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penbestbook (吃蘿蔔不吐蘿蔔皮)》之銘言:
: 月姬我只看過漫畫版的,
: 剩下的路線和角色關係則是靠網路百科補完。
: 但常常聽到這部動畫是不被承認存在過的黑歷史,
: 現在想看也找不到管道看了。
: 究竟當年的真月譚月姬,是哪些點讓觀眾拊膺切齒至斯呢?
要回顧真月譚月姬TV的話,
還是要先回顧一下2003年改編TV動畫是什麼狀況。
在90年代時,動畫化時變成了截然不同的作品,
或是混入大量原創的改編方式並不罕見,
而成品也是有好有壞,端看動畫團隊的本事而定。
而這個現象也延續到了2000年初期,
你若問監督櫻美勝志,為什麼對於真月譚月姬TV要那樣改編,
恐怕他會反問為什麼不能那樣做,那個年頭的TV動畫化不就是那樣嗎。
總之在那個年代有那種風氣,而有些團隊就順著它走,
在當時要和他們論是非的話,恐怕也論不出個結果哩。
接著再來看2000年末正式發行的月姬,
有哪些吸引當時玩家的優點。
1.鮮明的角色。
2.洋溢著懸疑、灰暗、中二的氣息,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
3.豐富的世界觀。
4.衍生而出的大量二次創作。
不過關於第三點、第四點,
其實是隨著設定書、後續的歌月十夜、Melty Blood逐漸堆疊起來的,
在月姬本篇裡可沒用到那麼多設定。
若不俯瞰整個系列作和當時粉絲圈子的狀況,
只論2000年的月姬這個作品,
是和空境一樣,塞入的那些設定屬於配菜、調味料而已,
決勝負的還是在愛情故事這道主菜上。
那麼把話題拉回真月譚月姬TV。
根據書籍收錄的訪談,當時的監督櫻美勝志是有先玩過原作,
因此明白了月姬遊戲的內容,根本就不可能完整放入只有12集的TV動畫,
於是選擇的方案是把裝飾、點綴割除,只取故事的本質,
也就是以前述的(2)為中心,進行愛爾奎特路線的改編。
這個選擇,算是有抓到月姬本篇的愛爾奎特線核心,
如果要極簡化敘述故事大綱,差不多就是這樣:
「有死神般能力的高中生,一度殺害最強吸血鬼後,
與復活的她相識相愛並一同對抗其他吸血鬼,最後互相道別的故事。」
而動畫化改編便是如此,把其餘部分極簡化,只留最骨幹的部分。
至於真祖、27祖、混血、教會、魔術、魔法、異能、咖哩麵包,
這些作為配菜的設定都簡化掉,刪、刪、刪。
最後真月譚月姬TV的呈現,把灰暗、懸疑的氣氛重現得不錯,配樂也佳,
也把愛爾奎特線的重點流程在12話內好好跑完了,
算是讓沒接觸過原作的觀眾,對故事有個最最基本的認知,
當年還成功拉到不少新血入坑。
然而在2003年時,月姬已經發展成了系列作,
只取(2)這個要素,
捨棄了豐富的型月世界觀、角色特性的呈現不完整...等等,
自然不可能滿足原作粉絲。
而動畫入坑的人,在實際接觸原作和整個系列後,
也會明白TV動畫做了多大的刪減,
雖說骨架仍留著,但簡直血肉都被剔除了。
但即使如此還是能拉到不少人入坑,也算是月姬的魅力吧。
另外有趣的是,當年參與本作的主要聲優群,
將近半數之後成為了TYPE-MOON其他作品的角色配音。
鈴村健一:真月譚 遠野志貴 => 劇場版空境 黑桐幹也、FGO 羅曼
生天目仁美:真月譚 愛爾奎特 => Fate 芭潔特
伊藤靜:真月譚 遠野秋葉 => Fate 露薇雅
植田佳奈:真月譚 琥珀 => Fate 遠坂凜
かかずゆみ:真月譚 翡翠 => 魔法少女伊莉雅 藍寶石之星
櫻井孝宏:真月譚 乾有彥 => Fate/protype Saber、FGO 梅林
吉野裕行:真月譚 羅亞、遠野四季 => FGO 岡田以藏
最後貼個真月譚的OP和決戰Bgm當收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Tr3XuZ1T2k
https://youtu.be/uUpF6vBkq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