除了價格優勢外
其餘層面不見得被排在第一選項
國內以前經營兒童市場最賣力的青文也發現到這個問題
最近十年的轉型很明顯,兒童題材的動漫雖然還是有,但已經不是經營的重心
為了增加支持者的消費意願跟選擇,最近幾年也陸續代理很多偏成人以上的限定題材
尖端倒是沒什麼變
這家本來就很擅長捕抓流行文化,代理的書年齡層也多半定位在青年-成人市場
那身為國內僅存還有在發行漫畫周刊的東立
為什麼還是僅限於 寶島少年 的 少年這兩個字呢?
都沒想過有一天會因為20歲以上消費者人數佔多數
而把名稱改成 寶島青年 或 寶島中年?
是因為不管到幾歲,大家都還是習慣擁抱青春嗎?還是真的沒想過這種行銷?
內容在不違反跟日方的合作關係前提下,應該是可以作調整的
(日方會針對雜誌改名這種事情龜毛嗎?)
比如說之前都叫少年,所以放的很多都是王道熱血漫畫
改叫青年之後,就會開始增加限制級的題材,類似以前尖端的tempo雜誌那樣
名稱上雖然換了,但還是能向下相容,有部分的少年漫畫在裡面
變成 寶島中年 ,每期的彩頁企畫都會放最新的泳裝女郎...跟新發行的成人藍光預購
又可以兼顧 青年 跟 少年的市場
這樣就可以把讀者培養成死忠支持者,一路從小鬼賣到變50歲阿爸
直到高齡化社會到來,總人口的20-25%都是60歲以上
這年齡層的人很多有錢又有閒...另外開發姊妹誌,寶島老年
因為是給年齡較高的讀者看的,開數可以印大本一點,算是體諒讀者有老花眼的問題
線條也不用過度複雜,都是像蠟筆小新或櫻桃小丸子那種風格
故事多半是採取回合制,方便新加入的消費者從任何一集直接切入
企畫單元跟包裝都走60-70年代風格
每集都可以推應募...
用精緻少見但成本不高的商品賣給懷舊老人,這也不失為增加收益的一種手段
雖然整篇文章看下來很誇張,但很好奇
真的從來沒人想過這類問題嗎?
作者:
egg781 (å–µå‰)
2017-01-30 08:59:00其實我35了還是蠻喜歡看少年漫畫,覺得這很複雜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讀)
2017-01-30 09:00:00寶島阿北
作者:
egg781 (å–µå‰)
2017-01-30 09:00:00年紀大不一定就不愛看少年漫畫,或是出版社已經有適合高齡的刊物了
作者:
forsakesheep (家裡蹲é¯å»¢è‚¥å®…)
2017-01-30 09:01:00一直都有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漫畫雜誌啊,例如某個LO……然後既有的雜誌如果改名轉型,那要怎麼開放新的年輕讀者?已有名氣的雜誌總是比新開的title容易吸引新讀者吧?至於想看不同年齡層作品的讀者自然會去找同出版社的其他誌
作者:
KEINO (\(‵▽′)/)
2017-01-30 09:06:00你把限制級跟少年向的放同一本,會增加年輕族群的麻煩
作者:
iceonly (只有冰)
2017-01-30 09:08:00還以為這是武當發的;中年人不一定喜歡中年漫,青年漫也不是只有青年看,自以為有對到客群的結果就是原有讀者不一定買帳
作者:
forsakesheep (家裡蹲é¯å»¢è‚¥å®…)
2017-01-30 09:13:00我是說日本啦,台灣人閱讀習慣太差了市場遲早消失然後身為一個老是在買書的人表示最大的問題是書要放哪(我不賣書的)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經過完了)
2017-01-30 09:19:00台灣青年淑女這塊光代理都做不好。。。很多轉日劇的淑女作品,比方說逃避可恥但有用、朝九晚五很抱歉但我明天要結婚了等作品幾乎在台灣都沒幾個人聽過奇想如歌野田廢如果沒有出日劇,恐怕也沒人聽過叫台灣代理商專門代淑漫還不如期待有個好低調WWW現在就是一堆人圍繞著曾經出過大魚的漁場轉阿轉,沒人敢離開這個漁場,也不讓別人進入這個漁場然後慢慢的燃油耗盡人員掛點甚至沈船
你舉一堆都馬代理的 人家日本轉型也是跟日本轉 跟台灣轉什麼
作者:
shifa (西法)
2017-01-30 09:33:00雜誌的定位似乎可以用學校的概念理解,「少年」系列像中小學,青年誌則像大學。學生會變,但是學校不會因為學生變少而從中小學變成大學。如果真的要跟讀者一同成長,就要隔幾年發行不同的雜誌來抓新的讀者群,這對於製作編輯來說會有更多的人力需求跟印刷費用的增加了
最近jump的連載也有點青黃不接的感覺,好幾部大作都完結了。現在想看的漫畫大部分都月刊,jump還是會看,可是沒那麼大動力了
你舉你自己的年齡當例子怎麼會準出版社肯定會讀者年齡分佈做調查,年紀越長讀者漸少還有日本確實有青年漫畫,但數量也是相對少的
作者:
BIGP (ツンデレ大好!)
