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維基百科搜索台灣地震史,以北緯23.4、東經120.5上下0.3為界線
列出雲嘉南一帶近300年、規模達6.0以上的地震資料共19筆如下表所示:
日期 緯度 經度 地震規模 災害情形
1720年10月31日 北23.4 東120.5 ~6.0 死者甚多
1736年01月30日 北23.1 東120.3 ~6.0 372人死,698棟房屋倒塌
1776年12月11日 死者甚多
1792年08月09日 北23.6 東120.5 ~7.1 617人死,24621棟房屋倒塌
1839年06月27日 北23.4 東120.4 ~6.5 117人死,7515棟房屋倒塌
1862年06月07日 北23.2 東120.4 ~6.5 1700人↑死,8735棟↑房屋倒塌
1904年04月24日 北23.5 東120.3 6.1 3人死,66棟房屋全毀
1904年11月06日 北23.5 東120.3 6.1 145人死,661棟房屋全毀
1906年03月17日 北23.6 東120.5 7.1 1258人死,6769棟房屋全毀
1906年04月14日 北23.4 東120.4 6.6 15人死,1794棟房屋全毀
1927年08月25日 北23.3 東120.3 6.5 11人死,214棟房屋全毀
1930年12月08日 北23.3 東120.4 6.1 4人死,49棟房屋全毀
1941年12月17日 北23.4 東120.5 7.1 360死,4520棟房屋全毀
1946年12月05日 北23.1 東120.3 6.1 74人死,1954棟房屋全毀
1964年01月18日 北23.2 東120.6 6.3 106人死,10924棟房屋全毀
1998年07月17日 北23.5 東120.66 6.2 5人死,18棟房屋全毀
1999年10月22日 北23.52 東120.42 6.4 230人傷,7棟房屋全毀
1999年10月22日 北23.53 東120.43 6.0
芮氏規模的能量釋放每相差1,約差31.6倍;每相差0.1,約差√2倍
規模5.0約相當於480噸TNT
規模6.0約相當於15000噸TNT
將規模6.0的能量釋放設為15,則6.1約21.2,6.2約30 ,6.3約42.4,
6.4約60 ,6.5約84.8,6.6約120
1792年發生大震後,將之後四次能量釋放相加=84.8+84.8+21.2+21.2=212kt(TNT)
1906年發生大震後,將之後三次能量釋放相加=120+84.8+21.2=226kt(TNT)
1941年發生大震後,將之後五次能量釋放相加=21.2+42.4+30+60+15=168.6kt(TNT)
若地震是週期性的能量釋放過程,那大概每隔220ktTNT就會來一波大的
距離220ktTNT還有51ktTNT的距離,相當於兩次6.2,或一次6.4
當1792年發生大震後,整整100年沒發生大震,之後1904年發生兩次規模6.1地震達標,
僅隔兩年1906年就發生規模7.1的大震,接下來像趕進度似的,不到25年,就達到226kt,
這次用時11年到1941年才再度大震,現在距離1941年也過去82個年頭了,若之後發生
規模6以上的地震,可能不到5年就有機會發生規模7以上的地震,願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