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年度"基腐劇"《偽裝者》導演:耽美和CP

作者: churryrain (夜空中最亮的星)   2015-09-25 14:51:34
新聞來源:http://ent.163.com/15/0924/15/B49PN9A900034R76.html
年度"基腐劇"《偽裝者》導演:耽美和CP,我不懂

“不要指望有能力的人態度好”,這是熱播劇《偽裝者》王天風的一句臺詞,因其篤定和
自 信被網友廣為傳播,而這句話也被一些業內人用以形容其導演李雪。《偽裝者》被稱
為2015年第一部“基腐大劇”。最初聽到人這麼形容《偽裝者》,李雪並不 認同,“關於
耽美和CP,我不懂。”(文/梅子笑)
“不要指望有能力的人態度好”,這是熱播劇《偽裝者》王天風的一句臺詞,因其篤定和
自信被網友廣為傳播,而這句話也被一些業內人用以形容其導演李雪。
李雪進入影視行業已經有18年的時間。從攝影助理、副攝影、掌機、攝影師、攝影指導、
執行導演、分組導演一步步做起,《偽裝者》是他的第一部完全獨 立執導的作品。原本
是哥們兒兼製作人的侯鴻亮希望用個小成本、商業劇讓他在單飛後安全落地,卻未曾想,
《偽裝者》成了2015年的一部現象級大劇。
《偽裝者》是一部家庭諜戰劇,卻因為網友自行把劇中的眾多男女角色配對兒創造出大量
衍生視頻,被貼上“基腐大劇”的標籤。生於70年代前期的他,自 稱是看著《喋血雙雄
》、《英雄本色》、《縱橫四海》那樣的港產片長大,對於兄弟情有著強烈的認知,因而
最初聽聞網友的這種看法,李雪頗有些不解,隨後頗費 心地思考和尋找這種“誤讀”的
原因。在他看來,當下這一代的觀眾,可能都是獨生子女,是一個人長大,不大瞭解“兄
弟情”。
雖然《偽裝者》引發大眾狂歡式的解讀,李雪卻對其有著清醒的認識,這部劇更像是個故
事,並不是真正的歷史,很多情節還是存在漏洞的。
雖然有情節漏洞,但觀眾仍然看的不亦樂乎,癡迷不已,這源于大量飽含情感、生動而豐
富的細節做了彌補工作。在李雪看來,講故事給觀眾,情趣很重要。電腦裡,許多文檔都
是他對劇本的修改,還有每天的工作日志。人物、細節、情趣、邏輯,在他看來很重要。
談《偽裝者》:它不是真正的歷史,可以說是個演繹的故事,而把故事講得有情趣很重要

→都是講故事給觀眾,情趣很重要。說過分點,你把這個戲裡面所有家庭的細節、那些
好玩的、鬧的全都摘掉了以後,那幾個人很可能就缺少了生氣。

→明鏡、明樓、明台、阿誠、於曼麗、桂姨……每個人的經歷都很奇情。它不是按照生活
的邏輯在推進,是靠著強情節和戲劇性在推進,這不是一個調性的諜戰劇。
《偽裝者》在熱播的同時,也有不少爭議認為邏輯漏洞太大。有人表示,應該“全民狂歡
,冷靜跪舔”。作為導演的李雪,對於《偽裝者》也有清醒的認識。 他喜歡《懸崖》這
種高級的諜戰劇,在他看來,《偽裝者》更像是個故事,而不是真實的歷史,它綜合了那
個年代許多的人物形象和創作者對他們的理解。
雖然有情節漏洞,但觀眾仍然看的不亦樂乎,癡迷不已,這源于大量飽含情感、生動而豐
富的細節做了彌補工作。在李雪看來,講故事給觀眾,情趣很重要。電腦裡,許多文檔都
是他對劇本的修改、每天的工作日志。人物、細節、情趣、邏輯,在他看來很重要。
網易娛樂:大家反映《偽裝者》跟你們既往的風格不太一樣。為什麼選擇以這個項目開始
獨立執導?
