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角川] FX戰士久留美 15

作者: midas82539 (喵)   2022-06-10 22:18:59
鑑於有些人在推文講看不懂到底裡面角色到底在做多還是做空,
簡要說明邏輯。以USD/JPY來說,我看漲做買進一手,其實就是跟券商借錢
買進10萬USD,EUR/USD買入一手則是買進10萬歐元,以此類推。

※ 引述《jpopaholic (日音スキ)》之銘言:
: 15話
: https://i.imgur.com/KQVVd3m.png
: yasu子警告芽吹不怕反彈嗎
: https://i.imgur.com/1DJnkFg.png
60手的USD/JPY,久留美的部位大約是600萬美元。
她的浮動損益就是600萬美元*你現在看到的匯率跳動數字。
只要日圓貶值,或者美元升值,久留美都會賺錢,反之就會賠錢。
: 因此大吵一架
: https://i.imgur.com/9xxvye9.png
: 還被嘲諷是新手
: https://i.imgur.com/aCcVfW2.png
關於康子勸說芽吹快平倉停損理由,便於讓讀者理解就直接看圖吧。
這是今年USD/JPY的走勢
https://www.tradingview.com/x/5SPTyXSH/
你可以發現貨幣匯率有時候會自然形成一定的價格區間。
交易買賣下似乎會有116元以上漲不上、112元以下跌不下的區間。
如果你在今年二月想做USD/JPY,那麼你很容易會有芽吹:
「116就漲不上去了啦你還買就是被騙啦」的想法,這是肉眼即可看到的現實。
但這個動態平衡其實是很脆弱的。
這樣講好了,當市場大多數人都知道價格在112~116區間流動的同時,
就意味著你在112,116元附近就會有很多的掛單,有時候你不一定能成交在
你認為最棒的112,116元位置。那要怎麼辦呢?
有些人就會用類似線性回歸算斜率的方式,來找出動態的"底部",
懶得算的人則是用連幾個極端價格低點來找比較可能成交的位置,
也就是所謂的趨勢線(trendline),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市場上的人因為用trendline策略抓到底部賺錢,用的人越來越多,
那會發生什麼事情?
答案是:市場結構就會開始改變,以USD/JPY的例子來說就是價格越來越窄。
像這種市場價格的自然現象,大約在1950年代以後就被一些交易者發現,
而逐漸形成所謂的形態學。例如三角收斂三小的。
只要你是有實際交易過的人,特別是你有賠過錢的,就會特別記住這些特徵
但對於沒賠過錢的人,她並沒有這種經驗,所以實際上就算講「部位很危險」
由於雙方的經驗不見得有共識,談到最後也不見得會有結果。
現實上反而常常發生「我就是要對作賺到錢,我才證明我是對的」的結果。
對三次元芽吹有興趣的人,可以去ptt stock板 搜尋 叫我賠錢王
這是一個兼具心理治療同時自娛娛人的活動。有機會的話務必前去朝聖一下
: 但是萌智子反而鼓勵
: https://i.imgur.com/OeACCvP.png
股板去年特產之一:喊空作多wwwwwww
不過左下角大概沒人能懂那些東西是啥吧。所以我簡要說明一下
羅素2000指數:
這東西很有趣,其實他是找全美市值最小的2000家股票。有些法人會專門看
Russell2000和SP500的漲跌幅,來看美股的現金流向,大概會長這樣:
https://stockcharts.com/freecharts/perf.php?$SPX,RYRHX
你可以發現,羅素2000就像是礦坑的金絲雀一樣。
當市場從多頭轉向橫盤,還沒走向空頭前,小型股大多已經被炒作到很不可思議的高價
這時理性的人會傾向找發行股本較多,波動較小比較抗跌的權值股。
於是大型股還在漲,但小型股已經開始下跌,甚至整個指數只靠幾檔大股票在撐而已。
像這種現象我們稱為騰落背離,那麼當這些大型股也開始下跌會發生啥事?
