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專訪《返校》導演徐漢強:在「玩家」與「

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09-15 12:53:54
可能有雷,請謹慎閱覽
這邊有風傳媒的專訪版本:
一、
「我很少玩遊戲哭的!」拍《返校》就像挑戰大魔王 徐漢強從《魔獸世界》練出一身絕

https://www.storm.mg/article/1708076
吳尚軒 2019-09-15 10:50
https://i.imgur.com/ai5xlT7.jpg
電影《返校》將在9月上映,導演徐漢強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坦言,「《返校》對我來
講,就是很大魔王式的新挑戰。」(盧逸峰攝)
「我很少玩遊戲哭的,但《返校》的結局讓我哭慘了。不只是因為完成度和視覺風格出乎
預料地強大,更重要的是,《返校》是一個無比真誠、完全屬於台灣人的故事。」
終於熬過2年的奮鬥後,今年6月,導演徐漢強在臉書上如此寫道;從宣布電影版開拍以來
,轉眼過了700多個日子,他正式宣布,這部電影來了。
https://i.imgur.com/sZkPjWK.jpg
2017年1月,《返校》遊戲正式發售,在2D橫向捲軸的冒險故事裡,玩家扮演因不明原因
,被颱風困在學校的方芮欣,而同樣受困的魏仲廷,卻突然被吊死在禮堂,隨著劇情進展
,玩家才漸漸發現,方芮欣背後藏著黑暗的謎團。
《返校》推出後,一度造成全球轟動,開賣當日便在遊戲平台Steam穩站台灣冠軍,3天後
衝上全球暢銷商品第7名,同月則搶下全球銷售量第3名,至今已售出超過50萬套,病毒等
級的爆紅,也讓電影版背負萬眾期待。
集結朝聖鐵粉,挑戰史上最難搞大魔王
「《返校》對我來講,就是很大魔王式的新挑戰。」談到這2年來的日子,徐漢強笑得苦
苦的,「真的沒做過這麼難的東西,唯一讓我撐下去的就是,我被這個遊戲深深感動。」
早在《返校》遊戲資訊公佈之初,徐漢強就殷殷期盼;大學那幾年,他看了《牯嶺街少年
殺人事件》、《天馬茶房》、《超級大國民》,開始明白腳下的歷史,也期待有人能做一
款這樣的遊戲。
於是在破關《返校》後,徐漢強哭得痛哭流涕,「一開始玩的時候,會想好可怕、好可怕
,到後面才發現要講的故事很深刻、很動人,就算是一個沒有防備的情況下,突然被戳中
的感覺。」
這一戳戳到心底,他心心念念,期待有人把它搬上銀幕,覺得就是要有人來做這件事,誰
知道,那個人最後就是自己。
https://i.imgur.com/ADpbqkO.png
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返校》,在2017年獲得巨大關注。(資料照,取自赤燭遊戲Red
Candle Games臉書)
彼時他與幾位業內前輩聚會,本來聊的是另一個案子,途中大家聊到《返校》,徐漢強說
,該有人來拍成電影,監製李耀華聽了,還真的跑去談授權,最後更找上徐漢強。
扛著成千萬人期待,他當然壓力大,這麼觸動人心的作品,絕對不想有什麼差池,還好揭
開歷史的路上,他不是孤身一人,「整個劇組的人,也都是因為喜歡《返校》,才會聚在
一起,所以每個人都抱著非常朝聖的心情來完成這件事。」
徐漢強說著語氣應該激昂,身子卻緊緊地傾向前,始終沒有動過。
https://i.imgur.com/xe5c4WX.jpg
《返校》導演徐漢強接受《風傳媒》專訪。(盧逸峰攝)
