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wada (大和田)
2024-10-21 16:48:24說到為什麼動畫=アニメ
我想應該也是受日本那邊的影響吧
隨便舉幾個例子
東映動畫「東映アニメーション」以前的正式名稱就叫「東映動画」
新銳動畫「シンエイ動画」用的也是動画而非アニメ
日本動畫協會「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動画協会」是代表アニメ業界的協會,用的也是動画而不是アニメ
這些年代比較久遠的公司或團體,都是沒有在區分動画跟アニメ的
代表以前這兩者確實是混著用,沒有區分的那麼清楚的吧
只是現在的使用習慣漸漸改變,動画變成了泛指影片,アニメ就成為動畫的專屬稱呼
而中文圈這邊則是繼續沿用了動畫這個講法,畢竟アニメ是片假名而動画有漢字
這樣推測下來可能比較合理吧?
我猜喇
作者:
snocia (雪夏)
2024-10-21 16:52:00可以參考日文維基百科:動画裡面有動画這個詞的歷史
作者:
Owada (大和田)
2024-10-21 16:59:00對啊 他說 動画 最早是政岡憲三為アニメーション一詞所決定的日本語訳所以中文圈用動畫來指代アニメ 本來就是很合理的
アニメーション=動畫 但アニメ有衍生另外的意思台灣的傳統動畫大都是先從西方來的才有講卡通的習慣而二十幾年前宅群特別把アニメ=日本動畫分出來區分所以中文圈沿用這講法不存在
在迪士尼、吉卜力的作品都還被歸在卡通的時代,宅圈的老人為了凸顯跟一般人的不同,用動畫來稱呼那時候的日本作品了,anime有自己的意思,也無法否認台灣acg 發展的軌跡
阿宅們特地標榜日本來區分 但大眾又把他省略只講動畫
那時候不需要加上日本或日式,提到動畫就會想到日本作品吧
另外語系也會影響 西方語系通常不會一字詞多意 例如playball跟hit ball是不一樣的意思 但是中文都會叫做打球所以Anime跟Cartoon自然是指不同的東西 只是大眾根本不會去深究這些不同手法 不同行為呈現出來的作品怎麼稱呼再加上Comic Manga這些字詞 而這些又不是通識教育會納入教材解說的東西 一般人自然搞不懂哪裡不一樣
即使是迪士尼,那時候還叫做迪斯奈,他們的電影依然還是被稱為卡通先不說神奇地帶,國中時期台灣推出的T-AX、Image 都是用動畫在稱日本動畫,裡面也不會介紹歐美作品
沒有 就是日本的也是被叫卡通才會有人爆氣要分出日本的如果不介意的話就一起叫卡通不就好了
為什麼日本的被叫卡通會爆氣,就是那時代的人要推廣改變動漫愛好者的形象才要用動畫做出區別啊
但動畫在那時候也沒有特別要加上日本動畫、日式動畫,就直接用動畫作為標籤
Cartoon字義本身是靜態作畫的一種 是從線稿延伸出來作畫方式 例如像史奴比 這種報章雜誌上看到的帶有非寫實連環畫作稱之為Cartoon 但因為這些作品為了拍攝成影集 而有了會動的影視作品形式 Cartoon才包含了現在卡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