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最慘的是打仗似乎真的不行,
袁術初期敗的最難看的就是與曹操爭奪陳留的封丘之戰.
這場戰役曹操以少勝多, 甚至一口氣把袁術勢力驅逐到淮南.
當初與孫堅合作, 令孫堅攻打劉表也是步好棋,
可惜孫堅意外遭遇埋伏死在戰場上. 也算的上是諸事不順.
歷經封丘之戰後袁術的評價就注定高不到哪,
但在這場戰役之後, 反而看出袁術的思考方式是彈性靈活的.
既然北上中原不順, 袁術就順勢以江淮為據點開始征討江東,
孫堅死後, 袁術與孫家的合作並未結束,
袁術在壽春立腳得定後令吳景 孫賁等孫家將領攻略江東, 皆有戰果.
袁術勢力最大的時候, 所控制的領土包含揚州 徐州南部 和一部分豫州
對比稱霸河北的袁紹來說, 袁術的表現似乎也不差,
而在潛號稱帝之後眾叛親離, 勢力分崩離析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袁術本身是名門之後, 但與袁紹 曹操相比, 袁術似乎在士人階級不得人緣
單論群雄割據時期, 相比各路軍閥來說, 袁術的身分可謂尊爵不凡,
袁家四世三公, 袁術是袁家欽定的接班人, 官至左將軍
基本上他光靠這身分就能壓死一些小軍閥.
孫堅這8+9敢對劉表動手就能看出袁術的影響力,
劉表是皇親國戚, 而且這個荊州刺史的身分是有漢朝皇帝任命的,
同時劉表也受到荊州在地大族的支持, 一般的軍閥怎敢隨便對劉表動手?
尤其孫堅說穿了就是南部出身的(長沙)8+9而已, 根本談不上什麼身分.
但在背後有袁術的撐腰下就敢明目張膽的對劉表動手,
這代表袁術的身分和影響力在當時比劉表還高.
陳登評價袁術:公路驕豪, 非治亂之主.
這可以很好解術袁術的性格和失敗的原因,
袁術不可能是無能的, 袁家那麼大不可能選一個蠢才做接班人,
同時袁家的接班人肯定是從小就接受菁英養成的.
袁術我們可以認為是一個有能力但性格也有缺陷的標準官二代,
曹操 袁紹的出身條件沒有袁術好, 所以他們兩人也更需要爭取士族的支持,
但這也成了這兩人的評價都比袁術好的原因.
簡單說袁術失敗的原因應該是在於他的性格, 而非能力
有句名言:性格決定命運
我認為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