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西江千戶苗寨

作者: gimifa (雞米花)   2014-09-09 22:47:12
圖文版:http://gimifa.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63.html
離開張家界,告別了交換生旅伴,我孤身前往黔東南找尋隱藏在群山深壑間的少數民族寨
子,我的第一站要去拜訪的是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坐在張家界往凱里的火車
上,車上滿滿是農民工,只有我一個年輕人。火車上,我喜歡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不知
道他們是要出外打工還是要返家的,農民工代表的是中國充沛的勞動力,和源源不絕的經
濟發展動能,不過在其身後卻又隱藏著一個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為了找尋更佳的生活,
他們遠離戶籍制度給予的土地,拋棄家鄉的兒女、父母,和一切家鄉的種種,到了城市內
拼命地打工賺錢,不過到頭來卻被戶籍制度與城市人歧視,不能享用城市的醫療、教育、
住房等福利,也衍生出如留守兒童之類的社會問題。火車在大半夜緩緩駛進凱里站,剛走
出出站口,就被一群大媽積極地問你要不要住宿,我想說從凱里到西江的車要到早上才有
發,就先尋覓一間小旅社來做休息。車站前一排的旅社長得都很像猛鬼大旅社,我隨意找
了一家辦理入住,稍作休息讓隔天有精神去西江探詢苗寨的故事。
凱里的早晨飄著細雨,對於"天無三日晴"的貴州,下雨似乎是必備的,去年冬天來也是一
直不斷地在下著雨。坐上凱里到西江的班車,卻訝異車上沒什麼遊客,看來西江這時候還
不算是旅遊的旺季,是我喜歡的旅客不太多的氛圍。一下車,苗族的爺爺、婆婆就用最熱
情的蘆笙舞歡迎我,原來是我碰巧遇上了他們早上的表演時間,每天的早上10點左右會在
景區售票口的廣場有歡迎遊客的儀式,會由寨里內的老人,獻上迎賓酒,飲時切記務必一
口飲盡,不然就是對苗家主人的失禮。老婆婆們隨著老爺爺吹奏的蘆笙起舞,他們也歡迎
遊客一起加入共舞,展現苗族人的熱情好客,也可以趁機和婆婆聊一下天,了解現在的生
活情況,婆婆們都相當地熱情可愛的好言。
自從苗寨有旅遊公司進駐後,寨內的氛圍逐漸變得不一樣,靠近河岸旁街道的住民是最直
接受惠的,也因為從事旅遊接待生活漸獲得改善,如果家是在山坡或山頂的居民,生活普
遍仍舊過得是苦日子,除了當任臨時的表演人員賺取微薄的工資外,仍舊每天辛勤的勞作
種田。婆婆爺爺每天就看自己意願參不參與演出,有演出就有工資能拿,多少能貼補家用
,不過寨里年輕人還是出外打工的多,畢竟外面的工資高了許多。我贊成透過旅遊開發幫
助寨子脫離貧窮,沒道理村民要離鄉背井,才能改善經濟狀況,透過旅遊的進駐也是能幫
助村民改善生活狀況,而且還能留在自己這塊故鄉土地上,守護著祖先流傳下來的文化習
俗,但經濟開發與文化維護之間的分寸必須拿捏得適中,畢竟在中國已經有太多的旅遊開
發到頭卻變成商業化壟罩,唯利是圖,希望西江苗寨未來能保持住寨子原始的文化風貌。
雖然我不喜歡每天都有的節慶歌舞表演,感覺是虛假不真實的,不過為了吸引遊客,改善
居民的生活,這好像是無可避免的。
從售票口到寨子還要走30分鐘,我頂著細雨在公路上緩緩地向寨子前進。一路上只有我孤
身一人在徒步,偶而會經過景區的電瓶車載著遊客呼嘯而過,卻不曉得漫步在這大自然的
安靜美好。進入寨子口,會有一個大大的牌坊寫著"西江千戶苗寨"的六個大字,歡迎著遠
道而來的遊客,跨過牌坊大門就真正進入苗寨了,沿著石板路前進,街道上開始熱絡起來
,兩旁的店家忙著招呼著來往的遊客,不過這天的遊客並不多,想必店家的生意肯定不好
經營。至青旅辦理完入住手續後,我和老闆簡單地聊了一下,老闆外表看起來很宅,因為
他一邊和我聊天一邊在打Dota,實際接觸後卻發現老闆是個走遍大江南北的背包客,還曾
經去西藏支教過,果然人不能只看表象。
苗族的先祖是蚩尤,原本生長於黃河流域,經過長年的征戰,不斷地往南方遷徙,最遠甚
至可達寮國、越南等地。西江苗寨的誕生大約是在600多年前,苗族"西氏族"遷徙到西江