挑戰魔王前,他在「艾澤拉斯」練功10年
徐漢強讀世新大學廣電系時,正好是台灣電腦網路遊戲的高峰,那幾年,不時就有青少年
因沉迷網路遊戲,而逃家、打架、散盡家財的新聞,每幾個月,就有一款日韓大作登陸台
灣,各大廠商很是敢引進遊戲,當然也包含《魔獸世界》這樣的美系旗艦作品。
身為硬派遊戲迷,徐漢強跟朋友們,從《魔獸世界》還只有美版伺服器時,就開始在「艾
澤拉斯」這片奇幻土地廝殺,之後台灣代理商智凡迪,在2006年舉辦晶像獎影片比賽,他
們幾個窮學生唸的正好就是拍片決定試試身手,原來只是想賺獎金當外快,卻就此開啟長
達10年的計畫。
從那時開始,徐漢強頂著「戰鎖鎖不住」的遊戲ID,跟「沙朗血蹄」、「愛普拉骨頭」組
成[email protected],以《魔獸世界》故事為基底,不斷推出惡搞影片,質精笑點也精,在電玩
圈內打下名堂,當時什麼Youtuber、網紅的概念都還沒出現,他們已經是一線的骨灰級網
紅,而後更在2013年的暴雪嘉年華(BlizzCon)中,拿下全球影片競賽亞軍,成為台灣的
榮耀。
徐漢強也不諱言,這段過程好玩,但很累 ,「雖然官方(指台灣代理商)會給我們資源
、資金,但要撐出品質遠遠不夠」,他說後來大家也都有正職,AFK只能當興趣做,但一
部片終究得花1、2個月時間,3人又要從腳本、分鏡、拍攝、後製到配音都包辦,只要任
何一個笑點、轉折有人不滿意,就重來,「所以每次做就很想死,說下次絕對不要搞那麼
複雜,其實超不放鬆、超緊繃的, 但就是好玩啦。」
徐漢強苦笑道,結果後來還是越搞越複雜、越做越大,出片量儘管少,但就是要好,「不
然這個東西又不是拿來賺錢的,何必呢? 」
咬著牙拍了這麼久,除了樂趣外,累積將近10年的經驗,對徐漢強也彌足珍貴,「AFK剛
好可以讓我練習,台灣拍真人電影比較難拍的事情,比方說怎麼拍飛車追逐。」徐漢強細
數,像分鏡怎麼做、動作場面怎麼做、怎麼經營笑點 、什麼時候要大場面、什麼時候要
忍住,這些都是一路上累積來的,也成為拍攝《返校》的助力。
魔王的第一道關卡:美術、場景、特效都搞死人
《返校》不是個簡單任務。除了超人氣的支持度外,要還原白色恐怖歷史,又要摻入靈異
元素,調性的拿捏,對團隊是一大考驗,「這故事不是像《哈利波特》那麼魔幻,所有設
計、場景視覺元素,都必須要跟文本有所結合,要怎麼處理壓抑的氛圍,又有很多鬼怪的
事情,拿捏平衡其實很困難。」
徐漢強要還原的,不只是遊戲畫面,是有一段灰冷的歷史,從美術到場景,他們架起民國
50年代的家與街道,也重現整間翠華中學,陰森詭譎的黑暗場景,跟按捺肅殺的戒嚴校園
,如此相合。
調性一回事,碰上台灣影劇的死門——特效,又是另一回事。為了呈現遊戲中的各路魑魅
魍魎,徐漢強拉著特效團隊頭痛萬分,尤其邪門的鬼差,若有萬分差錯,恐怕就令人出戲

劇組團隊想過各種方案,真的做一隻模型,或一半仰賴CG,全都在考量範圍,甚至跑過測
試,「但以台灣有限的產業資源,要去做一隻靈活運動的鬼差,實體是很困難的,好萊塢
都機械,那個我們絕對負擔不起,所以最後還是用CG。」
徐漢強露出苦笑,說特效團隊花了好幾個月做模型、布料模擬、算圖,來來回回後,終於
生出了成品,以台灣的特效產業來,他們用了2、3倍以上力氣來做,而好在有在AFK負責
2D合成、後製的底子,加上對3D也有基礎知識,助他把電影調性拿捏得更合宜。
魔王的第二道關卡:不能什麼都想「神還原」
美術、場景是艱鉅挑戰,另一方面,《返校》的爆紅,除了遊戲本身出色,也因它從陰暗
角落裡,冷不防遞出血淋淋的一刀,把噤聲時代的陳年血跡,再度戳得發紅,人們紛紛讚
嘆這個東西,有多精巧地突破同溫層、把歷史送到世人眼前。
