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把補幀視作「加料」而反對
有時候是因為不清楚影像編碼相關的技術
這裡試圖以比較白話的方式科普一下
會省略掉不少東西 如果有錯歡迎糾正
首先 先不提畫格 只提單張畫面
假設影片本身是720P 在1080P的螢幕上全螢幕播放
要怎麼把720P的畫面轉換成1080P的樣子顯示出來呢?
照前面某幾篇推文和回文的標準的話
不「加料」的選擇就是每次都抓最近的像素點
想辦法把720P補到1080P
可是這樣鋸齒就會非常明顯
正常來說一般的播放器預設是不會採用這種方法的
通常預設是採用插值法 也就是抓最近的幾個點算加權平均值
而像是MadVR 就是提供了更多各式各樣的算法
去想辦法用看起來更好看的方式
把720P的畫面補到1080P顯示在螢幕上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9/2xsai_example.png
這張是維基上的圖
左邊那張就是上面那張用「抓最近像素點」的方式顯示出來的圖
右邊則是用較進階的算法 顯示出來的圖
回到補幀
其實就是類似的邏輯
你要把大約24FPS的影片顯示在通常每秒能顯示60張畫格的螢幕上
一定得做「補」的動作
而通常的做法就是上面提的 抓最近的畫格重複顯示
但是要把24FPS的影片補到非24倍數的數量(60)
看起來就會有所謂的「抖動」(Judder)
可能這個畫格重複3次 下一個畫格重複2次
對這方面敏感一點的人就會覺得影片不順
於是補幀技術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就像解析度的解法一樣
用一些算法 例如插值或是其它方法
把影片從24FPS補到60FPS甚至更高
減少「抖動」的問題
當然這技術會造成一些其它的問題
在這裡不是重點就不提了
像這個是YouTube上找到的比較影片
https://youtu.be/MeXCuAA9B8U
看的出來的可能就會去追求更高的FPS
看不出來的當然就不需要
另外 實際上
影片在編碼成檔案的時候
其實就會刪去一些編碼技術上認為不重要的資訊
然後在播放的時候再把它「算」出來
所以除非你拿到的影片是未經編碼
直接每秒給數張原汁原味的圖片
像是幻燈片一樣地放出來
不然嚴格說起來都算是有「加料」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