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保守右派的惡意:教宗的匿名海報攻擊事件
2017/04/03 21:34:24 王健安
『
方濟各啊,……你的慈悲心呢?
』
在今年2月4日的一大早,許多羅馬居民都可見到城內多處張貼著匿名海報,上頭以帶有諷刺的語氣批評當今教宗方濟各:「方濟各啊,……你的慈悲心呢?」
這張海報的出現馬上引起大眾關注,不僅因為批評對像是相當受歡迎的公眾人物,更因為他還是位相當強調慈悲心的教宗。在去年,羅馬迎來了難得一見的大禧年,而更進一步以「慈悲」為主調,呼籲各地信徒也應當看到世界的不幸,伸出援手去幫助正在受難的人們。大禧年結束後,聖彼得廣場上的聖誕節裝飾再次呼應了慈悲精神,刻意放上馬爾他當地傳統造型船隻,以此比喻橫渡地中海的難民,希望世人多關心他們的處境。顯而易見的,方濟各並不認為大禧年一旦結束,懷抱慈悲心的必要性便因此告終,而是要融入日常生活當中。
匿名海報針對的事項,其實並非要求教宗應該更重視難民,或是其它人道議題,而是將所有焦點集中在教會內部事務。海報上的文字以羅馬當地方言,將教宗形容成獨裁又固執的統治者:
『
方濟各啊,你主導了宗教會議、剔除神父、對馬爾他騎士團
和聖母無玷方濟各會下重手、忽略樞機主教的意見,……你的慈悲心呢?
』
文字上方放置教宗肖像,但刻意避開他常見於世人、充滿笑顏的慈祥樣貌,選擇了緊緊抿住嘴唇、縮脖聳肩、一臉神情不悅的照片,充滿相當濃厚的攻擊意味。發現海報後不久,義大利警方馬上展開調查,即便還未找到嫌犯,但明眼人都知道攻擊者是來自於保守派團體,甚至是教會內的神職人員也不無可能。
教宗方濟各雖以開明態度聞名於世,屢屢引起保守派強烈不滿也是不爭的事實。對外,他是歐洲地區在敘利亞難民議題上,最為開放的重要領袖,除了多次呼籲各國接納他們,更拋磚引玉,親自收容了難民家庭。不過來自美國、有重要地位的保守派代表人士——樞機主教伯克(Cardinal Raymond Burke),就無法如此平和地看待這批穆斯林。伯克認為,基督徒對於穆斯林的真正企圖心都太過粗心大意,更不避諱地強調,從歷史上來看,「征服歐洲」始終是伊斯蘭的最終目標,接納難民絕對是個相當不明智的舉動。
教會內部事務上,方濟各帶來的新風氣在保守派眼中,更涉及竄改教義與歷史傳統的爭議。方濟各公開表示,基督徒應向許多人道歉,其中包括了曾受到歧視與壓迫的同性戀;對於離婚或再婚之人,更不應該保持過於嚴厲的態度,一眛地視之為罪人,而是在部分條件下,認可他們也能夠領取聖餐。面對教宗一次又一次的發言,樞機主教伯克與其他立場保守的神職人員,聯合寫信質疑他究竟想將教會帶到那個方向,但方濟各並未對此正面公開回應。
▎教會衝突:權力、保險套、馬爾他騎士團
因為教宗方濟各推行各種開明政策,導致教會內部的保守派一一出面挑戰;而他的態度也很果斷,以開除、撤職或解散等做法回應抗命行為,聖母無玷方濟各會的部分人員便曾受此對待,匿名海報的批評可說是其來有自。始終公開反對態度的樞機主教伯克,本來身兼教廷內高級職位,後來也被免除職務,改派為教廷在馬爾他騎士團的代表,遠離決策核心。教宗與保守派最近一次的激烈衝突,更是直接影響到馬爾他騎士團大教長的去留。
馬爾他騎士團的前身為十字軍時期成立的醫院騎士團,後來局勢轉變,一路從耶路撒冷往西撤退,先是落腳羅德島,在鄂圖曼帝國的攻略下又流落至馬爾他島,最後才在19世紀定居羅馬。馬爾他騎士團的法理身分相當特別,有自己的獨立議會與護照,其國際地位如同一個主權國家,另一方面,又是從屬於梵蒂岡的宗教團體,主要負責世界各地的人道救援行動。
教宗與馬爾他騎士團的爭執點在於,2016年底時,大教長費斯汀(Matthew Festing)在樞機主教伯克的支持下,強行開除了立場相對開放的總理薄思傑(Albrecht Freiherr von Boeselager)。因為薄思傑之前負責的事務中,也包括發送保險套給緬甸的性工作者,以免染上愛滋病並進一步擴散。天主教會素來不支持使用保險套,但方濟各卻認為在某些特殊條件下,例如避免遭受性病或保護生命安全,使用保險套並無不妥。保守派團體顯然不這麼想,依舊將薄思傑的作為視為離經叛道之舉。