要說這樣的故事,還要說得好,徐漢強下了很大力氣,整個團隊的遊戲迷圍起來,討論得
沒完沒了。有些東西對遊戲給得太多,要割捨,「身為遊戲玩家,一定想看到什麼都是神
還原,但當它什麼都神還原時,它不會是電影,可能會是cosplay的實況。」
作為協助,赤燭團隊提供了大量史料,以及甚至沒在遊戲出現的人物設定,讓電影團隊更
能掌握背景,但資料給得多,也讓徐漢強苦惱,「我們要思考他對故事進展、角色有無幫
助,不然就要忍痛割捨,整個遊戲其實沒有太多主線,是可能開一扇門後,秀一段回憶,
解一個八卦鎖後,看一段故事,但這些敘事不見得完全適合電影。」
https://i.imgur.com/k9blXJB.jpg
赤燭創辦人姚舜庭日前出席活動時,曾說「做台灣元素的遊戲,沒有人能贏得了台灣。」
(資料照,林瑞慶攝)
徐漢強是遊戲迷,也是肩負重任的導演,過去不論東西方,電玩改編遊戲的常見病灶,他
已經看得太習慣,核心主旨可以緊抓,但敘事邏輯絕對要調整,「電影要先設定整個故事
的世界觀,故事觀沒成立,就把觀眾拉進去,觀眾會不知道這是在幹嘛,所以他跟遊戲敘
事的順序ㄧ定會不大一樣。」
於是對比遊戲的隱晦、逐步摸索,徐漢強乾脆開宗明義,直接告訴觀眾這是個「國家殺人
」的故事,有白色恐怖,有禁書讀書會,也有告密者,警總跟憲兵更在預告片裡,直接把
人押走,「我們沒有想做得比遊戲激烈,只是當他影像化後,必然就是會走向這樣子。」
從最初的「政治閹割」疑慮,到預告片釋出、首映會舉辦,人們對《返校》終於不再疑慮
,該有的一點也沒有少,不管怎麼峰迴路轉,徐漢強還是把它們全都拍出來了,甚至貼在
觀眾耳邊,叫人不要忘記,比遊戲更加直白對決。
https://i.imgur.com/9y4kIDU.jpg
《返校》於日前舉行媒體千人試片。(影一製作提供)
魔王的最後挑戰:什麼樣的方芮欣,才會有這樣的故事?
另外有些東西,遊戲給得太少,徐漢強必須再補上,「魏仲廷其實在遊戲裡就是個傻傻的
大男生,除此之外我們就對他就一無所知,所以他有各種不同的可能,可以設定成陽光大
男孩,方芮欣也可能是很野的女生,遊戲能表現他們個性的地方有限,也因此有空間。」
不過,所以考量仍然要回歸到影片調性,徐漢強認為,方芮欣就是要壓抑,「他必須不敢
被人看出自己的樣子,才能看出他心裡的不自由。」也因為這樣的方芮欣,遇上單純又細
膩,甚至有點害羞的魏仲廷,才會有這些故事。
最終的《返校》,果然是聚焦於人的故事,在政治背景的壓逼下,蔓生出一樁樁血色悲劇

https://i.imgur.com/HCQDsow.jpg
《返校》劇照,王淨(左)與曾敬驊(右)分飾方芮欣、魏仲廷。(資料照,影一製作提
供)
如今,仍有人會抱著一絲疑慮,問真的沒被「河蟹」、該少的都沒少?畢竟台灣影劇圈過
去,總視政治為要搞曖昧的敏感議題,但徐漢強直挺挺地,回答得毫無遲疑:「做為要面
對大眾的電影作品時,其實有些東西是藏不起來的。」
藏不起來的,跨過好幾道坎,徐漢強終於讓藏不起來的歷史,走向該有的樣子,當年夜裡
的眼淚,一點也沒有白流。
二、
從小學課畫漫畫「惡搞故事」到金鐘最年輕導演!當他不再抗拒自己的模樣…徐漢強在數
位世界拍出宅男的榮耀
https://www.storm.mg/article/1708329
吳尚軒 2019-09-15 10:53
https://i.imgur.com/NsvTc3j.jpg
上課畫漫畫、童年離不開電玩,導演徐漢強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其實自己本來想
進的是遊戲業。(盧逸峰攝)
