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李亞倫X蘇微希:用漫畫留下一些什麼,也

作者: medama ( )   2022-08-13 17:45:57
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2/6533269
李亞倫X蘇微希:用漫畫留下一些什麼,也是一種使命感
2022-08-12 19:27 許文貞
本文選自《500輯》Issue63「台漫上癮症」
拜網路便利、IP改編、獨立出版熱潮之賜,漫畫家自由發揮空間變大,多元題材如雨後春
筍般降生,讓其跨出同溫層,能見度變高,逐漸發展出不同於日漫、歐漫的台漫輪廓。
本期《500輯》與曾任漫畫線記者、金漫獎評審的江家華合作,介紹近年來在海內外表現
亮眼的台灣漫畫家、漫畫、再看從幕後推手視角看產業變化,何以支撐台漫如今成長至此
。或許你會發現原來漫畫早不像過往,而是能打開眼界、重新反思、甚至讓人讀到欲罷不
能的大人讀物。
李亞倫和蘇微希,兩位台灣漫畫產業的中生代幕後推手,從出版社和同人場,一同回顧台
漫面對紙媒沒落的衝擊,如何花了十年從低谷緩慢爬起,絕地求生,如今百花齊放,走出
台漫新時代風貌。
開拓動漫祭執行長蘇微希(左)與蓋亞文化漫畫部總編輯李亞倫(右)。 圖/吳致碩攝

500輯:兩位閱讀的第一本台灣漫畫是?跟日漫的差異?
李亞倫(以下簡稱李):我最早看的台漫應該是劉興欽的《阿三哥與大嬸婆》還有《烏龍
院》,但對《九命人》記得最清楚,漫畫裡的世界很吸引人,造型都很潮。當時家中有漫
畫的人不多,我剛好有一個大我六歲的哥哥,他買了很多漫畫,日漫多半是在出租店看,
會買回家的反而是台漫。
蘇微希(以下簡稱蘇):我讀的第一本台漫應該是洪義男的《彩虹山的寶藏》,應該是在
1975到1980年間,小學的時候看的。漫畫人物是台灣原住民,主角是位部落小英雄,還有
會說話的小動物朋友,大家合作一起對抗壞人。那時候很難意識到是台漫還是日漫,因為
審查制度,讓所有日漫人物都得改成華人名字,所以我也搞不清楚是不是日本漫畫,對我
來說就是「漫畫」。
500輯:兩位是如何開始投入台灣漫畫產業?當時又曾遇到什麼樣的困難?
李:最初的契機是漫畫家AKRU投了行政院新聞局劇情漫畫獎,得獎後規定要商業出版,她
就找上蓋亞出版小說部的編輯,問能不能幫她出,那是2009年的作品《柯普雷的翅膀》。
那時我還沒進蓋亞,在原動力文化做日本漫畫的代理出版,蓋亞的老闆陳常智問我,想做
這樣的漫畫,正25開,賣240元,首刷印量就五位數。我心想說也太勇敢了,直接跟他說
:這應該會死吧?
這很顛覆常識,光是定價和首刷印量把我嚇到了。當時市面上台灣漫畫非常少,有做也是
32開小小本的。沒想到這本一發中的,滿厲害的。
後來蓋亞正式開始投入出版台漫,是因為中研院在2009年出版了《CCC創作集》(以下簡
稱《CCC》)。原本在同人場找人參與創作,出了前四期,計畫預算用完,希望可以轉往
商業發行,找了幾家出版社談都不成功,就找到蓋亞。
《CCC》是季刊,作品累積比較慢,從商業出版角度來想並不實際,也難怪多數出版社不
願意接手。當時我們會接下這個工作,除了是因為《柯普雷的翅膀》成功,再加上老闆一
直想做台灣本土的作品,也想從中找到好的台灣漫畫家,等出版單行本再回收。在台灣的
紙本市場,要付稿費,印單行本,是要賣個幾萬本才可能回本的,能達到這樣條件的漫畫
很少,所以才沒有出版社想做。
李亞倫談起投入台灣漫畫的契機,與蓋亞老闆陳常智有直接關聯。「老闆一直想做台灣本
土的作品,也想從中找到好的台灣漫畫家,等出版單行本再回收。」 圖/吳致碩攝影
蘇:我那時在大然出版社,受到創辦人呂進發影響很深,他在1980年創辦《小咪漫畫週刊
》,成立「小咪漫畫新人獎」,他一直認為要有本土的作品,必須要有雜誌當平台、有比
賽,才能讓大家願意出來畫畫。
一開始也是想做漫畫雜誌,但是2000年後網路普及,大眾的金錢、時間和注意力又被影音
市場瓜分,紙媒開始往下走,銷量遇到瓶頸,才決定辦開拓(同人活動)來提升,想辦一
個介於同人場跟國際書展中間的活動。
早期同人創作者其實是原創、二創都畫,他們一方面替喜歡的漫畫畫二創,另一方面也有
自己想畫的東西,假設場內有300攤,大約有200攤的作者每年會出一本原創作品。只是因
為二創作品容易引起共鳴,比較好賣,發展比較活躍。
所以開拓在2011年開始辦「Comic Nova」專屬原創的活動,是因為想畫原創的人,在「二
創賣比較好」的同人生態中沒有發揮空間。台灣的原創是有機會的,只是時不我予,還是
要有平台把它保留下來。
蘇微希一開始也是想做漫畫雜誌,但是2000年後網路普及、紙媒銷量遇到瓶頸,才決定辦
開拓(同人活動)來提升,想辦一個介於同人場跟國際書展中間的活動。 圖/吳致碩攝

