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統整一些打牌技巧。
多數的概念都是一樣,保持你的可能性。
只有你手上有牌,地牌沒有倒光,對方就得思考你可能有什麼翻盤的牌。
(這裡先不談FoW或Pact之類的0費咒語)
1. 事情留到戰鬥後主階
如果這張牌對這回合的攻擊沒有影響,那你便不應該在戰鬥前主階使用。
甚至你這回合考慮下躺地(地牌橫置進場),那你也應該等到戰鬥後主階。
對方看到你下躺地,可以直接忽視更高費用牌張的可能性。
2. 保留多樣化的魔法力
不管是實體牌還是MTGA,當你支付魔法力時,盡可能保留你剩餘地牌的多樣化。
這邊以構築而言,如下簡言之。
如果你有藍色,盡可能保持1UU(兩點藍+一點任意),三費康牌。
如果你有白色,盡可能保持2WW(兩點白+兩點任意),處理殘跡。
如果你有黑色,盡可能保持2BB(兩點黑+兩點任意),瓦絲卡的蔑視。
3. 嚇嚇對手
有時候,對手得回應你的行為,如橫置你的生物。
即便你這回合沒有打算攻擊,還是可以先進戰鬥,確認對方有沒有要做事。
有些牌張會有很特別的效果,結算的時候未必要執行。
非常罕見,但你還是可以考慮嚇對手,如索藍時間閘門。
(這件事在摩登比較常發生,轉精瓶逼對手回應)
4. 留下地牌
當手牌幾乎用盡,只剩下地牌,最後一張地牌未必要下。
假設你下一回合摸到非地牌,需要那點魔法力的話,該回合再下即可。
除非套牌有抽牌能力,導致會需要那額外的一點魔法力。
5. 回應自己
如果是實體牌,這個不會特別提出來
MTGA預設是自動對自己的堆疊skip,所以沒有辦法使用一些牌張搭配。
必須要開始全控制,按Ctrl會短暫開啟,按Shift+Ctrl會持續開啟。
我印象中,開啟全控制必須在你選目標或支付費用之前便得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