方濟各得知薄思傑被免職後頗為不悅,趕緊派人前去調查,並命令馬爾他騎士團應當配合。在一開始,騎士團還以「此為內部事務」為由加以拒絕;幾天之後不敵教宗壓力,大教長決定「主動離任」,而薄思傑則是順利復職。此外,教宗還跳過樞機主教伯克,另外任命他人負責梵蒂岡派駐馬爾他騎士團的代表,預計一直到新大教長選出為止。隨著這些事情的暗潮洶湧,攻擊教宗的匿名海報悄悄地出現在羅馬街頭。
▎開明與保守的難題:教宗未來的挑戰
眼見與保守派之間的爭辯,已經演變成訴諸群眾的公開批評,教宗與教會也不得不出面表示立場。部分樞機主教在海報攻擊事件後不久,共同發表一封公開信,內容提到日後仍將繼續支持教宗,並謹守他的訓導權(magisterium)。大約同一時間,方濟各在一次公開演說中回應,當今天主教會需要施行一些改革,為此他仍會抵抗來自保守派的壓力,而且自己的內心世界依然保持平靜。
事件發生一個月後,方濟各另外說道,他相當能夠理解保守派的態度:
『
我當選教宗以來,從未失去過平安。我知道有人不喜歡
我的行事作風,但我諒解這一點,思考方式不計其數,
這既合情合理又符合人性,這是一份財富。
』
提到時常與之針鋒相對的樞機主教伯克,他強調從未視之為敵人,只是彼此在某些事情上的看法有所出入。至於那份大肆批評的海報,則會以幽默的心境面對。
從歷史來看,教會內部出於各種原因引發衝突屢見不鮮。早在15世紀末時,教宗亞歷山大六世(Alexander VI)就曾與數位樞機主教爭奪教宗之位,各派人馬心懷鬼胎,賄賂、聖職買賣的戲碼絡繹上演;在十幾年後,當年落敗的競爭者之一、成為後來的教宗朱利烏斯二世(Julius II),用盡全力量掃除亞歷山大六世留下的勢力。
朱利烏斯二世之後,隨著法國和西班牙的力量君臨義大利半島,派別之間的競爭更不時圍繞在這兩大強權的利益衝突上。此時的教宗更須仔細斟酌每一個決定,站錯位置相當容易引起其他人的不滿,輕則在教廷內部引起有損教宗權威的風波,重則對教會實質利益產生負面影響。一個和諧共處,乃至於聽命於教宗至高權威的統一教會,在許多時候更像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理想境界。
教會雖自詡為神聖的組織,內部還是不可免地充斥世俗氣息,為了不同理念、利益而生的競爭實屬常態。更何況就現實情況而言,教宗根本不可能憑藉一己之力管理所有事務,身邊必定圍繞一群政務人員,人多口雜往往也是引發糾紛的源頭;他們總是想要影響教會政策的方向,為自己效忠的國家或理想貢獻心力,更有不少歷史案例說明,教宗的推選有時反而是各派人馬彼此競爭、協商或妥協之後的結果。
許多影劇、電玩遊戲時常演出教會內的派別之爭,有時不免過於戲劇化,但確實有很多前例可供參考。事實上,就連這次的匿名海報攻擊手法,也都是再次借用以往攻擊教宗的老方法,其背後代表的,正是教會內部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派別之爭。
內部衝突的戲碼至今依然上演,重心則是圍繞在教會於現代世界的處世之道。身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傳統的跨國宗教組織,天主教會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扮演著保守派重要力量,這也就是為何現任教宗方濟各的存在能顯得如此特別。在他的帶領下,天主教會正在面臨許多變革,雖然往往也會添加許多條件、但書,又或著只是「嘗試性的討論」。但光是如此,就足以讓保守派感到驚恐,進而引發一波波衝突。
改革對方濟各而言不是放棄宗教信念,而是使之與現實環境,以及人性需求之間減少摩擦,以此更能適應現代生活型態。可以預見的是,天主教會在未來依舊會是世界上的主要保守勢力,不過在許多方面也會出現開放討論的空間。同時這也代表,海報事件絕對不會是方濟各與保守派的最後一次公開衝突,許多改革總是不可免地引來反對聲浪。方濟各想必也很清楚,如果要繼續懇請世人關注世界上的不幸,並以更開明的態度面對難題,如何處理與保守派勢力的關係,必定是要繼續面對的挑戰。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237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