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5%A4%96%E6%95%91%E6%98%9F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BA%E6%A2%B0%E9%99%8D%E7%A5%9E/12639912
最近看到這個詞語挺感興趣查了一下
在古希臘戲劇,當劇情陷入膠著,困境難以解決時,突然出現擁有強大力量的神將難題解
決,令故事得以收拾、有個好結局。利用起重機或起升機的機關,將扮演神的下等演員載
送至舞台上。這種表演手法是人為的,製造出意料之外的劇情大逆轉。
現代批評
這種手法通常被評論家認為是不高明的說書技巧,因為它破壞了故事的內在邏輯,縱使有
時候會為了這個理由而故意採用。繼亞里士多德之後,文藝復興時期評論家將其視為一種
迂拙的情節計策,雖然其仍然受用於文藝復興時期的劇作家;莎士比亞將此計策用在《一
報還一報》《皆大歡喜》、《泰爾親王佩力克爾斯》和《冬天的故事》[1]。19世紀末,
尼采批評歐里庇得斯透過這種計策將悲劇因素製造成樂觀的類型,並促使他高度懷疑戲劇
《blissful delight in life》是「希臘快樂」(Greek cheerfulness)[2]。
覺得acg作品好像不少有這個手法,後來強加設定,什麼卡多後來變成魔法少女,網上
有人說火影也有?想問問看大家有什麼作品是這樣子,到底這手法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