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onyhsie (一筆揮毫天下定)》之銘言:
: ※ 引述《arrenwu (二乃騎士)》之銘言:
: : 這個「加料」的說法我一直都看不太懂
: : 先不管原畫幾張,就講動畫影片檔案。
: : 絕大部分影片都是 24 fps,而絕大部分螢幕則是 60 Hz
: : 所以你撥放影片的時候,中間必定有一個 24 fps -> 60 fps 的運算過程
: : 而所謂的「補幀」只是在這個轉換 24fps -> 60fps 的過程中用的演算法不同而已
: : 所以補幀到底是多加了什麼料?
: 下面是我兩年前發在隔壁版的文章,剛好可以拿來解決你的疑惑
: 這些影片都是把 24 fps 的影片轉成 60 fps
: 上半部或左半部用一般電腦播放 24 fps 影片到 60 Hz 螢幕的方法 (單純複製個別幀)
: 下半部或右半部用補幀加料的方法 (重新運算中間畫面)
: 這裡有一些 youtube 的影片,方便大家直接肉眼比較補幀 FPS 24 -> 60 的效果
: 看的時候請務必切到 1080p60 http://i.imgur.com/A4tQEfe.png
我覺得是我沒有講清楚我的疑問。
讓我們考慮一個運動畫面:一個物體以秒速 120 公尺等速度直線往前衝
假設初始位置是 0,1 秒後則會在 120。
現在我們打算拍這個運動的前 1/6 秒
這時候,如果我們拿出一個 60fps的鏡頭,也就是 1/60 秒拍一次的話,
會有10個畫面,這10個畫面中物體位置分別是: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我們叫這個 原生60fps
那如果拿出 24fps 的鏡頭呢,也就是 1/24 秒拍一次的話呢?
會有4個畫面,物體的位置分別是: 5 10 15 20
那用你所謂的「沒加料」的做法去把 24fps資料轉換成 60張/秒,
會變成 5 5 5 10 10 15 15 15 20 20
原生60fps是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這樣你能否感覺得出這轉換方式跟原生60fps的其實有相當的落差?
我之所以說我不懂「加料」這講法,
是因為「複製個別幀疊成60fps」本身就是做出「原本沒有的畫面」的行為
最後,我沒有要說哪個 24->60 的方法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