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ocopie (好吃的巧克力派 :))》之銘言:
: 本文標題的"成熟"乃一雙關:
: 第1屆奧斯卡金像獎於1929年5月開始,
: 奧斯卡動畫長片則是2001年3月開始(第74屆),
: 才過了17個年頭,還算年輕吧XD
: 奧斯卡前天落幕,《可可夜總會》不意外地又拿下動畫長片。
: (個人原本是希望梵谷拿獎的XD 戰火小花太沉重,糖衣不夠多,不看好)
: 經我粗略觀察後,發現常勝軍迪士尼皮克斯的獲獎作品,常有下列元素:
: 1. 有可愛動物
: 2. 主角群要 尋找/追趕/達成 某些人/事/物/目標,或阻止壞蛋的野心
: 3. 先離家然後回家,最後感受家人/朋友的溫暖,覺得有自我成長
: 4. 大人看不懂沒關係,小孩一定要看懂;若小孩看不懂就不行
: 5. 片中要有唱歌/跳舞
: 6. 不只要政治正確,還必須是美國大眾能接受的政治正確,起爭議姆湯喔
: 近幾年還有一些新的元素,如:
: 面惡,87%是心善好人
: 面善,87%是心惡壞人
: 當然,不是說未獲獎作品就缺乏這些元素,
: 迪士尼皮克斯也一直創造許多不錯的作品,
: 不過,與其他入圍作品相比,
: 迪士尼皮克斯得獎作品很遵守「120分鐘法則」:
: 電影院的120分鐘內一定要塞好起承轉合,
: 純敘事是不行的。
: 是影藝學院成員心態尚未成熟,
: 仍將動畫長片視為闔家娛樂,而非一種傳播媒介,
: 還是說迪士尼皮克斯已習慣遵照公式化的套路來構築作品劇情了呢?
: 延伸閱讀:
: [*CUP] 奧斯卡迷思:為何最佳動畫長片總是迪士尼的囊中物?
: http://www.cup.com.hk/2018/03/06/oscar-best-animated-film-indies-rare/
我覺得啦
奧斯卡對於動畫的喜好
比較偏於寓言性質
簡單的說
就是表面是一個故事
但是將設定延伸往往都會有值得探討的議題
東方來講很經典的就是西遊記
幾年前很夯的動物方程式探討了種族歧視
今年得獎的可可夜總會
我認為是探討家人與夢想之間的掙扎啦
迪士尼劇本厲害的地方在於
他能讓小朋友享受故事
也能讓大人去理解故事
翻翻之前迪士尼的作品或多或少
都有沉重的情節去讓人人深思並與現實做連結
相反日本動漫在劇情上往往主打曲折情節
或是很「寫實」的人物反應或是劇情
導致觀看門檻提高
就是兒童不宜或是兒童不容易理解
那些劇本往往是藉由感同深受而感受到魅力
缺少延伸性就會讓人覺得缺少內涵
例如之前落馬的你的名字
作畫優秀且劇本情節真的不差
但是這類劇本在觀眾限制以及劇情「延伸性」較差的情況下
想想沒得奧斯卡好像也挺合理的
之前得獎的神隱少女彩蛋有多少就不多說了
人家洋人就好那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