李雪:侯鴻亮跟我說,做個低成本的專案,讓我離開孔導後平安降落,找一個相對市場化
一點的題材,沒有什麼大的風險,拍個諜戰戲比較好。然後給我看了劇本,我覺得劇本雖
然有些問題,但是基礎的架構還是有可做的東西,就開始做了。
網易娛樂:其實《偽裝者》有特別多邏輯不通的地方。我回頭去看了原小說,發現拍攝的
成片非常的濃情。從小說到劇本你做過一些工作吧?
李雪:小說家與劇作家是兩個不同的職業,小說和拍攝劇本的功能性也是有很大差距。編
劇提供的劇本,人物設定和基礎架構可以,但是編劇不瞭解 拍攝,會設定很多無法實現
的內容,把無法實現的、不適合拍攝的內容刪掉之後,需要補充一些內容進去。所以後來
在這個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因為我熟悉拍攝的景 地和現場實施的難易程度,在做導演拍
攝臺本的時候更多的是做了這個工作。
網易娛樂:主要是修改什麼呢?
李雪:簡單講,是把邏輯不通的地方弄順暢了,增加更多可表現的細節,把人物的一些行
為脈絡弄通,性格化更強烈,再就是把表達方式變得有情 趣。做臺本的時候沒有現場,
沒有演員,所以必須腦子加速到5000轉,讓自己進到場景裡面,知道靳東這會兒在說什麼
,敏濤這會兒該說什麼,在一個什麼場合 裡,應該做什麼動作,精確到每一點,這句話
合適不合適,不合適的話怎麼改,這場的結尾達到了這個節奏,那下一場怎麼接……腦子
就像發動機一樣的,飛轉起來 才能夠進入狀態。
網易娛樂:所以其實現場以及演員的表現,都在你的心裡呢。我來總結下,是加情趣、立
人物、通邏輯、補細節。情趣很好玩,因為很多人都說情懷、情調、情緒,沒人說情趣呢

李雪:差不多是這樣,都是講故事給觀眾,情趣很重要。說過分點,你把這個戲裡面所有
家庭的細節、那些好玩的、鬧的全都摘掉了以後,那幾個人 很可能就缺少了生氣。他們
釋放出角色的傳統氣質後,又加入逗趣、撒嬌、玩鬧、互相挖坑的內容以後,人物才有了
側面,才能立體,有趣。我真的不喜歡到哪兒都 端著,裝大尾巴狼。這部戲裡也有這些
東西,但我想用有趣的東西把節奏給跳脫開,形成一個歡快的、歡跳的節奏。比如王凱和
靳東,他倆在戲其實挺正的,但是對 話中的小包袱、小逗趣,會讓觀眾覺得不累。你又
不是領導聽下屬做報告,大家都是活人嘛,活人跟活人交流,還是要有點交流感,還是要
有趣。就像明樓第一次在 辦公室接見汪曼春和梁仲春,那場戲的動作本質就是教訓,要
給明樓立威風,但是怎樣在其中找出點有意思的東西來呢?就是梁仲春的那個不服?不服
憋著。兩個人 的眼神,在那會兒要有交流,現在的網友說叫互動。嗯?你再瞪眼?瞪?
弄死你。就這種東西,一定要讓演員活起來,來個小火花,小情趣,造成一個情緒上的小
高 潮,把觀眾刺激一下,如果讓觀眾平平的跟著臺詞走,可能就乏味了。其實你說那場
戲就那麼站著,臉對著臉說臺詞,行不行?也可以,不過我覺得現在的狀態才有 意思。
網易娛樂:也聽其他朋友說過,在研究戲的時候跟在發高燒一樣……但是這樣真的會好累
李雪:如果不在開機前把那個導演臺本搞出來的話,一月份開機,那麼冷的天,好幾十個
人到現場,凍的嘶嘶哈哈的在那看著你跟演員討論劇本嗎? 那是一個多麼恐怖的局面?
