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以為虛擬直播主的成功單論中之人本身,這種想法就是一廂情願的可笑。
素人沒有包裝、每有系統的人氣增益、系統的人氣-金錢轉換,他們可以圈住市場多少份
額?
就以古拉的前世為範例,她的影片均為人氣數百萬起跳,可是沒有專門的人氣-金錢轉化
,依舊在經濟層面上無法經營。
以真實演藝圈為例,同樣的 周子瑜 ,在台灣出道跟在南韓出道,比較發展性、經濟價
值,不言而喻。
然而,在比較上,藝人的變數都同樣是 周子瑜 。
如果藝人影響是主要成分因子,那照理說,她到哪裡都可以創造相同數量級的產值。
造成差異難道是因為市場嗎?
也不是,因為單論南韓的市場,其與臺灣的市場差距並不大,至少就他們在國際獲取的
利益而言,不應當相差這麼大的數量級。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南韓藝人為什麼可以遠比臺灣藝人成功,主要變因不在藝人身上
;同理,日本虛擬直播可以較臺灣的成功,主要變因也不在中之人身上。
而是那些不在聚光燈下的幕後人員,那些觀察不到的功能,涵蓋形象的設定、行銷的包
裝、課程的訓練、活動的安排、市場的拓展 等。
更直接一點,光是就表演本身,舞蹈、歌曲、音樂、舞台、攝影、燈光 等, 除了唱歌
跳舞是藝人之外,其他所有都不是藝人的貢獻。
所以想真正改善臺灣虛擬直播產業,強化的焦點是營運而不是中之人。
雖然大多人對Cover不以為然,然而事實上,他們就是國際上,在虛擬直播產業最好的營
運。
更簡單地說,只要臺灣沒有像Cover那樣的產業領頭羊,只想靠中之人單打獨鬥,那就永
遠被日本蹂躪,永遠癡人說夢。
Vt 那麼多 有百萬訂閱的也沒幾個 又好幾個都是齁
作者:
pinqooo (東條家的二里頭)
2021-03-10 11:24:00這排板看了頭有夠痛
你說出重點了,但最致命的差異是次文化普及差距就在那邊
作者:
ggbi4zzz (腥鮑氣流讚)
2021-03-10 11:31:00圖奇就很多歐美v惹
日v的市場就是喜歡動漫遊戲的宅宅 就算是看日v的外國人
那你知道印尼的人窮嗎?你可以換算印尼贊助的金額,和臺灣贊助的金額做比較。誰輸誰贏很明了。
窮倒不是問題。數量夠多能驅動演算法直到推薦去其他說英語的地區就超過台灣了
臺灣的中之人可以說英文,可以說日文,那很容易設計的。我再補充一點,臺灣在電影產業市場值是亞洲第四,僅落後支那、日本、南韓,是印度尼西亞的六倍。當然,有人會反駁用電影產業套用虛擬直播會牽強,但所屬相同類型,數量級合理上沒有很大的差距。我的引用資料來自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