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初文化幣的功能是培養參與藝文活動的習慣
: 去看戲劇表演、音樂會、書畫展等
: 這些戲劇、音樂樂團、書畫養起來可以去跟縣市政府租場地
: 這樣就能活化政府蓋的一堆蚊子館
: 原本對政府是一兼二顧的事
: 結果現在太多人拿了文化幣就去書店買東西消化掉
: 完全是把錢送給私人產業去了
: 更不用說買的這些書也沒有限定本土作者
: 而且這些根本對養成習慣根本沒有幫助
: 那些人長大沒了文化幣以後
要解決這有什麼困難
就把文化幣限定補助範圍 書不可以 只限定展覽那些
看看會不會比較好啊? 怕是又有另一波反彈聲浪
嫌它難用 嫌通路少 嫌東嫌西的 XD
連星巴克買一送一排除特定品項都會有人哭爸了
文化幣大幅限縮使用範圍 我看得到的評價也未必高到哪兒去
而且反過來說 就算限縮了範圍
若讓民眾覺得 本土 國產作品或戲劇舞台表演都是可以用免費文化幣蹭的話
反而更難培養付費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