那樣大家工作的熱情和對你的信心就完全就沒有了。所以說我一定要在開機前,我要讓我
的職員、演員都拿到全劇本,如果某場戲我覺得 改不動、沒有好主意了,會在劇本上標
注“待改”……不多,大概有十場戲左右的樣子。但是我至少讓大家看到了頭和尾,中間
可能有的地方有BUG,但是我至少 能讓大家心裡有底,知道我這個角色最後是個啥樣。
網易娛樂:中間過程會很糾結吧。
李雪:對,有時候調劇本久了,就拿棒球棍出去對著樹咣咣咣,一通亂打。我們還有個胖
胖的副導演,他坐我旁邊,我實在想不出好主意了,急了, 也會咣咣打他一頓,發洩一
下,就是那個演林參謀的王大宏。這樣一直改到開機前兩三天,在那看汪曼春試妝,看著
看著,突然就開始不舒服了,呼吸道像一根棍子 捅在這兒,我就慢慢坐到沙發上。他們
還在說說說,我說你們先出去吧,我不舒服,他們嘩全跑了。然後一會兒把製片主任叫來
把我送到醫院。檢查完其實沒事兒, 可能就是太累了,壓力大吧。
網易娛樂:但是網友還是抱怨,《偽裝者》的邏輯很不順暢。就是因為它很多活的細節,
這個戲才活起來了。
李雪:這戲是無法跟《懸崖》那樣的戲比較的,我是真喜歡《懸崖》,從頭到尾的認真看
過,真的是好,高級呀,人家那戲,拿出一場是一場,嚴謹 啊。我一直跟侯鴻亮說,《
偽裝者》這個戲是個故事,它並不是真實的歷史。你看,裡面奇情身世經歷的有幾個?明
鏡、明樓、明台、阿誠、於曼麗、桂姨……每個 人的經歷都很奇情。它不是按照生活的
邏輯在推進,是靠著強情節和戲劇性在推進,這不是一個調性的諜戰劇。對我而言,拍出
來,順利的播出,就是我的最大願 望。
網易娛樂:因為《偽裝者》與《琅琊榜》播出時候有比較大的時間是重疊的。但是看兩部
片子會發現,《偽裝者》的鏡頭是飽含情感的,但《琅琊榜》很克制。馬上要播出的《他
來了,請閉眼》,張開宙導演就很文藝。
李雪:我是一個挺能釋放的人,就是我高興了,我一定要笑出來,我不開心了一定要掛在
臉上。在現場,我只要從監視器前一站起來,大家就知道, 導演瘋了(笑),或者導演
開心了。我很表面化,很難克制。《偽裝者》我把劇本從頭到尾搞了一遍,想釋放的地方
一定要讓它釋放出來,文字時候我已經有過這種 預設了,拍攝的時候大部分的情感戲又
都是我拍,所以情感表達比較充分。《琅琊榜》呢,文本上說它並不是特別關注這種情感
,其次人物也沒有情感釋放的這種可 能。梅長蘇一直隱藏自己的身份,他是無法完全釋
放的;像他對蒙摯、飛流還好一點,但是對霓凰這樣的女性角色,因為他的經歷和身體原
因,所以都是處在發乎 情、止乎禮的狀態,又是古裝的作品,人物表達上比年代劇還是
要有克制的。
網易娛樂:《琅琊榜》在小說分類上可以說是輕耽美向的重生文。從劇作來說,我覺得結
構是有些問題的,所有的故事都是劫後餘生的梅長蘇的沙盤推演,所以戲劇的壓力不足。
李雪:我不看網路小說,可能小說和劇作還是有差別吧。我還是那句話,盡心認真的做一
部作品,我們把我們能傾注的,能釋放的,儘量的去釋放, 不丟我們的氣質,審美別丟
,職業的素質也保持著就可以了。有人說《偽裝者》耍得太狠,而《琅琊榜》節奏慢了…
…但我想說的是他們的氣質是截然不同的,《琅 琊榜》不是《偽裝者》,它有自己獨特
的節奏,不是像《偽裝者》那樣的速度感,而是一種發自內裡的,推動你情感慢慢跟隨的
力量,到最後一樣會讓你欲罷不能。 我們在創作中也會根據每個作品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它應有的風格樣式,真把這兩個戲的拍法換過來就會是個災難。再說,拿著一種拍法拍所