李:蓋亞也曾去開拓擺攤,舉辦「出張編輯部」,《CCC》最初就是在同人場找人才,後
來蓋亞這邊如果找到人才也會介紹給《CCC》互相交流,因為只有《CCC》有連載的平台,
才有稿費可拿。
500輯:就兩位觀察,近十年左右,有哪些台漫作品真的跨出同溫層進到大眾視野?
蘇:近十年娛樂消費習慣很分散,很難有廣泛性的影響。以分眾市場來看,《閻鐵花》因
為影視改編,電影產業的人都知道,相信這部作品也會打中80年代喜好《歡樂》、《星期
》漫畫雜誌那一掛讀者。很多公部門、博物館、美術館系統的人都看過《雲之獸》。
李:跨出最多的應該是AKRU的《柯普雷的翅膀》還有《北城百畫帖》。《北城百畫帖》是
目前蓋亞賣最好的作品,有好幾萬本。若包含畫冊,蚩尤的《制服至上》很有影響力,一
般以為是宅男喜歡,卻有很多20幾歲女性讀者。很多茶葉業界的人知道《異人茶跡》,還
有《神之鄉》影視化收視率非常好,拍攝手法走傳統鄉土劇模式,應該有擴展到長輩族群

蘇:《神之鄉》很接地氣,可惜看電視的人不一定知道是原本是漫畫。
500輯:這十年間,台漫的發展與過去有何不同?還需要哪些支持才能繼續走下去?
李:除了有《CCC》聚焦台灣主題,是一個契機之外,台漫也有滿多不同題材,像是LGBT
相關,影視改編的漫畫也變多了。我們也有科幻、奇幻類型的漫畫,但日本這塊太強,同
樣類型題材很容易被蓋過去,不容易做。
蘇:光是「星期一回收日」的《粉紅緞帶》得到2019年金漫大獎就很具代表性。台漫題材
這十年間變得非常寬廣,與其說呼應本土,倒不如說是創作者整體基礎素提升,無論是畫
技、內容,表現自己內在想法的能力,也被鼓勵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創造了台漫
現在多元、自由的表現。
若以類型發展來說,現在創作土壤的厚度,還無法支撐漫畫家主動開發出新的創作類型。
一個概念如何從16頁發展成160頁,中間需要經過很多漫畫家、編輯、出版社的討論、摩
擦,型態才會漸漸穩定。
李:可能是補助變多、能見度變高,吸引更多人才進來,這幾年也有很多在國外留學讀相
關科系的創作者願意回來,投入漫畫產業。對我來說,一方面很開心,但又有一點擔心,
萬一泡沫破了怎麼辦?因為我們現在還是靠政府的補助才有辦法支付稿費的,這其實很不
健康。之前就說補助就像是強心針,一抽掉,這個產業可能就掛了。
蘇微希:「若以類型發展來說,現在創作土壤的厚度,還無法支撐漫畫家主動開發出新的
創作類型。」李亞倫:「這幾年也有很多在國外留學讀相關科系的創作者願意回來,投入
漫畫產業。對我來說,一方面很開心,但又有一點擔心,萬一泡沫破了怎麼辦?因為我們
現在還是靠政府的補助才有辦法支付稿費的,這其實很不健康。」 圖/吳致碩攝影
蘇:我們需要更多像《神之鄉》的作品,有後續能支撐、建立正常的商業模式,但現在還
是沒有。
李:要成為真正的大作,還是需要長篇作品。這可能是接下來要思考的,怎麼樣讓更多人
投入長篇創作,政府補助多半是短期,今年申請到,明年還不知道有沒有,很難規劃長期
的長篇作品。
這幾年因為文化部有提供翻譯補助,國外版權授權變多,像是法國、日本、甚至連烏克蘭
都有。單以收入來看,現在還不高,但能夠跨出去就是一個機會,我真心希望這些作品可
以在當地造成如韓流般的影響。
蘇:問題還是在數量上。用很粗略的算法,一本160頁的漫畫,從無到有大概需要100萬台
幣,包含編輯費、2000本的印刷費、設計費,若有一億元,一年就可以產出100本漫畫。
李:不只是人和作品的數量,補助也不夠啊。111年的漫畫獎勵金的總金額是3000萬,只
做了52件漫畫相關的計畫。假設一部電影預算5000萬上下,大概兩部電影的預算,就可以
砸一整年的台灣漫畫出版的產量。
500輯:想請兩位分享台漫最吸引你的是什麼?何以讓你留守現在的崗位努力不懈?
蘇:台灣是一個情報資訊流通的開放社會,所以台漫表現方式非常多元,跨域轉譯的能力
很強大。最重要的是,用自己的語言講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我在閱讀的過程,會感到自
身的文化價值被肯定。
李:我的角度比較私人一點。身為編輯,參與從零到一的過程,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我
做這行也有點久了,看到很多人從當初的菜鳥漫畫家一路成長,從看到一篇短篇的分鏡到
後來變成單行本,賣得好甚至改編成影視,就是成就感的來源。到了這個年紀,追求的已
經不是金錢,而是可能留下一些什麼東西,去完成自認為是自己這一生的使命。
蘇:這就是創作的魅力呀!
◎責任編輯:胡士恩、林亞璇
作者: doramon888 (貝爾汪)   2022-08-13 17:46:00
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