自習課的時間,教室裡有人埋頭苦讀,也有人倒頭大睡,可能還有人,漫不經心地在課本
上塗塗改改;訓導主任走進教室,繞到佈告欄前,望著欄上貼的漫畫掀了2頁,上頭是惡
搞後的國文課本情節。
「徐漢強!」主任扯開嗓子,朝教室裡丟來質問,「這禮拜怎麼沒有連載?」
「主任,這周月考啊。」徐漢強一臉苦悶喊回去,他從國小以來,就已經是校園裡的業餘
漫畫家。
從小就在創作 拿過金鐘獎的他其實原想做的是…
「記得我到畢業旅行還在趕稿,因為他們說,畢業前沒有完結篇 ,就完蛋了!」回憶起
最初的創作,徐漢強苦笑起來,眼睛瞇瞇的,「等於我從小就在說故事,從小學就在面對
讀者feedback, 比方說,『這個轉折有點太理所當然』、『我覺得這個解法太簡單了吧
』,我覺得一路上,雖然不是很早就在做電影,但是很早就在創作、說故事、面對觀眾。

如今,徐漢強是名導演,拿過金鐘獎、BlizzCon影片亞軍,最新端上台的作品,是一度引
起瘋狂的《返校》電影版,首映、特映過後,口碑爆炸,壓倒性的好評排山倒海,這一回
的feedback,他看了笑得靦腆。
其實,徐漢強本來想進的是遊戲業。
重度電玩迷 電影也從小在心裡萌芽
1981年出生的他,5歲就開始玩電玩。彼時台灣盜版遊戲機正盛,阿羅士、小天才連
紅白機都還沒有,遊戲年資超過30年,早就是重度電玩迷,「家人當然覺得,你不要打電
動啊,買電腦給你,不是要給你打電動,但也沒特別阻止,父母就是覺得說,你能兼顧好
課業就好。」
不只是電動,徐漢強的童年也充滿電影,80、90年代的好萊塢科幻電影蓬勃發展,《魔鬼
終結者》、《侏羅紀公園》都在他心裡留下印記,泡在幻想的養分裡,問起徐漢強真的有
兼顧課業?他露出遲疑微笑,「盡量啦。」接著補上:「至少活到現在了,有研究所
畢業。」
徐漢強還喜歡畫畫,從小學起,就開始在作業簿上畫漫畫,甚至在班上連載,累積出死忠
讀者,他回憶當時甚麼都畫,大多是像《七龍珠》那樣的格鬥漫畫,或者惡搞課本裡的故
事,「像什麼孔融讓梨啊、三顧茅廬啊、朱自清的背影啊,每次拿到課本,就是先翻看有
哪些故事性的文章,把他畫得很白痴這樣。」
打遊戲、看電影、畫漫畫的人生,喧鬧地來到了大學,1999年的國產遊戲產業已漸沒落,
同時數位媒體等相關科系,也還未出現,一心期待走創作的徐漢強,最後推甄進入世新大
學廣電系電影組,他說是因為高中都在不務正業,當時廣播組分數第一,電視第二、電影
三,他的成績只能考上電影組。
https://i.imgur.com/UkBnad7.jpg
導演徐漢強就讀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圖為世新校門「山洞口」。(資料照,取自世新
大學 Shih Hsin University in facebook)
遊戲世界磨出電影能量 大學成他人生轉彎處
其實此時徐漢強還未死心,他從高二起,就透過自己買書、上課的方式開始學寫程式,無
奈數學太爛,當時遊戲最常用的C語言涉及大量函數、拋物線概念,讓他頭痛萬分。
但世新廣電畢竟是影劇圈的老字號,徐漢強的人生軌跡,也在此轉變。
過去看慣好萊塢商業片,直到進入大學後,他對電影才開始啟蒙,「理解電影不是只有好
萊塢那樣的做法,義大利的電影什麼樣子、日本電影什麼樣子,美國電影怎麼流變,法國
國怎麼把電影變成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我可能從小就比較喜歡顛覆東西吧,開始喜歡電影
時,是發現電影的可能性,不一定是要像好萊塢這樣子。」
https://i.imgur.com/MkTrsI3.jpg