有的劇就成了偷懶,不思 進取了,對吧?《偽裝者》一集戲裡面上千個鏡頭,普通的一
集戲六百到八百多是正常,因為我就是想要節奏輕快,變化大,要讓觀眾在不同的節奏裡
有躍動的感覺。
談演員:胡歌為人、能力、態度都很好 看重程錦雲身上的羞澀氣質

→我要一個克制有度的程錦雲,因為現在很多女孩是忘了羞澀是什麼意思,而這個特點也
是我理解的程錦雲在面對明台時應有的心態。

→演慣了古裝和現代偶像劇裡蹦蹦跳跳,說詞不走心,走心沒節奏,動了就不能說詞,說
了詞就不能動那種女演員,我是很頭疼,我也不想跟那種演員合作。
《偽裝者》與《琅琊榜》先後播出,其中大量演員重疊,以至於不少觀眾有“穿越”之感
。實際上,《偽裝者》是在《琅琊榜》之後拍攝,導演與演員之間經過一部戲的培養,已
經非常熟悉和默契,這表現在成片上,便是明家的家常生活很放鬆、很自然、很活泛。
對於小弟明台胡歌,李雪讚不絕口,認為他能夠走到這一步,為人、能力、態度都很重要
。對於觀眾都頗多負面意見的女主演,李雪則認為責任都在自己身上。程錦雲身上的羞澀
感和溫和氣質是自己劇中想要的,於曼麗的小家碧玉感覺也是自己想要的。
網易娛樂:感覺《偽裝者》裡面,演員的表演都好活泛。
李雪:因為我會提示演員,這個點別那麼演,你給我一個這個,不夠?那再多來點。我是
個挺苛求的人,經常會給演員提這種要求,演不出來?演不出來再演,再演,一條一條的
演。也可能是學表演的,自己有點小願望吧,自己沒完成的都寄託在他們身上了。
網易娛樂:所以花絮裡明台挨打的那場戲,說你們都試了七八次。
李雪:對,拍了很多條,老胡很辛苦的。那條凳子我先趴上去試了試,他又趴上去試了試
(笑)打他,本來說是要給他墊東西,他說不能墊,能看出來。掰扯了半天想給他墊,他
不讓墊,然後基本上就是空著打的。然後靳東說,我別給他打壞了,胡歌趴那兒說沒事兒
,打吧,沒關係。
網易娛樂:胡歌是個很捨得為戲付出的演員。
李雪:他能走到這一步,為人很重要、能力很重要、態度很重要,他真的都做到了,所以
能到現在是有道理的。你想,以他的身份和江湖地位,跟我 們一起合作,包括第一次《
琅琊榜》,態度都非常好。我以前沒看過他的任何戲,只是知道他是個明星,合作起來發
現他特別的乖,而且認真,給自己壓力巨大。我 第一次拍古裝戲,給自己壓力也巨大,
我們倆就對著壓了三天,悶了三天,現場就憋著拍啊拍的,也不怎麼會融洽的交流,最後
他到我房間去我們倆聊了一會,這樣 就互相有個釋放和溝通。雖然我們倆那次叨嘮半天
基本上沒啥實質性的內容,但相互之間有個釋放和信任,這樣後面拍戲就順利多了。現在
好了,現在我們倆天天胡 說八道的。
網易娛樂:現在很多粉絲迷靳東啊。你怎麼看他?
李雪:靳東很有能力,以前沒有這麼完整地給大家釋放過,可能是有些角色給他的空間不
是那麼大,或者劇本對他不是那麼有光彩吧。《偽裝者》的 文戲、武戲可能都比較適合
他。希望他以後也能走很全面的路,既能上又能下,既端得起來沉得住氣,又能夠跌得下
份,那是一個演員好玩的地方。就像和王凱、劉 敏濤在家裡,那種溫暖的幽默挺好玩兒
的。
網易娛樂:《偽裝者》大家共識是女主角不好。但聽來的消息是你對女演員還是很滿意的

李雪:公道的講,所有對這個演員的批評或是不滿,歸根到底都是我的問題,跟演員是沒
有關係的,我總是說劇組責權利是明確的,角色沒有被觀眾 認可僅僅是演員的責任嗎?
