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bwu (dbwu)
2021-09-06 21:55:26※ 引述《purewind》之銘言
: ※ 引述《sai0224sai (塞啦)》之銘言
: : 看中國那邊都在用游戲、手游
: : 沒看過遊這個字出現
: : 是真的沒有"遊"還是單純跟臺灣的"因該"一樣變成年輕人分不清的地方?
: 說到簡轉繁,我搞不懂機器翻譯為什麼永遠搞不定常用的繁體字
: 舉例:
: 遊戲→游戲、什麼→什么、豆干→豆幹
: 一個→壹個、一隻→一只
: 不該翻的亂翻,該翻的又不翻
: 現在AI文字處理不是在吹可以辨識情緒、寫詩、寫新聞
: 結果這麼簡單的簡轉繁反而做不到= =
: 不過好處是跳板仔一下子就露餡了: p
:
作者:
Molestia (Big Sexy)
2021-09-06 21:56:00作者:
ChHChen (硫酸無毒)
2021-09-06 21:58:00字庫設定好有時候也會有過度翻譯,像那個王國計程車兵
作者:
chister ( )
2021-09-06 22:01:00楊文里面向南方 會變成楊文裡面向南方
精準翻譯一定要人工,翻譯不只單純字體切換還要做到語意跟表達,後者還會有創作的部分。所以翻譯通常屬於原創,AI最高只能做到意思或字體轉換要詞達義目前的技術做不到。(目前的最好方式回歸英文再翻出來,不過我覺得這個有時會把狀況弄的更糟糕)
作者:
spfy (spfy)
2021-09-06 22:07:00反向那個除非原本就有刻意作保留 不然應該是辦不到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06 22:24:00簡體的東西寧可看原文,反正都練習過了。
其實還蠻多簡體(翻譯)的,只是用在的地方可能不是文章。通常用在程式跟人機介面,因為要簡單易懂邏輯合理。台灣也有用日文的英文的都有,不過這類的翻譯通常是工程師去寫的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1-09-06 22:25:00花那個力氣去繁化就是麻煩。而且看了反而頭痛。
看那種取向,尤其是教育取向不可能給台灣的小孩子閱讀簡體邏輯的另外像技術文獻,台灣用詞一定要精準所以也不可能用對岸用語
太極無按兩下鋼彈五成好奇簡繁轉換除了翻遊戲文本的以外都什麼人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