導演徐漢強從高中時期就開始自學寫程式,甚至還自己做遊戲,累積一票粉絲。(資料照
,美聯社)
當然,電影一面看,徐漢強遊戲還是繼續打,從《天堂2》到《魔獸世界》都沒有缺席,
甚至自己做遊戲,丟上「史萊姆的第一個家」網站,累積出一票粉絲,也跟朋友組成「
[email protected]」團隊,以電玩《魔獸世界》為基底,拍攝惡搞影片,在人生藍圖裡,他還是
覺得自己畢業、當兵後,就會直接進遊戲產業。
「有趣的是,線上遊戲,你在個世界的地位,是取決於數字:你的錢有多少、你的攻擊力
、你的等級有時你玩得很入迷,回到現實世界,就覺得其實現實的邏輯好像也沒差多
少。」
https://i.imgur.com/atqgucZ.jpg
由導演徐漢強和朋友組成「[email protected]」團隊,以電玩《魔獸世界》為基底,拍攝惡搞影
片。圖為[email protected]臉書近日將電影《返校》海報上中的文字融入魔獸世界畫面,更新為
臉書封面。(取自AFK [email protected]臉書)
「我們也是用很多數字在看世界。」徐漢強說著,話語快了起來,「社會價值還是以各種
數字來判斷:你的薪水多少,代表你的等級,然後你的職位、你的衣服、你的車子,然後
你的伴侶。」
如果把現實的數字,全部用線上遊戲的方式呈現,會怎麼樣?想著想著,徐漢強於是在畢
業製作交出《第十五伺服器》,簡單的影片分成3個小故事,人物頭上頂著ID,吵架、打
架時,數字會像遊戲一樣跳出來。
結果這支作品,被在世新任教的瞿友寧導演看到,瞿導於是拉著徐漢強,問他要不要參加
公視的人生劇展,甚至借出自己的團隊,「然後為了拍這個人生劇展,我就要延畢,變成
沒有要當兵,然後從此之後人生就往另一條路去了。」
https://i.imgur.com/o23vkWV.jpg
當時在世新任教的導演瞿友寧(見圖)成了徐漢強人生轉向關鍵之一。(資料照,取自瞿
友寧 in facebook)
成為金鐘史上最年輕導演 「我也不知道我做了什麼」
首度正式拍片,徐漢強交出了《請登入線實》,以《第十五號伺服器》為基底,創造一個
人人都在網路遊戲裡,追求人生成就的世界,並拉回現實,在角色之間交錯得精彩,又幽
默諷刺社會,一出師門,就摘下金鐘獎最佳單元劇導演,是金鐘史上最年輕導演。
「 就我也不知道我做了什麼。」成功來得莫名,徐漢強回憶,當時從來沒拍過片,
瞿導的團隊又都是前輩,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根本是震撼教育,也因為沒經驗,拍好之
後,根本無從比較自己到底好或壞,「現在回去看,就會覺得節奏很奇怪,那也沒辦法。

但要說就此讓他決心拍片,徐漢強回答得也不肯定,「其實都一直不是太確定,我是一直
被事情推著走的人。」 後來他進入廣電系研究所,當時系上希望集合所有學生,用業界
規格拍一部片,靠著過去經驗,徐漢強再度擔任導演,交出《匿名遊戲》。
《匿名遊戲》以當時正紅的PTT論壇為基礎,將所有的論壇環節擬人化,網友站上發言台
,將發文內容逐字唸出,台下的「鄉民」則高舉「推」或「噓」的牌子,拿大聲公發表回
應,同時一個由匿名者組成的組織,則不斷揚言要發動攻擊,癱瘓整個論壇。
「我那時候每天也是泡在PTT上面,看到很多亂象,想把我觀察到的,每個人都躲在ID底
下的瘋狂拍出來。」徐漢強說,平常每個人要講話時,大家都知道是你說的,所以會有包
袱,但當只有ID、沒人知到你是誰時,說出來的事情,跟引起的群眾效應,是另一回事。
「當每個人都看不到你的名字時,到你什麼是真心話,什麼是假的 ?」徐漢強認為,PTT