拍過戲的人都知道,不能這麼說。因為她只能盡她作為演員的職責,而她的職責一定是要
經過我的認可才可以通過的。說狠一點,如果這 個演員演了三五場戲,我覺得選錯了,
也一定會換掉她的,這對我來說不難,也承擔得起換她的成本,那幹嗎不換呢?因為她是
讓我滿意的。所以說大家對女演員的 不滿,其實更多的,甚至說全部都應該是我的責任
。現在我來看是有劇作結構的問題,有導演把握的問題,有導演對受傷以後她的戲份的處
理的問題,幾乎說到最後 那一點點的原因,才能歸結到演員自身的表演能力上,只有那
一點點是她需要承擔的,而前面這些都不需要讓她來承擔,都是我們的責任。再怎麼說,
也是我對這個 角色的理解和設計,沒有被觀眾認可,這是我創作上的問題。還有一個原
因是她受傷了,有些戲和鏡頭拍的不盡如人意。
網易娛樂:當時為什麼選擇與胡歌對戲的兩個女演員呢?
李雪:我平心而論,一個作品,它不僅有文藝的屬性,藝術的屬性,還有商業的屬性。這
兩個演員在她們的表演能力上來講,貢獻出了她們所能貢獻 給我最好的表演。我也從經
濟、時間、檔期的考慮定了她們,現在如果讓我去選的話,可能還是會選她們。王樂君是
我跟侯鴻亮去參加國劇盛典時候碰到的,我覺得 她的氣質符合我心目中的程錦雲,也距
離開機沒幾天了,後來看過她的視頻資料,見面談了一次就定了下來。我不想要一個特別
張揚的程錦雲,希望她比較內斂,比 較溫和。你可以看這戲裡面四個女角色,大姐霸氣
,汪曼春狠毒,於曼麗極端,是三個極端氣質的那樣的角色,程錦雲你想再來一個啥樣兒
的?角色要有差別的,不 可能人人來了以後都要演個飛揚的性格。所以我對王樂君說,
你給我演出一個中國女人的羞澀來,我要一個克制有度的程錦雲,因為現在很多女孩是忘
了羞澀是什麼 意思,而這個特點也是我理解的程錦雲在面對明台時應有的心態。
網易娛樂:直男的心態。
李雪:我不知道直男什麼意思。我們初中、高中甚至到大學以後很多女孩是會害羞的,有
羞澀感的,這是中國傳統美裡面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女 人很有魅力的一個方面。廣
場上的那場戲,除夕之夜在馬路上夜談的戲,我認為程錦雲這個角色應該是走到明台心裡
去了……這也是我理解的為什麼打動明台的是程 錦雲而不是於曼麗。
網易娛樂:她看上去比胡歌大。
李雪:實際上她比胡歌小。我選她另一個原因是,很多女演員現在表演能力我不認同。演
慣了古裝和現代偶像劇裡蹦蹦跳跳,說詞不走心,走心沒節 奏,動了就不能說詞,說了
詞就不能動那種女演員,我是很頭疼,我也不想跟那種演員合作。所以,既要考慮價錢,
又要考慮檔期,還要考慮年齡,考慮表演能力, 考慮形象,大眾認可度、名氣,綜合起
來,幾乎就是到了那個時段,誰恰好符合了當時的一切條件就是誰了,說不好聽的,我想
請劉詩詩,劉亦菲,可能嗎?這都不現實。
網易娛樂:如果劉詩詩可能就完美了……現在導致大家一看到女主就想快進。
李雪:嗯,這個屬於我第一部戲被大家不認同的一個段落,或者說我創作上的一個缺陷吧
網易娛樂:于曼麗前期感覺比較分裂,不太粘戲。
李雪:于曼麗是我想像中的另一類中國女性,靜如處子、動若脫兔。動作戲時候俐落乾脆
,但繡花時候就顯得這個人很柔弱很平靜。談戀愛時候,就是小家碧玉與先生。
