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alsuet (.....)》之銘言:
: ※ 引述《attacksoil (擊壤)》之銘言:
: 因為他不能打~
: 劉備打仗幾乎都是敗仗居多,都靠關羽張飛救場,戰場上
: 的表現不夠粗勇,平常有表現的部分都是靠心機和嘴砲...
: 所以他當粗人不夠粗,就只能用文人形象了。
這是很典型的《演義》印象吧?
《演義》描寫早期劉備的事蹟因為遵循歷史之壁的緣故,
該給劉備的敗仗還是得給,但仔細看就知道,
劉備是整個團隊裡面腦筋最清楚的人──會用戰術,會判斷政治戰略局勢,
二爺很意外地反而沒有甚麼智力上的描寫,
三爺這個時候已經有用計的紀錄了(對劉岱),但基本上還是出包居多
其他的文官群頗邊緣,連陳登都被平庸化了
所以讀者就會有一個劉備一直打一直敗敗到荊州去的印象
然後為了要凸顯諸葛亮這邊的轉捩點又特別強調軍師的重要,
再加上劉備最後一戰夷陵又是沒有諸葛亮的情況下輸的一褲子,
就會有一個劉備不能打的印象──然後羅貫中還故意加深這種印象,
比如說讓文醜嗆劉備是「屢敗之將」。
但其實仔細看看,劉備打輸的不是曹操+他手上的變態軍師團,
就是陸遜這種天生神力人,老實說輸了也沒啥好丟臉的。
劉備的「文人」形象還有一點是(其實嚴格來講《演義》的劉備也不怎麼文人),
《演義》將劉備刻畫成一個後世很喜歡用、甚至唐太宗也往這裡面套的仁君模型:
這種仁君各種能力只需要有中等水準,不必太突出,但是行為舉止一定要符合道德標準,
碰到危難時刻只需要哭哭,底下有能的大將軍師們自然會想法子來逢凶化吉──
這種仁君除了劉備以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公明,當然稍微懂《水滸》的人都知道,
宋江其實一肚子的男盜女娼,但是《水滸》把他包裝得很好,這就是《水滸》厲害的地方
扯回劉備身上,這樣的君主典型其實是符合儒家對於君王的理想型式──
就是君王不必要有才,他只需要在各個位置擺上最適合的人,讓他們去治理國家,
所謂的「垂拱而治」,就是這個意思,《演義》的劉備就是這個形象的藝術化,
並被各種章回小說繼承,然後更徹底的描寫君王無能的那一面(誤)
早期光榮三國志的劉備能力設定上,在還有「魅力」這個能力值的時候,
劉備就會是其他能力都只有不上不下的70多,只有魅力是全遊戲最高的100,
就是這個形象的延伸解釋(不過現在光榮會把劉備的能力加到80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