有別於其他遊戲、論壇,是很特殊的存在,在沒有社群網站的年代,幾乎是資訊、輿論的
集散地,慢慢形成了特殊樣貌, 也蠻多奇妙的事情在那裡發生。
從《請登入線實》到《匿名遊戲》,徐漢強拍出的數位世界不斷受到肯定,但畢竟他就是
不喜歡重複的人。而後他交出研究所的畢業作品《黑暗之後》,描述歷經喪女之痛的母親
,同時面對眼疾,即將失去光明的故事。
「人生總要任性一下」徐漢強而後重回網路懷抱
「那個就是一個任性。」徐漢強對此坦言,當大家都覺得,他就是會拍網路題材、遊戲題
材,自己就偏要拍不一樣的東西,挑戰的甚至是完全沒有碰過、不擅長的題材,「對我個
人來講,是很實驗性質的事,就想知道自己做這個會長怎麼樣。」
人生短暫的實驗結束後,徐漢強回過頭來,回到網路懷抱,他跟AFK的夥伴們,繼續拍了
好幾支影片,從《魔獸世界》音樂劇,到《爐石戰記》的真人搞笑劇,其中一支,甚至在
2013年的暴雪嘉年華上,奪下全球亞軍。
當新科技出現的時候,他自然也沒停下來。VR技術問世、開始運用在影像作品幾年後,高
雄電影節辦起了VR影展,每年每年,邀請各路導演前來,增添這個嶄新世界的風采。
彼時,徐漢強從「VR是觀落陰、AR是陰陽眼」這個台灣人專屬的笑話找到靈感,後來又發
現「觀元神宮」的儀式;元神宮又稱元辰宮,是人的元神居住的宮廷,代表人的本命或靈
性,道教信仰相信,元神宮裡的狀態,都會反映人在陽世的狀態,透過師父引導儀式,人
可以進入自己的元神宮,透過打掃、修復、改造,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
VR就這麼結合起道教儀式,讓徐漢強生出網路世代的惡搞代表作《全能元神宮改造王》,
在2017年的雄影斬獲好評,更在「世界VR論壇」(World VR Forum)等創新比賽抱回獎座

不再抗拒自己的模樣 「每個人都有跟自己和解的過程」
如今在短片、劇作屢獲佳績後,徐漢強擔起近億預算,交出近年討論度最高的國產遊戲《
返校》電影版,首部長片幾乎是越級打怪,從製作到內容,都是艱鉅挑戰。
2年後再度面對媒體,頭髮本就摻著花白的徐漢強,更添了幾分滄桑,扛過所有壓力,他
把這個屬於台灣人的故事,重新帶到世人眼前,致自由,也叫人不要忘記,那個年代體制
曾經這樣吃人。
同時也在今年,他回到雄影交出另一個輕鬆小品,《星際大騙局之登月計畫》,透過人機
互動影片,將讓觀眾親自體驗登月時刻,揭穿「人類是否曾經登陸月球」的世紀謎團,也
意圖反思如今訊息真真假假的社會現象。
徐漢強始終,還是要在數位世界戲謔眾生,「每個創作者都會經歷這個過程,你會先長一
個樣子出來,然後想試試是不是能有其他樣子,最後你就會接受你原來的樣子。」
「大概就是現在這樣子吧。反正我就是比較適合做惡搞一點、喜劇一點,然後跟數位文化
、遊戲有點關係的東西。」徐漢強已經不會對拍片遲疑,要拍什麼,也不用太多猶豫,「
等於是不再去抗拒自己的樣子,每個人都會有這樣跟自己和解的過程。」
※ 引述《cknas (A.S)》之銘言:
: 專訪《返校》導演徐漢強:在「玩家」與「導演」身分中的切換與搖擺
: 2019.09.06 by 陳君毅
: (轉貼提醒:內有輕微原作遊戲雷)
: 電影《返校》背負著極大的期望。除了是台灣第一款國產遊戲改編電影之外,根據
: SteamSpy的資料顯示,《返校》遊戲的販售數量超越50萬套,最樂觀的營收有望突破億元
: 台幣。在遊戲熱賣所豎立的高牆前,接下電影執導棒的,是從未有劇情長片作品的導演
: 徐漢強。
: 《返校》是徐漢強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但在2005年他就以《請登入.線實》獲得金鐘獎最
