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ee13014125 (HD2)》之銘言:
: 老實說台灣這種情況第四台業者跟民眾都有責任..
: 第一個是第四台不思進取,能躺著賺我為什麼要坐著賺? 能坐著賺我為什麼要站著賺?
: 在NCC沒有玩真的之前他的想法就是托! 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講第四台有點籠統,正確來說應該是台灣的頻道商跟地方有線業者都在拖,不想建設。
第四台是相對於舊三台(台視中視華視-全為無線台,現今多達1x台),
第四台都要有線才能看,因此產生了"有線業者"(各地經營)。
像三立等等頻道商就是第四台業者,而地方有線業者(像世新)是承攬頻道提供給用戶,
以上文寫的第四台業者其實主要指的是地方有線業者居多.....
要看到高畫質,有幾個要配合的,缺一就GG (只能遷就低畫質)
內容(取決頻道商) + 傳輸(取決地方有線業者) + 輸出(取決用戶電視)
外國頻道商早已進入高畫質時代,賣台灣高畫質頻道是理所當然 (看看MOD多少HD頻道)
至於台灣頻道商像三立、緯來等等,由於要採購新錄影設備、儲存設備等需要投資,
故都一直在拖 (政府有補助,許多節目都有打上領高畫質補助,但我們都沒享受到XD)
不過即使有部份節目有高畫質錄影了,但有線業者承受不起這些"寶貝",
因此只能看低畫質 (在MOD上有許多台劇、綜藝節目是高畫質,但礙於打壓都非同步播出)
在地方有線業者,由於數位化工程浩大所費不貲(要換布線、機上盒,還有出人力),
故當然就是能拖就拖,之前的躺著賺幹嘛自己花錢建設啦....
也衍生出地方有線業者串聯起來,禁止頻道商在MOD上架或提供最新內容,
故許多人說MOD上雖有HD,但沒一般主流收視頻道或內容老舊就是這原因。
有再好的管道,沒有好的內容還是失敗.....這樣的大戰下來對MOD、用戶都很傷。
ps.頻道商賣內容給地方有線業者時,是依戶數計費,且可以各別定價,
比方說三立授權賣 世新 十萬戶*n元 ,可以賣 大揚 二十萬戶*0.9n元
說mod沒內容沒頻道,當然中華電可以高價砸錢買,有錢是大爺嘛
MOD全台未滿150w用戶(基本頻道),其中有加錢買套餐的可能95萬好了,
豪氣點2倍價用95w*2n,看起來很威會成交。
但各地有線業者怕同樣內容的話就完蛋了,單打又拼不過中華電這好野人,
於是全台串連,大約有500w,各地也不用多出錢,就威脅頻道商禁止在mod上架或同步
當然結果就是成功了,像緯來三立等等都沒上MOD或內容老舊(但三立有高畫質)
不過吃虧的想一想還是在用戶身上,想看的只有低畫質,想高畫質又沒內容....
ps2.這招就像之前的旺中事件一樣,獨大掌握了通路就能控制內容,
而且當時想併購中嘉有線電視,在北高等大都市都有用戶,超過100w(全台500w而已)
早在有線業者與mod戰爭中就足以証明獨大是非常有效果的 (旺中還不用靠串連)
至於輸出設備-電視就不用說了,台灣是主要生產高畫質電視的國家之一
卻在自己國家沒有普遍的高畫質內容及傳輸管路(先前只有MOD),
這點真的很可悲.....
: 第二個是台灣人的觀念,『電視嘛!有的看就好了』大多數人根本不在意畫質,而且覺得500
: 元能看這麼多台很划算,但殊不知有些台你可能一年看不到5次..
台灣人的觀念除了這樣,想花一個錢就通通包,管他用不用的到。
另外還有就是"分接",很多人家中電視也都三四台,傳統只要牽一線進來,
自己弄線跟分接頭,就可以讓這些電視都能看到節目了。
等到數位時代後,變成一電視配一機上盒,多申請機上盒還要多付月租費,
許多用戶都會覺得不爽不願數位化 (反正看電視只是打發時間,畫質才不管勒)
這也是造成推行不易的因素之一。
: 這兩個因素導致了台灣電視數位化的絆腳石..
: 所以我很看好NCC這次的政策
NCC本身也是絆腳石....(不只數位化,還有一堆有的沒的政策都是,近期就3G轉4G)
以前由交通部主導強制去做不就好了,換到現在還有科技部可以執行啊,
這個NCC反而是給人一種扯後腿的感覺,甚至只是為了酬庸、空降用的單位~~~
: 我在2008年北京奧運的時候為了看高畫質的棒球裝了MOD
: 現在第四台的標準畫質(480i)連看都不想看..
我也是MOD高畫質看慣了,回老家看有線電視的SD實在是不堪入目啊
網路隨便看影片也都畫質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