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yuzuChou (潤潤潤)》之銘
飲食文化的不同會產生各種結果,西方的飲食文化還受到宗教因素的影響。亞伯拉罕是牧羊人,而阿拉伯貝都因人則起源於遊牧生活。因此,亞伯拉罕諸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與畜牧業有著重要的聯繫。在宗教意義上,奶與蜜被視為人間天堂的標配,牛奶象徵著生命力。
在基督教統治下的歐洲,牛奶成為生活必需品。在現代英語中,“Daily”甚至可以代指牛奶。每天晨起,家庭的牛奶由乳品農場配送到社區,這樣的需求促進了大量酪農業的發展。由於牛奶生產過剩,剩餘的牛奶被製成副產品乾乳酪。不同地區的環境和菌種的差異,發展出了各種不同品種的乾乳酪。
在古代中國,乳酪通常指的是酸奶或優格,甚至是稀一點的發酵奶酒。這很可能與遊牧族有關。宋朝時期,還有一個官方機構叫乳酪院,專門生產現在稱為奶酪的酥酪。
遊牧民族雖然養牛、羊和馬,但由於未定居的環境,他們並未發展出歐式的起司乳酪。基本上,他們的乳製品與中原地區相似,主要是酸奶、優格和奶酒。不過,他們還有一種球形乳酪,稱為Qurud(我稱之為球酪),看起來像白色的湯圓,味道鹹鹹的。現代化後,這種球酪偏向西方製成乳酪球。
球酪可能在元代逐漸傳入中原,直到近代仍然存在。但隨著飲食的西化,現代人早餐不太吃稀飯,這種食物逐漸消失在記憶中。漢人稱之為牛奶球的東西,在淪陷前的大陸福建廈門和台灣,以及廣東的茶肆,都有這種鹹鹹的早餐小菜,用來配稀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