: 佳單元劇導演獎,是金鐘獎史上最年輕的導演。擁有這樣的資歷,談起執導《返校》,徐
: 漢強卻不斷稱自己幸運。
: 在《返校》發售幾小時後就完全通關,當時徐漢強在心裡直呼「應該要有人把《返校》拍
: 成電影。」不過幾個月後,他就在電影圈友人的引薦之下拜訪《返校》開發商赤燭,他感
: 嘆地說:「我會拍電影,不是因為在電影上有什麼特殊的長才,而是因為遊戲的關係,讓
: 我的電影與別人有不一樣的發展方向。」
: 徐漢強是一個死忠的遊戲迷,在拍攝《返校》的過程中,他同時是導演,也是玩家。必須
: 不斷切換身分以不同的視角出發,試圖讓《返校》能夠同時獲得兩個身分的認可。
: 《返校》遊戲改編電影的挑戰:敘事邏輯根本上就大不同
: 市面上遊戲改編的電影並不在少數,如《沉默之丘》、《古墓奇兵》與《惡靈古堡》等。
: 但國產遊戲用台灣人的視角,在自己的土地上說故事,《返校》並沒有先例可循。
: 「我看過很多遊戲改編電影,很多都是悲劇,也看了很多導演、編劇的訪談,但直到自己
: 下去做,才知道難處在哪。」徐漢強說。對於導演來說,遊戲改編的最大難題,在於遊戲
: 與電影「說故事的邏輯」有很大的不同。
: 在《返校》的電影與遊戲中,都是從教室出發,但遊戲注重解謎,從過程中獲得線索、文
: 本拼湊劇情,電影卻沒有辦法做到,「很簡單,你沒辦法讓觀眾在銀幕前閱讀大量的文字
: 。」徐漢強說,「電影要靠表演、影像,去表現方芮欣(女主角)活在那個年代是一件多
: 麼孤獨的事情。」
: 電影注重的是主角在經歷人、事、時、地、物後的成長,「所以我們留下《返校》的主幹
: ,但中間的事件發展通通要重想。」徐漢強說,女主角方芮欣需要透過更多遊戲內沒有著
: 墨的角色個性,來形塑改變的過程;在電影中也更加重了男主角魏仲廷的戲分來推動劇情
: ,「我們跟赤燭討論了很多次,去詢問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什麼,以及最後也許沒有放進
: 遊戲的角色設定,重新消化這些資料。」
: 雖然徐漢強在3月遊戲發售後,在4月就找上了赤燭討論,但整個《返校》的劇本撰寫,前
: 前後後仍經歷了一年的時間。
: 為了同是玩家的自己:高還原度的遊戲場景與特殊運鏡
: 《返校》畢竟是遊戲改編,玩過遊戲的玩家通常是最「難搞」的「買貨人」,「我自己就
: 是那個最picky(挑剔)的玩家。」徐漢強笑著說。因此,在重新撰寫符合電影敘事方式的
: 劇本時,每一個改動,徐漢強都戰戰兢兢,「玩家都知道劇情了,願意進電影院,就是要
: 看導演怎麼合理地把遊戲轉變成電影。」
: 不管是造型不一樣、故事情節不同,甚至是完全修改的角色,每一個改動徐漢強都很小心
: ,「所有電影跟遊戲不一樣的事情,都是為了媒介轉化做的改變、都是為了集中故事的主
: 題性。」徐漢強說。
: 舉例來說,遊戲《返校》中有濃厚的民俗元素,在電影中則淡化了許多;又或者女主角方
: 芮欣的爸爸,職業從公務員轉變成軍人等等,都是為了讓故事的主線更加集中,「不管電
: 影有多複雜,你都只要講一件事,其他的元素都是為了讓這件事更加分……但我們真的不
: 知道玩家會不會生氣。」徐漢強說。
: 但《返校》中仍有不少留給玩家們的情書,不論是還原度超高的禮堂場景,或是在預告中
: 出現的經典上吊畫面,以及一顆完全橫向卷軸式,仿效遊戲中2D橫向移動的鏡頭。
: 身為導演:在曖昧與直白中試圖平衡,讓所有人看懂
: 但《返校》想有影響力,更白話一點,想要擁有更漂亮的票房,自然不能只服務玩家,終
