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linwang (kaeru)》之銘言:
偶爾來發個幹話文
: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6015
: 韓國先有《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接著設立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並成立文化體育觀光
: 部全力扶植「韓流」。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的核心主張之一,就是憑藉韓國遊戲(
: K-games)、韓劇(K-drama)和韓國流行文化(K-pop)等「K-Contents」,塑出文化強
: 國。台灣成立文策院,同樣是想將「台流」推廣至海外。
關鍵字:賣海外
如果要付諸實現,遊戲是相對單純的(至少在Indie層級來說)
因為最低的推廣方式就是弄好翻譯,丟上Steam,搭著Steam活動8折開賣
3A就先不要想了
其1台廠製作水平就2A左右,因此開發參考不是FF,是煉金術士
其2是歐美近年全部都演給你看3A暴死多嚴重,4億鎂直接丟水溝
其3就4-11
台灣正常人並沒有犯錯的空間,吃土僅需一瞬間
: 和科技廠攜手做內容是現在進行式,未來式呢?蔡嘉駿的確有渴望實現之事。「台灣有硬
: 體強大的公司,有沒有可能跳下來開發家庭遊樂器?」(忘了聯電的A"CAN?)他舉例,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今年
: 已經表示,未來五年將著重發展家用遊戲,日本也憑著遊戲主機帶動軟體開發。
直接棄療比較好,按照成本常態這大概就是個Android機
在血海中跟M$/$ony/Valve/老任互角想都別想
M$跟$ony都超激油錢
Valve有Steam累積長達20年的經營經驗金流才出Steamdeck
老任大魔頭從1970殺到現在,10任都爬到千萬級了
我想不到哪一家不是靠軟體勝而是單靠硬體拉的
: 蔡嘉駿用「點火」,描述政府資金帶動民間資金參與的過程,這也正是文策院扮演的角色
: 。靠著星火,能夠燒旺台灣遊戲產業嗎?未來一年見真章。
再來是我比較惡意的看法(台灣Indie有在板上出沒的懇請釐清/提出反對意見)
台灣這些創作者到底是靠輔助過活,還是靠補助起步?
如果是靠補助起步,那本意如同Kickstarter
如果是靠補助過活,那這些屬於寄生蟲,應當淘汰
以遊戲來說,最簡單的驗證方式就是「賣幾套」
用大家戲稱點麵線的數位部補助計畫來做參考
https://digiplus.adi.gov.tw/assets/game_development_apply_note.pdf
如果獲獎,那補助金是100萬台
在一般獨立開發約莫15鎂=450台下,回本預期合理值是賣2000-2500套
若是把一般平台抽成考量進去,那3500+就屬於值得繼續投資的創作者
‧九日是650台(30鎂),好評數破萬
如果結算完,賣不到1000套
那就該有個機制是將這些受補助的淘汰,而非演化成另一種4-11通道一直養一直爽
然後靠實力上位的卻在出事後一起收殘局和被譴責
總之,還是要有最低階的投資感,收入>支出
讓人感受到政府不是又開名目花錢給自己人爽
也有足夠的客觀方式驗證投資成效與建立信用
沒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