網易娛樂:王凱呢?感覺羞澀感他有,還有那種緊繃的感覺。
李雪:他是很挺括的,就是像你們說的,“那種純潔的禁欲的氣質”。
談“基腐”:關於耽美、CP我不懂 我們那個的年代這種感情很正常

→關於耽美和CP,我也不懂,但是這種兄弟感情在我們這個年代的人來看,是很正常的
,我從小跟我哥就是這麼掐大的。

→回家我也問我媽,你看《偽裝者》是不是有咱們家的影子?我可是照著咱們家吵吵鬧鬧
拍的,好玩吧?我媽說看出來了。                  
因為劇中提供了若干個優質男人,且在劇中有頗多充滿萌感的互動,《偽裝者》開播之初
便被網友各種YY和演繹,自行把劇中的眾多男女角色配對,創造出大量衍生視頻。以至於
,《偽裝者》被稱為2015年第一部“基腐大劇”。
最初聽到人這麼形容《偽裝者》,李雪並不認同。作為最後一代非獨生子女,他認為劇中
的兄弟情、師生情在自己的生活中,很容易理解。但新一代的觀眾,沒有同輩親人的概念
,按照自己的概念來理解,“關於耽美和CP,我不懂。”
網易娛樂:聽說你學過表演,感覺影視作品的各個工種,你都特別熟悉。
李雪:我大學四年學的是表演,畢業以後就進了山東影視中心,應聘做攝影。第一個劇組
就很幸運的遇上了張智勝導演和孔笙老師,他們是我的啟蒙 老師,帶了我好多年,從攝
影助理、副攝影、掌機、攝影師、攝影指導做到攝影指導兼執行導演,後來做分組導演。
從《溫州一家人》開始給孔導做分組導演,他拍 A組我拍B組,《溫州一家人》第一次,
《北平無戰事》第二次,《琅琊榜》第三次,我們倆在一起拼了三部,然後再第四部就是
我獨立了,老師幫著踢了三腳,然 後到第四個就你自己玩吧。
網易娛樂:你這還真是每一個階段都沒跳躍過。
李雪:其實現在反過來看,孔哥給我的職業規劃還是很清楚的,他是個很開放的人,很能
接受別人的意見。他帶著我做執行導演,也並沒有專門說你 要去做執行導演,現在看來
因為我跟他已經太熟了,他把我放到他的B組,就賦予了我很多在現場說話的權力,可以
在現場行使一部分導演的功能和職責,比如說給 B組導演出一些主意,告訴演員這段戲的
狀態,包括演員表演時的走位,我認為是怎麼樣的,大家可以一起商量。而且那些B組導
演也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們都想著 互相扶持著把孔導的B組能拍得更好一些,他們也不會
介意說我在現場多說一句,少說一句,所以也是給我後來做導演打了很多基礎。2008年拍
《生死線》時 候,我在B組一方面負責攝影師的工作,一方面負責各部門工作中的年代感
是否準確,還有戰爭氣氛的表達,一些細節的考據,可能是從那會兒就開始比較多接觸導
演工作了。
網易娛樂:《偽裝者》現在被大家認為是2015年的“基腐大劇”……我知道你很不感興趣
這種說法,表達下我從腐女那裡得到的觀點。她們認為 現在很多男女之間的感情格局小
,大多數男人聰明女人傻白甜,但是男人和男人之間、雙商匹配的人之間火花四濺很有看
頭……雖然你們拍的是正兒八經的兄弟情, 但對觀眾來說,自己會發酵會YY……
李雪:我沒有去看那些剪輯的視頻,網路小說也沒看過,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出現?