這塊土地上,並且把原本居住於此的苗族"賞氏族"趕走,西江地名中的"西"是西氏族,"
江"通"討",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賞氏族"討伐而來的,"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江苗族有
這麼悠遠流傳的歷史,因此我在苗寨內的第一個遊覽地當然是博物館。博物館內設有歷史
廳、生產廳、節日廳、歌舞廳、建築技術廳、服飾銀飾廳,能讓遊客快速地對苗族的節慶
節日、社會文化、建築習俗等,有初步地認識。
我特別對於苗族的社會制度感到新鮮,苗族內有自然領袖:"方老"、"寨老"、"族老"、"
理老"、"鼓藏頭"、"活路頭"等。"方老"是管轄自然地方的若干村寨的領袖;"寨老"是一
個村寨內的最高領袖;"族老"是某一家族的領袖;"理老"則由學問豐富、德高望重的人擔
任,處理民間糾紛的調解與裁斷,類似台灣地方調解委員會的領導;"鼓藏頭"負責祭祀、
祭祖的活動;"活路頭"負責農業的生產安排,其中"方老"、"寨老"、"族老"皆因清代對苗
寨的"改土歸流"政策,已不復存在,只剩下世襲專司負責祭祀和生產的"鼓藏頭"、"活路
頭"還保存至今。在苗寨中你還能去拜訪"鼓藏頭"、"活路頭"的家,親眼去一瞧歷代傳承
下來的社會制度,有幸也能在它們家中住一晚,體驗最道地的苗家風情。
同時,苗族不僅是一個自然崇拜的民族,也是一個緬懷祖先的民族,鼓藏節是苗人緬懷祖
先、祈求安康的節日,分為大鼓、小鼓,大鼓每13年一次,最為盛重。鼓藏頭負責主持節
日的祭祀,第一年要"醒鼓",由巫師挑選良辰吉日,村民穿著隆重至收藏祖鼓的山洞祭祀
,喚醒祖靈,再將鼓存放至鼓藏頭的家中;第二年要"轉鼓",由鼓藏頭和巫師砍伐楠木,
用牛皮蒙鼓製成新鼓,將祖靈從舊鼓移置新鼓存放;第三年要"送鼓",家家戶戶會殺豬祭
祀,將鼓送回山洞封存。
離開博物館後,我往寨子對面的山上徒步行走,要來俯瞰苗寨的全景。苗寨全景最著名的
就是晚上的夜景,苗寨內的各家點上一盞觀景燈,整個苗寨是星光點點,是一個相當浪漫
的景色,而且旅遊公司還會在晚上表演晚會結束時,固定放一場煙火秀,來吸引遊客的目
光。我很不贊同這種充滿商業氣息的做法,破壞整個苗寨應有的純樸氛圍。不過我覺得白
天的苗寨全景也是不差,從這可以看到吊腳樓形成的寨子與周圍的青山綠水、田園風光融
合為一體,相得益彰。寨子內不僅有吊腳樓、風雨橋等建築設施給予遊客參觀,也能去一
旁的田園觀光區觀賞自然梯田的風貌,看苗家人用最傳統的方式耕種農田,肩扛著糞肥走
了一個又一個的山頭,卻不嫌累,只為了家中每個人的溫飽著想,他們過著最辛勤刻苦耐
勞的生活,樂觀開朗地卻不埋怨,想看看在我們的社會有多少人是有機會還不努力,只會
怨天尤人,看了忍不住鼻酸。
走回博物館,正巧碰到對面的銅鼓場,有爺爺、婆婆們在表演歌舞,爺爺吹奏著蘆笙,婆
婆們隨著音樂跳起傳統的舞步,一旁的遊客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一起共舞,小販趁機向遊
客兜售苗族服裝的出售,拉抬這天慘澹的業績。近黃昏在民族歌舞表演場有苗寨精彩的歌
舞表演要登場,表演先由年輕的苗族男男女女擔綱演出動感的苗族舞蹈,和剛才銅鼓場的
婆婆歌舞是不太一樣,年輕人表演的節奏明顯快了許多,舞蹈動作也較複雜困難,中場老
人唱出屬於苗族大地的旋律,也是整場表演我最喜歡的部分,高亢又充滿滄桑,似訴說著
苗族千年的漂泊歷史,最後所有參與表演的苗人會圍成一圈跳舞,並邀請遊客一起下來共
舞。當然在這麼精彩的表演背後,其實是要幫晚上的晚會表演做個暖場,好吸引遊客買票
進場觀看晚上的演出,而下午的表演則是以含在門票的費用內,旅遊公司真的還蠻會做行
銷的,先體驗再消費。
回到青旅,我遇到一位旅友,也是打算之後去加榜梯田和肇興侗寨的,因此我們就計畫一
起同行之後的黔東南之旅。說起我這位旅友,可真是不簡單,不僅背包旅行的資歷豐富,
還曾經從深圳沿著沿海騎單車騎到廣西,再到雲南走滇藏線到拉薩,離開時又改走青藏線
出藏,這段騎行經驗可真是讓我羨慕不已,有一天我一定也要來挑戰騎單車到拉薩。
作者: yydd   2014-09-13 19:3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