2017-01-30 09:45:00你覺得你都想到了 那為什麼JUMP不改?
很多人到大學就開始脫宅了,上社會脫離的人更多根本無法延續
作者:
forsakesheep (家裡蹲é¯å»¢è‚¥å®…)
2017-01-30 10:03:00wiki日本漫畫雜誌的條目裡就有了,少年 少女 青年,如果一般來說成人內容都歸在青年裡了
作者:
shifa (西法)
2017-01-30 10:03:00問題在於發行成本呀 XD
還有一個JUMP SQ 尺度相對來說比較大(出包黑就放在這)
作者:
griffinj9 (從沙ç˜æ¼‚來的翼ç…)
2017-01-30 10:04:00因為少年不會看青年漫畫,青年卻會看少年漫畫女性也會看少年,除了少年外的都是小眾,自然維持少年
反正不會是少年JUMP被合併 畢竟銷量再跌還是很多
你講老年人就更有問題,老年人看得更少首先漫畫能吸引青少年的兩個要素在於圖像和文字少首先青少年的長篇文字閱讀力尚未訓練起來,這是其一再來是大量圖像和相對淺顯易懂的文字劇情可是人過了中年之後隨著閱歷和體力,傾向兩極化一是肥皂劇式的內容,打發時間
作者:
lordmi (星宿喵)
2017-01-30 10:24:00中年以上閱讀的漫畫雜誌在日本存在很多年了,不存在會不會
作者:
lordmi (星宿喵)
2017-01-30 10:25:00的問題。但是小學生還是會不斷的生出來,雜誌不用調整
我覺得很有趣,3X甚至不是人口最多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出版社為什麼要在既有的方針上加重比重
先不提台灣,日本同一間出版社本來就已經把少年少女青年淑女所有客層的雜誌都做了,而且賣不好辦新雜誌更是勤勞
作者:
Encoreh (Artisan)
2017-01-30 10:37:00因為老人不想被當老人,烏龍派出所有一集有說
作者: lyy12 (lin) 2017-01-30 10:45:00
同意 青年之類的可以相容更多題材
作者:
zball (QQ)
2017-01-30 11:02:00有同感耶 過往看jump系列覺得好好看 但現在成年後比較想看有深度或探討人性社會的作品 現在許多漫畫小說表現出"存在即合理"的態勢 可當你出社會見識多了 才覺得許多表現手法過於簡化直線 現實應該都是"因合理才存在"
作者:
h90257 (替天行道)
2017-01-30 11:27:00少年漫畫主力是國高中生
作者:
rayven (擲筊才是真正雲端運算)
2017-01-30 11:41:00這麼說來柯南其實不適合青少年閱讀,畫面文字量多到有病
作者:
scottayu (å½è£æˆç†Ÿå¥³æŽ§çš„æ£å¤ªæŽ§...)
2017-01-30 11:53:00冠軍稱蠻多年的 台柱大概就抓狂一族跟刃牙
雖然開始看寶島少年才一年多,但是很明顯,回函絕大多數都是小朋友(國小~高中)填的,可能客群年齡沒想像中高?
寶島中年……想到就反胃,你是想讓家長告倒東立嗎?泳裝女郎跟成人藍光預購是什麼鬼東西啊?
作者:
xxxxae86 (éžæ´²å¤§è‰åŽŸ)
2017-01-30 16:35:00台灣盜版太氾濫 這已經是客群之前的問題台漫沒再看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