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尖心細的讀者或許會問:
那當初為何不直接從智永的真書千字文入門
智永是王右軍第七世孫,在後來追紹二王的學書歷程上豈不更如魚得水
單就帖學系統而言,似乎是如此;但這樣只掌握了書學半邊天,
另外半邊的碑學系統便要付之闕如了。
筆者在 "淺談九成宮醴泉銘" 中曾論及: "九成宮兼納南派和雅與北派雄勁"
從九成宮入門的書友不僅可優遊帖學系統,亦可漫步於碑學系統
與九成宮相通氣的碑刻有 蘇孝慈墓誌銘,泉男生墓誌銘,伍道進墓誌銘 等。
可由此擴及其他北碑而終於二爨,以溯及隸書的學習
從九成宮學到的 方圓, 避讓, 虛實, 開合等觀念
同樣適用於北碑諸刻,但它們表現得較為雄奇樸茂:如陳振濂所說: "空間在運動著"。
而隸書可由孔廟三碑入門。
它們和九成宮都是出入規矩的作品,為隸之正宗
其中 禮器 同歐體一般,有著 "瘦硬通神" 的評價
孔廟三碑和九成宮一樣,有著各種發展的可能
如要往陽剛方面去發展有張遷碑
要往柔美方面去發展有曹全碑
而九成宮結構法加上陽剛的顏氏點畫,有點類似柳公權的某些字
九成宮結構法加上柔美的褚氏點畫,則近似倪寬贊
當代名家簡銘山先生便曾自述他以歐陽詢結構法加上褚遂良點畫特色參展獲獎
由隸書再往上就是篆書了
建議從秦篆三種入門,即: 泰山 、 琅琊 、嶧山
它們和孔廟三碑,九成宮一樣,都是屬於該書體的基本款
三刻石同歐體一般,結構嚴謹而略呈長方形
如能以清 鄧石如、吳讓之的筆意書之,將會是不錯的練習
趙之謙便有用自己風格臨摹嶧山刻石的例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09f3370102v8t5.html
如果覺得字還不夠用,可買本篆隸大字典或康熙字典
像我手上這本康熙每頁頂端都附有該頁漢字的小篆寫法
或是網路字典也不錯,像曾在版上分享過的全字庫
http://www.cns11643.gov.tw/AIDB/welcome.do
如果有作過上述的練習,應該不難運用。
以上是碑學系統的修行次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