股市就會開始崩盤了。
VIX則是衡量SP500在選擇權的隱含波動率,選擇權賣方也算是一種礦坑金絲雀。
由於大型法人做選擇權賣方大多是做鐵兀鷹,我們假設用USD/JPY來說好了。
那麼做芝加哥的日圓選擇權賣方的人,會在112,116做sell call, sell put.
但價格開始往一邊傾斜了,例如價格要往上跑了。那做116 sell call的人會賠錢,
他們會開始平倉跟往上調整,從而在該處的隱含波動率會開始出現特徵。
而反映在VIX則是會波動率會開始往上跑。而空頭市場第一個症狀就波動放大。
美高收益債指數:這比較少人看,除非你本身就有在做高收益債ETF。
這個指標邏輯跟股票差不多,如果VIX突然飆高到30又跌回來,那代標
1. 股市開始觸底,美股波動開始平穩 2.高收益ETF波動也開始變小
故VIX暴漲又下跌,對高收益債ETF來說算很好的買點,典型例子為2020/3
但反過來VIX一直漲,高收益債指數也開始下跌,那股市轉空機會變大。
: 其實是在...
: https://i.imgur.com/1Q3Sn9Z.png
: 2014/10月大家走勢
: https://i.imgur.com/pIqynzr.png
: 但是發 生 大 事 了
: https://i.imgur.com/og73MGo.png
: 真的是不得了的大事(QE)
: https://i.imgur.com/6wiVlZ7.png
單純講量化寬鬆並不能具體講出當時日本央行在做的事情。
那時的央行就是現在的黑田東彥。他為了要從根本上改變日本經濟衰退現實,
他做的是「量化、質化金融寬鬆政策」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onetary Easing),並被當時的人們戲稱為:
「異次元寬鬆」「黑田火箭砲」。
用人話講政策前因後果就是:
由於13年起日央行就在印鈔票,原本是一年印80兆日圓買國債,
錢就不斷地從央行->銀行->市場流出。理論上市場日圓越來越多應該會貶值對吧?
很可惜的沒有。通膨就像嘲弄般漲到2%立刻又跌回來,反倒是央行一直買自己國債。
左手買右手國債下,40%自己發行的國債又回到自己手上。
「靠杯喔這樣不就沒意義了嗎?」
於是當時的央行採行一種很奇葩的做法:
「既然我一定要舉債印鈔發錢,那我幹嘛不就壓低國債利率讓借錢成本降低?」
「啊既然都要壓低了,那我也把還債期限拉長就好啦」
「一不做二不休,順便把銀行準備金利率調低,逼這些銀行不能再用存款買
國債做利差交易,這樣流通的錢就能擠出更多啦!」
結果來說:「為了能繼續不斷讓自己舉債印鈔,積極地壓低還債利率與成本」
「還債成本降低了,所以可以繼續印鈔印下去」,這種近乎印鈔永動機
直到通膨漲破2%才會考慮停止的政策。就是現在日本央行財政/貨幣政策做法。
雖然英文縮寫都有個「量化寬鬆」QE,但實際上根本是異次元的不同生物。
就是所謂的異次元寬鬆的真面目。至於有學過經濟學的人則可以理解到,
你要控制殖利率實際上還是要不斷地買賣國債才能控制,例如如果殖利率往上暴漲
央行就必須無限量購買國債才能壓下來。這大絕的代價就是你持有國債會繼續飆高
實際上現在日本央行持有的國債大約佔GDP的135%,
這招如果都沒用的話,那央行手上一堆國債根本都在自己手上,那舉債刺激也可
說是沒用了。這種「只能用一次」的特徵,則被蔑稱為「黑田火箭砲」的主因。
好,那你是市場的交易者,假使你完全理解央行想幹嘛了。你會怎麼看?
