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雲端密碼~西藏岡仁波齊轉山紀行(下)

作者: sanki (ellena)   2014-08-09 19:49:00
無音樂好讀圖文網誌版
http://ellena0819.pixnet.net/blog/post/30261791
從睡袋裡探出頭來的時候,結了霜的窗外仍然有影影綽綽的身形正飄忽移動,於是昨個
夜裡三三兩兩的吆喝聲就這樣凝聚在意識裡,逐漸立體成形。凌晨就集結出發的印度人
不是夢境,我也不在夢境裡,是的,今天要一口氣把剩下的30km走完,同時必須翻越
5700m的卓瑪拉山口。
有兩個同伴決定花700rmb租馬到山口,她們記得我昨日的狼狽不堪,體貼地力邀我同行
。我一邊攪拌著一夜低溫而化不太開的麥片粥,一邊在闃黑的房裡找尋我的隱形眼鏡,
以及我的決心。昨日的22km尚且如此勞形,半夢半醒的睡眠狀態似乎也無法讓身心得到
充分的休息,這樣的我,是否應該跟自己妥協?
咿呀一聲,沒有鎖的木門被睡眼惺忪的臉打開,幽微的光線在斗室隱隱擴散,窘迫的六
張鐵床就這麼漂浮在眼前了。我突然記起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來到這裡,拋棄家裡柔軟
舒適的彈簧床,和一群男男女女一起擠在這逼仄的空間中,忍著料峭的寒意,要不必須
走很遠的路去腥騷逼人、地雷橫陳的圊溷;要不只能在四處張望、心驚膽跳中,野放於
山林之間。於是我迅速的將不必要的東西全塞在挑夫的麻布袋中(那袋子的體積又更驚
人了),換上輕便的包包,昨天的痠痛就留給昨天,我相信我可以!
必須比昨天更早出發,天地似乎仍處於蒙昧渾沌。大片大片的灰色調,行止間,彷彿能
聽到冰霜迸落,脆脆的在耳邊迴盪。
不須預設極限,難以跨越的通常只是自己的心,走吧!用身體去記憶土地的堅硬,摹繪
山的形狀。
開始陡上,在曲突皺褶的稜脈中,聆聽自己的呼吸。
然後回望漫漫來時路,用力擠出微笑和精神,給自己和同伴打氣。
在彎彎曲曲的巉岩中尋找著自己的腳步,命定似的,在轉了一個彎之後,遠方赫然出現
兩個似曾相識的身影,是昨天安慰我們度過絕望恐懼的婦人和她女兒。我興奮莫名,對
著她們用力揮手。
然而婦人並沒有欣喜的顏色,相反的,她蠕動著蒼白的嘴唇對我說:"能不能,幫我打個
電話,我需要一隻馬。"
婦人看來嚴重高反,她說她再也走不動了,事態緊急,我急忙呼喚導遊前來幫忙。有了
昨天的前車之鑑,導遊絲毫不敢大意地跟在我們附近。弔詭的是,三支中國的手機完全
沒有訊號,只有我這支飄洋過海的手機發送強力電波,暢通無阻。
經過導遊的斡旋,馬終於是找到了,婦人不住念佛,感謝我們這段奇妙的緣分。她焦慮
的心被安撫下來,原地等待,女兒就跟著我們先行前進。
與今年將升上北大的小女生同行,原本不濟的體力感染了昂揚的青春,即使仍舊是背著
濃重的喘息跋山涉水;即使只能含淚目送悠哉騎馬的印度人從眼前消逝;即使被兩側掛
滿重物的旄牛在僅容蛇伏的轉山道撂倒。但我們一路玩過考驗是否孝順的石上洞,穿越
是否祛除罪孽的檢驗石,和擦肩而過的苯教徒互道"札西德勒"加油打氣。我們超越別人
,也被別人超越,觀察自己"札西德勒"裡氣音的比重,與走10m就必須休息的節奏,拄著
登山杖,抬著腳後跟,一步,一步,喘著,但是笑著。
