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2334436 (<lol>)》之銘言:
: 借問一下喔 看大家都說台灣是夷州 孫權派人來過台灣 那 台灣到目前為止有出土任何三國時代的器物可以證明這件事嗎
之前專案有提到所以有稍微研究一下。
基本上這要從頭開始解釋整段故事比較好懂。
關於孫權派人去夷州這件事,分別出現在三國志中孫權、陸遜、全琮三人的列傳之中。
以下節錄文言原文,不喜歡文言文的碰友可以跳過不看。
《三國志 吳主傳》
(黃龍)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詔立都講祭酒,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衞溫、諸葛直
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
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
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
還。
三年春二月,遣太常潘濬率衆五萬討武陵蠻夷。衞溫、諸葛直皆以違詔無功,下獄誅。
《三國志 陸遜傳》
權欲遣偏師取夷州及朱崖,皆以諮遜,遜上疏曰:「臣愚以為四海未定,當須民力,以濟
時務。今兵興歷年,見衆損減,陛下憂勞聖慮,忘寢與食,將遠規夷州,以定大事,臣反
覆思惟,未見其利,萬里襲取,風波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驅見衆,經涉不毛,
欲益更損,欲利反害。又珠崖絕險,民猶禽獸,得其民不足濟事,無其兵不足虧衆。今江
東見衆,自足圖事,但當畜力而後動耳。昔桓王創基,兵不一旅,而開大業。陛下承運,
拓定江表。臣聞治亂討逆,須兵為威,農桑衣食,民之本業,而干戈未戢,民有饑寒。臣
愚以為宜育養士民,寬其租賦,衆克在和,義以勸勇,則河渭可平,九有一統矣。」權遂
征夷州,得不補失。
《三國志 全琮傳》
赤烏九年,遷右大司馬、左軍師。為人恭順,善於承顏納規,言辭未甞切迕。初,權將圍
珠崖及夷州,皆先問琮,琮曰:「以聖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異域,隔絕障海,水
土氣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轉相污染,往者懼不能反,所獲何可多致?猥
虧江岸之兵,以冀萬一之利,愚臣猶所不安。」權不聽。軍行經歲,士衆疾疫死者十有八
九,權深悔之。後言次及之,琮對曰:「當是時,羣臣有不諫者,臣以為不忠。」
把三個列傳所提及的事情合起來,用白話文敘述大概是這樣:
黃龍二年,西元230年,馬謖守不住街亭後兩年。
孫權剛稱皇,想要往海外擴張領土。
他看上了珠崖(現在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對面)和夷州這兩地。
所以他分別向問當時的左右手:陸遜和全琮詢問意見。
陸遜講話比較直,直接和孫權講:
「國內都還沒安定,去那兩個鳥地方打雞雞逆?」
全琮是孫權的駙馬,為人也比較圓滑。
他先是吹捧了孫權一番,可是也否定了孫權的主意:
「那些地方一堆細菌,去了一定生病。我覺得姆湯喔。」
剛當上皇上的孫權聽不進勸,還是派人去了珠崖和夷州。
派去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的聶友和陸凱成果不錯,設立了珠崖郡將當地納入吳國統治下。
可是派去夷州和亶洲的衞溫、諸葛直就沒那麼順利了。
孫權發給衞溫和諸葛直一萬兵力浩浩蕩蕩的出海前往夷州和亶州。
陳壽在這裡有解釋亶州就是當年徐福和童男童女落腳的地方。
下一段很矛盾,說亶州居民有時會來會稽(江蘇、蘇州)貿易。
可是又說亶州過遠無法到達。
總之,衞溫和諸葛直沒有達成任務。
沒去成亶州,一年後只從夷州抓了千名當地人回來向孫權交差。
而且士兵們因為疾病的關係死了八九成,得不償失。
孫權明顯相當不滿意這次的結果。
全琮還在旁邊煽風點火:
「我就說嘛,還有那些當時沒有跳出來反對的傢伙根本是想搞你啊,皇上。」
過沒多久,倒楣的衞溫和諸葛直就被以「違詔無功」的理由拖去砍了。
整個事情經過大致上就是這樣,根據陳壽的原文是看不出夷州在哪裡的。
只知道孫權派人去了夷州,然後拓☆荒☆滅☆團。
萬名士兵死了八九成不說,成果只有帶回了號稱是夷州居民的一千人。
孫權一個惱羞還把帶隊的兩人拖去砍了。
那夷州是什麼時候和台灣劃上等號的呢?
