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irthday5566 (生日5566)》之銘言:
: 自己回自己的文
: 我是覺得遊戲這塊
: 已經從高資本走向高人力資本
: 也就是說不再是錢多的就贏
: 而是需要的人只要一個小團隊
: 但這個小團隊的人都要非常傑出
文長恕刪
我認為不應該說只需要獨立團隊,而是整個產業都在M型化
不只是遊戲,所有娛樂產業都有這種趨勢,因為科技進步讓入門的門檻變低了
以前你要將作品大量傳播很麻煩,寫小說要印書、唱歌要上電視電台
但現在網路平台讓作品不必需要實體媒介來傳播,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近二十年來
網路小說、YOUTUBER、獨立遊戲都在發展,連VTUBER這個在當初要企業培養的東西
現在都有大量的個人勢在加入,軟體的進步讓一般人都有3D建模的能力
像現在動畫需要太多人力,要節省人力的方法除了外包、還有一個想法就是用AI來填補
當然AI的演算法還不夠強大,L2D的水準能當成一個參考的指標(還有實時動畫下面會提到)
將來AI的能力更強,商業化的結果是無須投入實體資源的軟體將會大量販售
類似初音未來,變成一種新的工具、讓個體戶創作者製作更精美的動畫
人的感官有極限,除非大家都戴石鬼面不做人類了,不然投注金錢改善畫質、音效、偵數
這些感官上的東西,效益會越來越差、因為底層的水準變高了,也更不拘泥於那些東西
結果就是整體產業的M型化,頂端的企業用IP、尖端技術、跨領域徵才的大量資金取得優勢
之前萬代那個精美的偶大美希,尖端技術就是一種顯著、獨佔的差異
個體戶因為降低的門檻大量湧入其中,甚至不需要營利、憑著興趣就能創作出傑作
以前拍電影要各種專業器材、上院線,現在拍個短片上傳到YOUTUBE,其實是一樣的事情
所以高不成、低不就的企業會死光。
既沒有尖端技術和響亮IP、又比個體戶需要更多成本維護,產品又不一定被買單
要是產品不能讓人看出明顯優於大多數素人自製的東西,被淘汰掉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你可能會想,技術上升是全面性的東西,個體戶上升、企業的技術也會跟著上升啊
確實如此,但是技術的普及是加法,我們算CP值用的是乘除法。
假設企業的產品60分、一般人只能作出30分的東西,那麼這個提昇可能是雙方各加60分
現在變成120分比90分,差距不變但比值顯然縮小了。
就跟前面提到的,人的感官有極限,比值小到某種程度後大家寧可選擇低價的產品
就算同樣是免費的,YOUTUBE上的影片也確實的瓜分掉電視上提供的娛樂
更別說有一個無法評分卻比任何科技都深刻影響消費者的東西:文本。
無法評分是因為每個人喜好的故事不同,這部分沒有人具備競爭優勢
看看那個10/10,說明就算是大企業的文本創作者也未必能抓住大眾的口味
不用到未來,現在這個階段只要考慮到這項隱藏分數,獨立作品都能和企業競爭
將來門檻變的更低、讓投入者的數量大量上升後,文本的數量也將會更多
就好像化學反應,當游離的離子數上升、反應次數也會增加
類似COMEKET,當同人作者變多就形成一個文化,最後演變成一種大規模的商業活動
個體戶與個體戶之間的合作會更頻繁出現,基數增加讓人們更容易找到合作對象
有人提供文本、有人繪圖、有人建模、有人寫程式,類似版上的集體創作
不像傳統的工作室,但實質上就是工作室,暫時的合作對象可能變成穩定的團隊
是否會變成更極端的L型化,這點就無法預測了
如果企業把版權保護發展得更極端,去縮限到個人的創作,就有可能發生。
或者像中國那邊去限制創作,強行引導文化的發展
這對整體的文化成長是很不利的,畢竟所有主流文化都是從次文化發展起來的
太遠的事情不好說,看現在的情況是3A大作不把錢用在對的地方也可能會翻車
IP的優勢很顯著而且以後會更加顯著,從一個知名物到一個世代的共同記憶
給END的人看的結論:
將來投入各種領域的創作者受益於科技進步,能製作越來越好的東西
不只是虛擬,連實體的東西都有3D印刷之類的技術能製作
門檻降低、人人都能擁有創作工具可能是下一個時代的普遍現象
只有具備尖端技術、強大IP的少數企業能大幅拉開和普羅大眾的差距
這也就是娛樂產業的M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