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台北藝術節有請日本落語師桂春蝶來台表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x5WgbQimRc
因為很喜歡日劇《虎與龍》
就跟朋友去聽了,比想像中還搞笑有趣!
要說文化隔閡其實還好,當然翻譯也是非常重要。
落語師簡直是全能表演者,
模仿聲音、動作、表情都要到位才能幫助觀眾入戲,
並感受到那些古代故事的笑點。
當時也寫一些紀錄和感想,
節錄如下:
桂先生介紹了落語的由來--350年前,僧侶為了避免信眾在聽道時打瞌睡,所發展出來
的參雜了笑話的講道方式。他隨後說了個五百多年的笑話:
有個人拿著竹竿往天空戳呀戳,另一人看到就問他在做什麼?
他說:「我在戳星星呀!」
另一人:「你是笨蛋嗎?這樣哪戳得到?」
停了半餉,另一人又接著說...
「至少也該上二樓戳。」
(笨版人蓋章)
這次表演只有兩個故事--〈山內一豐與千代〉和〈七段目〉。
〈山內一豐與千代〉是一段愛情故事,在表演前聽桂先生講的大綱,是個很傳統的窮困
武士配上賢妻的故事,完全不懂哪裡有趣。沒想到一開始一直強調山內和千代是在菜市場
前的醬菜櫃台那邊認識就已經有些惡搞,而山內拿出「類似手巾」的髒布,千代遲疑沒接
到,結果布隨風飄落的情景,桂先生用肢體扭動加強表現,馬上使得靜態表演很有畫面
XD 稍後出現說大阪腔的機靈馬也是笑點所在,最後人馬參加「流鏑馬」(騎馬射字)的
比賽,桂先生還用慢動作誇張地撕紙,表演紙片被射穿的畫面實在太爆笑了!
整場表演都是使用布幕投影字幕的方式,這時不得不佩服譯者大量使用口語表現的巧思,
妙筆生花的文字使得有趣的故事,沒因為語言的隔閡而喪失,讓觀戲前擔心透過翻譯也許
會變得不好笑的憂慮一掃而空!
第二段故事〈七段目〉表演前,也像第一段那般先介紹了故事背景,並說明這段表演將有
大量的音樂,因此台上也多了三味線和太鼓的表演者。他首先提到每位落語師都有自己的
出場音樂,當然這些出場音樂都是靠三味線和太鼓來表現,但並非都是使用古典曲目,甚
至還有用米老鼠的主題曲XD 現場也有示範給大家聽,聽三味線表演活潑的音樂有著反差
的趣味性。此段古代故事與日本另一項傳統表演歌舞伎有關,因此桂先生解說了當時的人
沒有其它娛樂,沒事會去看看歌舞伎表演,就如現代的人們那般,看完還會學劇中人的表
演,因為歌舞伎表演有其特殊聲調。〈七段目〉指的則是《忠臣藏》第七段戲裡,哥哥因
為武士忠誠而必須殺害知道太多的妹妹的戲碼。桂先生還說現代的人可能很難理解,不過
當時的日本武士精神便是如此。
然而這個段子其實講的是一位沉迷看戲的小老闆,與夥計好玩模擬〈七段目〉時差點搞出
人命的鬧劇。與第一段比起來,這段更是爆笑!桂先生多變的聲音演出令人嘆為觀止,觀
客如我根本已經忘記這其實只是一人相聲表演,因為搞得那麼熱鬧,宛如幾位主角就在眼
前搞得店裡天翻地覆。其中也安排了三味線表演者差嘴與落語師互槓的橋段,這種有點「
breaking character」的設計也帶來了些許趣味,讓三味線表演者不只是沒表情的演奏者
,而是冷眼旁觀、有其情緒的路人。
————
之後桂先生還有再來台表演,
我也有再去看。
甚至當時替這場翻譯的先生戴開成
後來也有開中文的落語表演,
也是非常有娛樂性。
這邊是戴先生對表演落語的解釋與想法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208004713-260405?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