不知不覺,據說卓瑪拉山口已在不遠之前。
老實說,如果不是這一塊傾頹的牌子與鋪天蓋地隨風飄盪的經幡,卓瑪拉山口本身樸素
得不容易讓人察覺已然跨越5700m的山巔。它沒有想像中磅礡的氣勢和懾人的嶔崟,但虔
誠的信徒一來到這裡,或翻身跪倒地焚香頌經,或淚流滿面地拋灑隆達,或在層層累積
的經幡堆中,再掛上自己不遠千里帶上來的風馬旗。那是祝福與企盼,不管動機與信仰
為何,這一刻,每一個人都獲得一種心滿意足的完成。
跨越山口之後是據說名為"空行母浴池"的堰塞湖,在四周瘦硬的稜岩環伺下,儘管陽光
片刻摩娑,卻仍舊是荒蕪。那樣絕對性的靜止,讓旅人彷彿覺得,可以就這麼坐上一個
下午,去品啜倉央嘉措的詩作
導遊說過了山口之後就是一馬平川,這話像句咒語,讓我的每個腳步都顯得輕盈。我疾
行如飛,因為夢想如此之近,崢嶸的山勢也因而變得可親。現在才過正午,而我們已然
跨越最艱險的關卡,我對著遠方冰封成白練的河流大聲驚呼,一路雀躍地讓它在視域中
越來越近,讓橫斷冰川上的那些小黑點越拉越長,終於成了我們自己。
雖然是夏季,但冰川上除了泥濘,倒也不需如履薄冰的戒慎恐懼。緊接著在裸露的岩層
與砂礫中一路向下,此時登山杖和厚重的登山鞋發揮莫大的作用,讓我在超過60度的雜
亂土石坡中毫髮無傷的抵達,幾次重心不穩,都只是有驚無險。(事後才知婆婆借我的羊
毛登山襪在這個極度考驗的下坡也展現了高度的保護力。)
當河流從細瘦漸趨壯大,就大概下切至河谷,總算是到了今天第一個正式的休息點。這
裡有若干個帳棚式的茶館,轉山者或多或少聚集在這一隅,滿帳喳喳呼呼的高談闊論,
盡是掩不住跨越山口的得意之情。埋頭稀哩呼嚕大啖泡麵者有之,一逕喝水閉目調息的
也大有人在。我們因為在下坡前耐不住飢餓已然以餅乾水果果腹,此刻暫時沒有吃飯的
心情,暫作休息就離開了。
一定是攀越人生最高峰的興奮所產生的錯覺,直到出了帳篷仔細端詳了指示牌,腦中才
轟然乍響晴天霹靂
作者: tumv (就這樣吧..)   2014-08-09 20:44:00
走不完的山路真的是身體與心靈最大考驗~~~
作者: feywen (supernatural號:)   2014-08-09 21:26:00
真的不建議兩天轉山(體能卓越者除外),累個半死,摸黑出門摸黑回塔欽,或是徒方便搭車省去塔欽往返停車場的路(省了這條路,其實已經不是完整的轉山路了)兩天半的時間就很舒適了
作者: sanki (ellena)   2014-08-09 21:43:00
我們是因為有夥伴第一天就高山症送回塔欽急救,為了早點跟他們會合才濃縮成兩天
作者: omg666 (歐買尬~)   2014-08-10 01:18:00
厲害~
作者: dragon0 (尋尋覓覓)   2014-08-10 16:04:00
2F體力較差 可能要走3天 正常不都2天半? 第2天較好走應該趕的及回塔欽
作者: misstw (喬伊)   2014-08-11 19:35:00
原波好厲害,看得我腳都軟頭都缺氧了,不過轉完山後肯定價值和喜悅無限!
作者: DORABMON (哆啦B夢)   2014-08-12 13:04:00
幫推~~也好想參與轉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