: 究要瞄準「非玩家」的大眾市場。《返校》帶有超現實風格的敘事方式,怎麼讓非玩家也
: 能「看懂」,也是徐漢強面對的最大挑戰。
: 「以前看恐怖片,都有個角色會把背景交代得很清楚:那個房子很陰、那邊不要去、不要
: 做什麼不然會怎樣……。」徐漢強說,但《返校》的故事發生在空蕩的校園中,並不適合
: 放入這種「解說」性質的角色,「虛實交錯的電影中,出現一個人把規則講清楚,不是一
: 件很美的事情。」
: 於是《返校》花了不少力氣鋪成,讓觀眾看到許多角色現實生活中的一面,儘管時間順序
: 上有些錯置的安排,但盡可能讓虛實轉換的過程能讓大眾理解,又或者說,不至於看不懂
: 。
: 以女主角方芮欣在教室內醒來開場,觀眾的確會感到莫名其妙,但隨著劇情演進,觀眾能
: 夠一點一滴拼湊出整個故事的全貌,「《返校》還是比較燒腦的一部片啦!」徐漢強說。
: 而為了不讓已玩過遊戲的自己產生偏頗,徐漢強與劇組找來許多沒玩過遊戲、不知道故事
: 的「白紙」來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慢慢調整,「但每個人的觀點跟感知能力都不一樣,在
: 沒有準則的情況下,導演就要做最後的判斷,」徐漢強說,「管它的,有些地方拍起來比
: 較帥我就要這樣做;另外有些地方該講清楚,還是得講清楚。」整個拍攝的過程就是不斷
: 的取捨,只有到喊卡的那一刻才會結束。
: 《返校》:希望成為讓台灣人理解歷史的現代電影
: 最後問道徐漢強,過去關於白色恐怖、戒嚴時期的電影也相當多,《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悲情城市》、《好男好女》等,會希望《返校》成為這段歷史時代的代表作之一嗎
: ?
: 「我不敢說能成為一個代表作,前輩們拍的都是經典,藝術價值很高。」徐漢強說,「不
: 過,現代人很多都已經不知道這些電影了,這段歷史總是要被傳承下去,《返校》是拍給
: 現在的台灣人看的,讓台灣人能夠明白過去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 講完這段話,徐漢強指了指身旁的《返校》海報接著說:「台灣有言論自由、能做這樣的
: 遊戲、能把這樣的遊戲改編成電影,是一件很珍貴的事情,而這些都是由許多人的犧牲,
: 以及巨大的代價換來的。」
: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是貫穿整部《返校》的台詞,對於白色恐怖與戒嚴時
: 代,《返校》提供了現代台灣人一個重新認識的入口。
: 而不管是遊戲,又或者電影,《返校》要訴說的核心,從來都只有「自由」而已。
: 責任編輯:蕭閔云
作者: AdomiZA (帕多麥特)   2019-09-15 13:05:00
隻狼那張惡搞圖的描述是在衝三小
作者: mealoop (肉oop)   2019-09-15 13:34:00
原來是戰鎖啊
作者: Litan (*N)   2019-09-15 14:06:00
我之前還不知道為啥afk會宣傳返校,後來才知道是戰鎖
作者: zxcv7892341 (看中國再造共和)   2019-09-15 16:32:00
AFK 時代的眼淚T T
作者: lex65536 (☆▽☆)y d(☆▽☆)   2019-09-15 18:33:00
巫妖電視台居然是他拍的XDDDDDDDDDDD虛空雷神獸好好聽QQ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