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打了千字文結果手機當掉
快速再打一遍嗚嗚
以下心路歷程文 手機排版文長慎入
小弟從就讀112以來就加入業餘電競圈
星海二大師、LOL和英霸都玩過
每天都只花兩小時就能達到遊戲的前13%
以前也曾抱持當職業選手的夢想
直到夢想聯賽遇到星海二的黑曼巴選手被打碎
同樣是神族內戰 鏡像開局
黑曼巴就是能比我多幾隻追獵
不禁使我開始思考
『難道每天多練10個小時就只是多了這幾隻追獵?』
於是我即便拿了校內冠軍
我還是選擇把時間花在玩不同社團、辦之夜宿營和舞會各種(家家酒)活動
以及雙主修和輔系、實習洗履歷
接著畢業後就走上法律系的必經道路
每天坐他媽圖書館讀他媽13個小時準備國考
『與其選一個薪水不穩、長輩不看好、國家沒實質支持的選手生涯
毋寧是接一個案子就爽過一個月的生活更愉快』
之抱持這樣信念
更大原因在於選手根本沒有未來穩定生活的可能
看不見30歲身為選手的我在哪裡、在幹嘛
能被女友的家人支持嗎?
我能有房有車順利結婚了嗎?
(薪水這件事在職涯短的選手身上格外被凸顯)
『滿足這些現實的需求』
我認為是臺灣電競不會淪為紙上談兵、空談的夢想最重要關鍵
試想:若能在懷抱夢想的青年確定受訓前
好好的傳達想法並和家長良好溝通
分析這一行的風險利弊和孩子天賦未來的發展可能
『要做到萬中選一的冠軍很難
但我們一定會讓孩子領到應有的薪水和適當的成長』
這樣一來 電競才能成為『永續的產業』
大家都能無後顧之憂的進入
營造一個人才有動機投入的環境
才是電競長期營運的上上之策
另外 我未來一定會把自己賺來的錢砸向那些有心營運的公司
作為一位聰明的觀眾
我也一定不會臭嘴罵那些排除一切困難
拋棄自己大好前程投入電競的人們
因為我完全知道他們的決心和對電競的熱愛
共勉之 希望臺灣電競能更好
不只是一個夢想
而是大家有共識、合意
取代讀書拿學歷
使電競成為打破自身弱勢結構地位的第二條出路
而非傾家蕩產、家庭革命只為當選手
ps跪求別鞭太大力
可以幫鼓勵我明年考司法官嗎QQ
很想當懂電競的法官哈哈
先看體育產業就知道啦 高學歷並非沒人才但比起體育會優先選擇其他方面而體育則由比較不會唸書的人當主體當體育發展起來之後 高學歷又有才能的人就可能捨棄本職學能加入體育SBL成立煥交大學士清大碩士 就是個好例子還有NBA林書豪哈佛 他弟弟林書緯漢米爾頓
我是在夢想聯賽發現自己比不上真正有天賦的人,於是認清事實
star大大專業的樓上 夢想聯賽根本是打破夢想的聯賽QQ
作者:
sumarai (Pawn)
2018-12-10 13:41:00跟運動一樣是尖端的那幾個才能賺錢台灣一堆國手還不是去國小當老師台灣的數學真的是體育老師教的
作者:
guogu 2018-12-10 13:46:00前13%就想當選手未免也太天真了...
我是說所有遊戲都前13%欸哈哈 LOL我玩兩個月就白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