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東野圭吾的:「名偵探的守則」,
裏頭有一段的故事大意是這樣(因為年代久遠,用自己的話改寫):
天下一,這你就不懂了,其實看這種推理劇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人認真猜兇手,大家
都是像這樣的心情去看的:
「
死者兒子:一看就知道是故意弄得很可疑,八成是煙幕彈,不過不排除故意反套路,10%。
死者老婆:同上,不過這個比較有可能有過去的動機,15%
家裡傭人:描寫最少,所以最可疑,50%
莫名其妙來這裡的觀光客:機率不低,很有可能跟過去的事情有牽扯,20%。
死者自殺:大黑馬,但不排除,3%
死者意外:超大黑馬,但也不排除,1%
偵探或警官:近幾年越來越多,但也是超級大黑馬,1%。
」
天下一啊,你看,大家都是用這種賭馬的心態,去猜兇手是誰;至於犯案過程跟手法根本
沒人去認真推理,最後開獎的時候再來說:「你看,我剛才有說,他有可能是兇手吧」
所以說到底黨爭類作品其實大部分人也都是這種心態在看的吧,只是發錢的跟燒書的人聲
音比較大,才造成錯覺,搞得好像每部作品都會炎上。
當然那種一個都不選的、選了妹妹之後又分手、無視50%+的人氣,這幾種例外啦,
鐵定會燒到跟本能寺一樣。
題外話,我貓派啦,ㄏㄏ,雪乃貓派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