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ear26 (熊二六)》之銘言:
: 蜀漢政權有三大派系
: 東州派》跟著劉備打天下到入蜀
蜀漢不是三大派系,而是四大派系,元從、荊州、東州、益州。
第一叫元從派,關羽關平張飛趙雲麋笁麋芳陳到孫乾簡雍劉琰夏侯纂士仁等跟隨劉備流浪
的人組成。在失去荊州後連續死了關羽張飛、麋芳叛變之後此勢力式微。
看名字長度就知道這勢力後來不怎麼樣。
第二叫荊州派,劉備搶...光復荊州獲得的手下,諸葛亮龐統蔣琬劉巴廖立楊儀伊籍向寵
向朗馬良馬謖宗預殷觀習禎廖化來敏郭攸之黃忠魏延賴恭輔匡霍峻霍弋張南馮習傅肜鄧方
潘濬郝普等等,這一派在後來會佔據主要的政府權力。
值得關注的是領袖諸葛亮不是荊州人。
第三叫東州派,是跟著劉焉入蜀地或者因戰亂流浪到蜀地的異鄉人,吳懿吳班許靖法正孟
達李嚴費觀費禕鄧芝呂乂董和董允王連裴俊孟光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劉焉是荊州人,而且荊州益州兩相鄰,所以帶入益州的東州人有一大堆
荊州人。中期領袖李嚴、重要成員費觀、費禕、鄧芝、董和、董允、呂乂、王連是荊州人
。所以這一派在李嚴GG後也與荊州派合流了。
大家都是外省...異州人,沒事兒沒事兒。
第四叫益州本土派,就是益州土著的啦。有彭羕黃權張松秦宓楊洪楊戲費詩王甫王謀李邵
張翼張裔張嶷(2個張ㄧˋ,最後1個念ㄋㄧˋ)馬忠呂凱李恢程畿等等。
這一派基本上多出鎮於外,對於中樞的影響較少。那麼為什麼李恢要特別上色呢?因為在
戲曲之中,李恢的兒子李遺娶了關銀屏,o益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