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標題回個文
其實只是想要針對鐵路高架化這件事情說說我的想法以及回應一下be大
之前有幸去參加市政府在文化中心辦的有關高架化的說明會
那天去了才發現參加的都是火車站附近的地主或是里長
平均年齡大概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
聽他們在那邊讚聲,我覺得原來這200多億的錢是要進到他們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口袋
所以我反對鐵路高架化
因為我認為鐵路高架化並不能解決目前嘉義市的困境
如果問大家,你認為目前嘉義市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可能會有空氣汙染、人口老化、缺少好的就業機會
但是鐵路問題,可能不是擺在前面的順位
今天市政府告訴我們,因為鐵路的關係,導致了嘉義市東西區的分裂
所以我們要用鐵路高架化來進行縫合
可是說真的,我真的不覺得東西區哪裡分裂了
如果市政府覺得西區發展不好,那當初防老園區的選址,幹嘛不選在鐵路另一邊的西區
反而要選在湖仔內(這可是跟目前很"發展"的東區是同一邊)
如果認為防老園區可以帶動發展,那缺少發展的鐵路另一邊不就是需要這個
所以鐵路高架化的問題真的是要解決東西區發展不平衡嗎?
板上的be大也提到了很多有關鐵路東西區聯絡道不足、老化
我也提到了與其花200多億去做鐵路高架化,那為什麼不針對老化的陸橋,
地下道進行重建,我想重建的費用應該會比原本的費用低吧
至於be大說的交通黑暗期,鐵路高架化的時候難道不會產生交通黑暗期嗎?
更不用說鐵路高架化的黑暗期可能是10年
再來,從交通部改建工程局的網站
http://www.rrb.gov.tw/04100.aspx?id=7&lan=ch
預期效益的第二點
消除鐵路沿線7處平交道,改善平交道等所造成之交通問題
改成鐵路高架以後,原本平交道的路段就不會有人從下面騎車經過了嗎?
那請問是馬路上發生車禍的機會大,還是平交道產生的意外多?
這樣真的有改善了平交道產生的交通問題??
我記得be大也有提過,目前西區要去東區上班很麻煩
因為聯絡道少,每次上陸橋都要等
那如果政府可以多安排公車,接送由西區到東區上班的人或者到民雄工業區上班
10分鐘一班不夠,那5分鐘一班可以嗎?
這樣在有公車可以進行輸送的狀況下,大家有沒有可能增加搭公車的意願呢?
這樣購置新的車,聘請司機,補貼票價,這樣的政策,會不會比鐵路高架化好呢?
昨天去參加了座談會,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的張勝雄老師提到了運輸基本專業ABC
A就是alternatives(替代方案)
B就是benifit(效益)
C就是cost(成本)
當我們這個方案產生的效益大於成本,那我們就要進行
而嘉義市的鐵路高架化讓我感覺,市政府根本沒有提出所謂的替代方案
他永遠就只有一套方案,市民根本沒得選擇,強迫中獎
那這樣不禁讓人懷疑,這個鐵路高架化計畫真的是為了促進嘉義市的發展
還是只是為了下一屆的選舉進行的政策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