在這個拓荒失敗的事件發生幾十年後,
一名吳臣沈瑩寫了一本介紹臨海郡(浙江台州)風土民情的《臨海水土志》。
這本書已佚失,但是在其他書籍引用自其的資料中有一段關於夷州的紀載:
宋代《太平御覽》引《臨海水土志》:
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二千里。土地無雪霜,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山頂有
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此夷各號為王,分畫土地,人民各自別異。人皆髡頭穿耳,
女人不穿耳。作室居,種荊為蕃鄣。土地饒沃,既生五谷,又多魚肉。舅姑子歸男女,臥
息共一大床。交會之時,各不相避。能作細布,亦作班文布,刻畫其內,有文章,以為飾
好也。其地亦出銅、鐵,惟用鹿矛以戰斗耳。磨礪青石,以作矢鏃、刃斧,環貫珠璫。飲
食不潔。取生魚肉,雜貯大器中,以鹵之,歷日月乃啖食之,以為上肴。呼民人為「彌麟
」,如有所召,取大空材,材十餘丈,以著中庭。又以大杵,旁舂之,聞四五里,如鼓,
民人聞之,皆往馳赴會。飲食皆踞相對。鑿木作器,如狶槽狀,以魚肉腥臊安中,十十五
五共食之。以粟為酒,木槽貯之,用大竹筒長七寸許飲之。歌似犬嗥,以相娛樂。得人頭
,斫去腦,駁其面肉,留置骨,取大毛染之,以作鬢眉發編,具齒以作口,自臨戰斗時用
之,如假面狀。此是夷王所服。戰得頭,著首。還,於中庭建一大材,高十餘丈,以所得
頭差次掛之。歷年不下,彰示其功。又甲家有女,乙家有男,仍委父母往就之居,與作夫
妻,同牢而食。女以嫁,皆缺去前上一齒。
這段記載之後大概被忽略了千年之久。
直到台灣日治時期,才被致力於研究台灣風土民俗的學者伊能嘉矩注意到。
伊能嘉矩基於他對原住民文化的研究,認為《臨海水土志》所記載的內容
如:獵首、缺齒、穿耳、織布等習俗和台灣原住民相近。
平埔族語言也可以找到和「彌麟」發音類似的族語。
於是他判斷夷州就是台灣的古稱。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1877492/446?tocOpened=1
伊能嘉矩《台灣文化誌》原文,從44頁開始有相關論述。
然後呢?
然後就沒惹。
基本上這方面的研究和相關話題就只能到這裡了。
因為這就是我們所知的夷州全部資料。
之後就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雖然《臨海水土志》甚至連小米酒(以粟為酒)都有了。
可是也很難解釋「山頂有越王射的,正白,乃是石也」是台灣的啥咪碗糕。
中國那邊會高潮的原因,是因為阿共仔和他們的農場文很愛偷換概念。
把孫權派人出海前往夷州的事說成「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
就像國台辦的1993年就搞了一篇文章「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
裡面這樣寫:
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台灣古稱夷洲、流求。大量的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早期開發
台灣的情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國時吳人沈瑩的《臨海水土志》等對此就有所著
述,它們是世界上記述台灣最早的文字。公元三世紀和七世紀,三國孫吳政權和隋朝政府
都曾先後派萬餘人去台。
事實上,孫權派出去的人不到一年就灰撲撲的爬回來了。
萬人死了八九成,帶隊的將領們還因此沒了腦袋。
別說佔領了,可能連夷州都沒找到就回來了才會讓孫權氣成這樣www
事實上,台灣如果真的是夷州,反而證明了「台灣自古即屬於中國」純屬唬爛。
他們最愛引用的《臨海水土志》那段敘述,
它在《太平御覽》裡被引用在介紹國外地區的《四夷部》的《敘東夷》中。
裡頭洋洋灑灑的介紹了朝鮮、高句麗、百濟、新羅、日本、蝦夷。
換句話說,宋朝根本沒把所謂的「夷州」當成領土過。
再退到更早,像唐朝韓愈的《送鄭尚書序》:
其海外雜國,若耽浮羅、流求、毛人、夷亶之州,林邑、扶南、真臘、於陀利之屬,東南
際天地以萬數,或時候風潮朝貢,蠻胡賈人舶交海中。
耽浮羅:現在叫濟州島。
流求 :可能是現在的沖繩琉球,也有可能是指台灣或澎湖。
毛人 :不明,可能是指蝦夷。
林邑 :占人建立的古國,於現今越南中部,後稱占婆、占城。
扶南 :東南亞古國,為現今的柬埔寨南部。
真臘 :東南亞古國,為現今的柬埔寨北部和寮國西部。
於陀利:又稱干陀利,東南亞古國,詳細位置不明,可能位於馬來西亞或印尼。
感謝韓愈認證。
夷州被名列於這些國家地區之間,可見得唐宋之間也沒把夷州視作過領土的一部分。
簡單來講,因為一個夷州高潮是中國人在自打臉。
我們看笑話就好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