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ED781120 (蒼夜歌)》之銘言:
: 來說說東吳有多廢好了。
我一開始也以為是東吳很廢
可是資料看多之後 我只能說 不好說
: 夷陵後東吳第一次跟曹魏用兵是孔明第一次北伐後的石亭之戰,
: 這場仗是228年吳國的周魴詐降曹魏,
: 接下來是230年孫權號稱出十萬兵打合肥,
: 結果剛上岸就被滿寵六千人埋伏擊退逃回家。
上述的發言都忽略東吳一直以來的外族威脅-山越
關於外族 3個國家簡單講
魏-從東漢末開始 曹操開始討伐至魏-蜀交戰 把烏丸擊垮(207) 卻讓鮮卑崛起
鮮卑整個魏史是一個大麻煩 最後是刺殺首領去解決 時間也到236年了
匈奴則只是依附東漢政府 簡單說就是屈服於東漢政府的淫威之下
但是 曹操至少讓北方的外族威脅衰弱至少5-10年 不然他怎麼南征
蜀-南蠻征伐 不需要說了吧 夷陵之戰導致南中叛亂
南中平定的關鍵在於諸葛亮直接打主要目標孟獲 並且成功降服他
花1年時間平定南中(225-226)
→ TED781120: 南中之戰的主要對手是朱褒、雍閻、高定。11/26 15:56
上述這幾個225年就全死了 但死了這3個南中卻還有孟獲這個大目標
所以最後才會採取馬謖的建議
吳-山越 吳的外族跟蜀魏最大的問題在於
他們在史書上沒有一個明確的最大老大做代表
另外山越廣義上 甚至可以當作是不服東吳的所有人 因為每一家幾乎都有部曲
而且山越都躲在山上 平時搞你 打不贏就躲回山上 這樣打ㄐㄐ
最後孫吳採取了諸葛恪的建議 用堅壁清野的方式把山越逼下山才平定
時間從234開始 這年也是孫權跟諸葛亮第5次北伐連動的合肥戰役
以史料來說 山越相對搞定的時間可能是抓237 甚至更晚
這讓東吳長期以來是沒有北征能力的
: 234年孔明第五次北伐,孫權決定跟孔明一起出兵,
: 又是號稱十萬兵馬還親自帶兵,
: 曹魏這邊則是大概叫了一萬左右的兵馬守城,
: 打了兩個月孫權還是打不下,
: 七月曹叡調中央親兵親自想來收孫十萬經驗包,
: 孫權馬上落荒而逃。
1.孫權軍當時內部有瘟疫
2.孫權軍以步兵為主 魏軍援軍是騎兵
3.不少人忽略了 當時孫吳的進軍不是只有合肥
而是包含了 合肥/芍陂/襄陽/廣陵 4點進攻 魏當時的主要防線是合肥 襄陽 祈山
也就是指 孫權當時的聯合進攻 其實也投入很多
4.五丈原之戰諸葛亮病逝後 主要想戰略的曹叡才安心要率軍要攻打合肥新城的吳軍
=>孫權才撤退
5.滿寵其實中途是守不下去的
只能說諸葛亮真的太累了
: 238年公孫淵叛魏,來跟東吳求援,
: 之後240年、247年、248年、249年250年姜維都有小規模北伐,
: 但這段時間東吳……都在裝死,
: 好啦其實也不是裝死,而是孫權這時老番顛了在內亂。
: 252年孫權過世,於是曹魏想乘機攻吳,被東吳諸葛恪擊退,
: 諸葛恪打出信心於是想要重啟北伐,用20萬人發起第五次合肥之戰,
公孫淵的事情我不想多提-一個心性不定 又沒能力的背骨仔 死了剛好
東吳241有進攻魏軍 只是輸了(全琮) 諸葛恪從皖城撤退
另外 從諸葛亮過世後(234) 基本上 三國的主動權都變成魏國
魏滅燕(238) 興勢(244) 東興(252)
而240-250 魏跟吳在奪權 蜀主政者為蔣琬.費禕
前者想改用水路進攻(上庸)被否決
後者不主張進攻 興勢之戰後只給姜維一定的軍隊北伐 最後被刺殺(253)
這時候三國都差不多水準的慘淡 但魏國主動權是非常高的
合肥戰役(253)前一年才打完東興 孫吳內部一點都不想打 結果諸葛恪還是要硬A
另外這場戰鬥的結果雖然是東吳輸了 但是 魏國本身的損傷也是很沉重的
東吳跟魏國從250開始的戰鬥 其實還包含了壽春三叛(251-258)
第5次合肥的失敗比較像是指揮官自以為是
: 卻等了3年晉內部比較穩定後又開始進攻,不知道這時機是怎抓的,
西晉265冬成立 他264即位 又遷都 東吳才剛政治內亂結束
268開打的時間來說還太急...
交阯(263-271)其實是西晉拿來牽制東吳 結果來說非常的成功
因為西晉滅蜀 交阯用的幾乎都是蜀的降軍
後面就不用看了 272之後吳能用的人都掛點 沒得打
另外 由於東吳拿下荊州的緣故 東吳軍隊的防線是從揚州~荊州
以所謂天下之地 魏拿其7 吳拿其2 蜀拿其1來說 吳要防守住整個長江防線
還要處理山越.蜀.交阯 要養多少軍隊才守得住?
蜀之地很少 但相對因為蜀道難行 相對需要防守的點就比較少
所以 結果論來說
1.外族的問題有差 而且是差"非常多"
2.先天人口大落後
3.拿太多土地衍伸的代價
4.士族不完全跟領導者同心
5.吳軍以步水軍為主 特別是水軍
6.主政者不夠強:這點來說 無解
大概是這樣 吳很爛硬要說key problem 大概是白衣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