我的一個推測或者是思考吧,是不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們沒有 了兄弟姐妹的概念,他們就
會按照自己的概念來理解這些劇中的人物關係呢?關於耽美和CP,我也不懂,但是這種兄
弟感情在我們這個年代的人來看,是很正常 的,我從小跟我哥就是這麼掐大的,不是說
我獨創的,或者我瞎編的。我想很多我的同齡人都知道,我們那個年代就是這樣過來的,
我只不過把那些生活經歷拿過 來,放到劇裡面去,恰如其分的灑在各個角落了。就那句
“我拆了你書房!”“我打斷你腿!”就是我們那會兄弟姐妹之間鬥嘴鬥來鬥去嘛,他能
真拆嗎?能真打 嗎?打不了。
網易娛樂:知道你本身不感興趣男男CP,但現在卻是是一種現象或者說審美趣味。在B站
,它被玩得最嗨。有沒有很惱怒?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李雪:怎麼會惱怒?不會的。電視劇有他的商品屬性,戲播出了就是給大家欣賞和檢驗的
,是要交給觀眾的,就像大米賣出去了,難道只允許人家做 米飯嗎,人家喜歡熬粥或者
碾碎了做米線不行嗎?沒有這個道理。作品拍出來,我只能傳達我作為創作者所想傳達的
,剩下的就交給觀眾了,他們看也好、鬧也好、 玩也好,這都是我們不應該介意的。可
能是我們那個年代,看得都是《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港劇和港
片中,兄弟之間又輕鬆又骨肉相連的 情感,非常常見。江湖義、兄弟情、父母恩,這些
情感對我們來說是共同意識,這些也灌注到了《偽裝者》裡面,所以裡面的打戲、情感戲
,有些港劇的影子。但是 現在這些年輕的觀眾,可能沒有兄弟姐妹,也不是我們成長的
那種環境,所以並不太能夠理解這種兄弟手足之間情義重於生命的感情,他們有自己的讀
解角度吧,這很正常。
網易娛樂:你會容易受到互聯網或者其他人的影響嗎?
李雪:互聯網的許多說法不會影響到我,我上網就是看新聞查資料,看美劇,看一些劇評
影評,用微博看看播出後大家的反響,我想互聯網對我來 說:工具的功能可能大於娛樂
的功能。至於很多新鮮詞,新鮮概念我不太關注,我身邊有許多年輕的合作者,他們會選
擇性的給我普及,我也會選擇性的接受,不感 興趣的就告訴他們不用說了。
網易娛樂:網友說,看明家兄弟日常一百集不會感覺厭倦,就是大家說的“發糖”的情節
。就跟現在微博上流行的那種日常漫畫一樣,很喜歡生活中的小細節。明家的日常有你們
家生活的影子嗎?
李雪:我每次看到電視劇有家庭的段落或有家庭的電影時候,還是挺關注的。當時拍《北
平無戰事》和《琅琊榜》時候,我就說我想拍家長里短的 戲,還被他們說不可能,因為
我看起來不是個很懂家庭的人。我有個哥哥,父親是軍人,母親是個工人,他們沒有太多
的時間管我們,都是扔到托兒所或者扔到學校 裡,我們兄弟六七歲、七八歲就開始自己
做飯,兩個人一起打打鬧鬧、哭哭笑笑長大的。回家我也問我媽,你看《偽裝者》是不是
有咱們家的影子?我可是照著咱們 家吵吵鬧鬧拍的,好玩吧?我媽說看出來了。
網易娛樂:這個戲裡面有很多你們家的影子嗎?
