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豐臣秀吉流放 戰國大名高山右近獲教廷宣福
2017年02月07日 15:37 李靖棠
日本戰國晚期著名的天主教大名高山右近,在豐臣秀吉宣布禁教令不願屈服,遭其流放至
菲律賓呂宋島,如今獲得梵蒂岡(Vatican)追封,在大阪進行宣福禮(Beatification)
追封他為僅次於聖人的真福者,由教廷的安日洛·阿馬托樞機主教(Angelo Amato)宣讀
教宗旨意,現場湧入上萬名信徒為其祈福。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戰國末期著名吉利支丹大名(早年日本稱天主教為吉利支丹)的高
山右近,出生於天文21年(1552年)的高山右近,父親是畿內大名三好長慶手下的一名領
主,12歲時接受天主教洗禮、教名為「Juste」,後陸續成為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手下一
名大將,並受封6萬石的領地。因不願放棄信仰,違背其主豐臣秀吉的伴天連追放令,失
去領地並遭流放,後於慶長19年(1614年)更因德川家康的禁教令,被流放至菲律賓、並
於隔年病死在當地。近年來在日本天主教主教會議(Catholic Bishops Conference of
Japan)的申請和努力之下,於去年1月份獲得梵蒂岡批准,同意為高山右近進行追封。
日本於1549年傳入天主教,由知名的耶穌會士沙勿略(San Francisco Javier)從九州鹿
兒島引入,透過建立學校、引入新奇技術,以及帶入火槍製造技術的方式,逐漸擴大其傳
教範圍至九州、中國和近畿地區,不僅底層人民改信,也吸引不少大名和武士改宗,包含
豐臣秀吉的軍師黑田官兵衛、他的親信小西行長、曾經的「九州霸主」大友宗麟都改宗天
主教。但好景不常,在擔心天主教勢力過大、以及佛僧的抗議下,秀吉下令驅逐境內所有
外籍傳教士,並要求武士放棄信仰,其繼承者德川家康更在一統天下後查禁天主教,造成
眾多殉教者和教案。
經歷禁教和迫害近300年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重新開放天主教傳教,如今已經有16個教
區,而日本也於1960年出現首名日籍的樞機主教土井辰雄。梵蒂岡曾在1627年宣福在豐田
秀吉時代遭處決的26名天主教徒,並在1862年正式將26人列聖,併稱為「日本二十六聖人
」;如今亦獲得宣福的高山右近,未來日本天主教會亦將嘗試將高山右近列聖。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207004113-2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