「哇靠那日圓貶值貶定了啊,媽的我不買USD/JPY就是白癡」
反映在歷史上就是這樣子:
https://www.tradingview.com/x/dgElMerw
芽吹的部位按照漫畫是九月握到十月,你大概可以知道她空單的下場了。
作者: nanachi (娜娜奇)   2022-06-10 22:22:00
樓主覺得現在日幣會貶到多少 我看很多都說至多到美兌日1:150
作者: shadowblade (影刃)   2022-06-10 22:23:00
專業警世推
作者: tony160079 (La vida de un idiota)   2022-06-10 22:24:00
飽螺:誰叫我
作者: dalyadam (統一獅加油)   2022-06-10 22:25:00
保羅鴿專業喊空做多 一堆人被騙了航運股票QQ
作者: miyazakisun2 (hidetaka)   2022-06-10 22:26:00
難怪古板很愛畫三角形 但是區間都隨他們畫
作者: dalyadam (統一獅加油)   2022-06-10 22:28:00
三角收斂~~~~~~~~~
作者: fish551959 (fish551959)   2022-06-10 22:29:00
叫我賠錢王真的很療癒
作者: VIP (VIP先生)   2022-06-10 22:32:00
話說USD/JPY,意思是1美金多少日圓?為啥不是反過來寫?JPY/USD
作者: dalyadam (統一獅加油)   2022-06-10 22:39:00
小數點太不直觀
作者: RaiGend0519 (Named RaiGend)   2022-06-10 22:40:00
所以芽吹到底會賠多少呢?
作者: kirbycopy (鐵面騎士)   2022-06-10 22:40:00
這跟股票一樣 你賺了一點點就要開始煩惱怎麼停利了
作者: dalyadam (統一獅加油)   2022-06-10 22:40:00
台幣兌美元也一樣 都是用27~32 台幣換1美元 在用
作者: Yijhen0525 (深雪)   2022-06-10 22:42:00
這槓桿比期貨不知道大多少倍呢一夕翻身,看是往上翻還是向下翻
作者: gox1117 (月影秋楓)   2022-06-10 22:45:00
所以下海了
作者: dos01 (朵斯01)   2022-06-10 22:49:00
技術分析就是這樣被說是後照鏡看路 突然來個政策什麼的因素就直接被一波帶走然後股版要會認ID 一堆專門喊盤騙韭菜的免洗五毛網軍ID會信那種的自己要檢討 活該賠錢賠到死 哈哈哈哈
作者: qwe78971 (小信)   2022-06-10 22:55:00
股版航運保羅
作者: VIP (VIP先生)   2022-06-10 22:59:00
我的意思是對於(126日圓)/(1美元),卻是寫成USD/JPY=126
作者: john0909 (醬洞玖洞玖)   2022-06-10 23:02:00
解說推
作者: dalyadam (統一獅加油)   2022-06-10 23:09:00
應該還是比較直觀問題吧喔喔 原po有說明了
作者: leilo (Lei)   2022-06-10 23:10:00
我想只是因為那條/不是除法比值的意思吧XD
作者: SunnyBrian (人気薄二冠馬)   2022-06-10 23:18:00
簡明易懂,專業推
作者: rogerliu123 (奈特)   2022-06-10 23:25:00
推解說
作者: TyuzuChou (子瑜我老婆)   2022-06-11 00:11:00
作者: panda816 (噗噗噗!!)   2022-06-11 00:19:00
專業文我先推再收藏細看
作者: bala045 (so sad)   2022-06-11 00:36:00
技術分析才不會被一波帶走…有紀律通常都有設好停損單慘的都是主角們這種不設停損,資金也不管控的自殺玩法
作者: cpu885 (cpu885)   2022-06-11 01:02:00
感謝說明,看完覺得更恐怖了
作者: pcchuckwu (holy)   2022-06-11 01:34:00
感謝專業解說!
作者: xkso (蝸牛)   2022-06-11 03:48:00
600萬美元 真可怕
作者: shawncarter (Duffy Huang)   2022-06-11 07:31:00
他們這種動不動就借錢投入資金超過100%外帶四百倍槓桿的智障行為,不管做多做空、不管一時損益是多少,被市場一波收走都是注定的事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