李雪:有。比如大姐就是我媽媽嘛。但其實她的寵愛少,寵愛是我的理想,家裡的條件沒
有那麼好,她寵你能寵到哪兒去呢?山東人的媽媽尤其很嚴 厲,她的管教很嚴,管束的
你很狠,事無巨細的又都想你按照她的思路來走,當你長大了她也管不了了,你接觸的面
比她越來越多了,她才開始放手。小時候她是希 望你按部就班的,把你護在身邊,但是
等你長大了,她又發現她不得不放手的時候,還是很傷心的,我越來越能體會到了。
網易娛樂:其實《偽裝者》中最有意思的也是明家的日常。現在這種劇實在太稀缺了。
李雪:《父母愛情》就是一個高度,當時孔哥拍《父母愛情》之前,他覺得劇本不是那麼
的像軍旅題材,都是家長里短,就覺得這個方向好像不對。 然後我跟侯鴻亮去勸,我說
孔哥,這個劇是最好的家庭劇劇本,不是一提軍人就是訓練啊,戰場啊,你能拍一個讓一
家老小坐在那跟著看,跟著笑的劇,一個就看一 家人掐來掐去,鬧來鬧去過一輩子的戲
,那也是一個成功。後來他拍了三天,說哎呀太好玩兒了,這個戲太好玩兒了。拍完了他
很欣慰的說是拍給他爸爸媽媽的戲。 還有當年央視播《愛情是什麼》,我每天中午不管
在外面幹什麼都要跑回家去跟我媽一起坐那看,你說那不是好東西嗎,不是好劇嗎?一樣
很棒。真的鑽進生活裡面 去了,觀眾一定會跟你一樣有感觸的。
網易娛樂:你自己最喜歡哪場戲?
李雪:我挺喜歡大哥跟大姐彙報打了明台的戲。明樓:“哎呀,明台也不容易……他也挺
傷心的……同學們都罵他……他也不敢回來跟你說……我已 經打了他了……沒給他飯吃
……有點發燒了……”明鏡:“你為什麼打他了?我讓你打他了嗎?你還不給他飯吃,你
是法西斯啊?!我讓你管他,沒讓你把他弄病 了,你從來就沒個輕重”。這種既完成情
節又帶有反轉性質的戲我很喜歡,而且人物身份和關係的反差出來了。老小在外面要服從
大哥,回到家來他就是老大,老大 就反過來,老大變老小。明樓在外面端的跟個白蓮花
似的,裝大尾巴狼,回到家立刻被打到穀底,把身上的外殼全敲掉,那才有意思,觀眾也
會被這種反差愉悅到。 情感戲我最喜歡的是香港大街上明台和姐姐告別,那場戲也是我
和敏濤都不敢討論的,每次一說都會哽住,我倆就自動停了,點點頭都知道對方明白了。
那種說不出 來,哽在心頭的情感每次都會感動我自己。
作者: djdotut (Mockingjay)   2015-09-25 14:59:00
英國:這個世界只有你最懂我! 中國: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那淑女之家不就年度姬腐劇? >/////<
作者: azurebug (藍蟲)   2015-09-25 15:19:00
季家鳴和洪望楠 單挑出來這段 感覺好好玩~
作者: wolfpuppy (嗚呀~)   2015-09-26 10:09:00
大愛明家4姐弟的互動,演個100集我都會看!!!但女主角(程錦云)是真的演技不行,含蓄≠面無表情,而且總一臉仇苦情深的樣子,滿宰死的那邊表現更是讓人出戲,當然,角色本身設定也不太討喜,所以只能說這個女演員還不夠撐起這個不討喜的角色,所以搞的天怒人怨
作者: shanzhen (jaeny)   2015-09-26 12:09:00
推 認真的好導演啊 我也一直很好奇 海宴作為琅琊榜的原著與編劇 電視劇上的許多細節改編是她的創作還是導演的創作 因影視作品呈現故事的方式是畫面 與文字敘述差別很大 也更困難 比如說用寫著各部的木塊來呈現一步一步瓦解敵方勢力 又比如將飛流的沒有表情改為小孩的單純直率 看這篇訪談中說的 導演其實也會負責劇本創作 先在自己的心中有呈現的方式 再讓演員們演出來 但又讓我更糊塗了 到底導演和編劇在劇本創作上的分工是怎樣的?劇本不是應該會寫著每一個場景如何人物都說了什麼嗎?
作者: vannysa (無嘴無是非)   2015-10-01 15:47:00
恩,有意思的訪談,挺有想法,也說得直接明白,"懸崖"是嗎?不知道是看原著好還是直接看戲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