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莊子散文的浪漫主義特色
陸永品
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研究莊子的學者,無不認為莊子的散文寫得最生動、最優美、最有個
性化特徵,因而歷來也最深受人們的喜聞樂見。莊子散文之所以特別受到人們的青睞,具
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與莊子其人具有「洸洋自恣」1的氣質及其散文富有濃厚浪漫主
義的特色,是密切相關的。在中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是中國文學的兩種比
較突出的不同的藝術流派。莊子散文可當之無愧地是中國最早浪漫主義文學的傑作,哺育
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成長和發展。郭沫若認為,大半個中國文學史都受到莊子的影響,
此話並非言過其實。值得在這裡說明的是,過去我在研究莊子散文的浪漫主義時,曾根據
高爾基對積極浪漫主義和消極浪漫主義的看法,認為莊子散文是消極浪漫主義。現在看來
,這種看法未必是正確的。基於此種考慮,本文擬從下面四個方面,對莊子散文的浪漫主
義問題,予以新的研究和探討,即:雄奇怪誕的藝術意境;新人耳目的寓言故事;熾熱動
人的詩人氣質;出乎尋常的誇張比喻手法。
雄奇怪誕的藝術意境
先秦諸子散文是中國文學的源頭,一般說來,它的文字大都寫得古樸篤實、簡潔省淨,其
中也不乏驚人的奇妙的結構。但是,它的驚人奇妙之處,若與莊子散文相比,卻顯得大為
遜色。就莊子散文雄奇怪誕的藝術意境而言,不僅在先秦文學中獨樹一幟,即使在中國文
學史上,也佔有顯著的地位。
對於莊子散文雄奇怪誕的藝術意境,我們為了論述的方便,姑且從其雄奇、險辟、怪誕三
點來分析。
《莊子》雄奇宏偉,氣勢磅礡,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莊子》開篇
《逍遙游》寫鯤鵬展翅九萬里的寓言,古往今來,曾博得不少評論家的高度讚賞。晉代阮
修,曾作《大鵬贊》日:「蒼蒼大鵬,誕自北溟。假精靈鱗,神化以生。如雲之翼,如山
之形。海運水擊,扶搖上征。翕然層舉,背負太清。志存天地,不屑雷霆。鴛鳩仰笑,尺
鷃所輕。超然高逝,莫知其情。」2把莊子描寫鯤鵬其大無比,擊水三千里,扶搖直上九
萬里,「志存天地,不屑雷霆」,氣勢磅礡,勢不可當,逼真地再現出來。這種雄奇壯闊
的意境、宏偉浩瀚的景象,是南華老仙匠心獨運的卓然建樹,為後人留下難得的藝術享受
。儘管莊子用此寓言,旨在表現鯤鵬逍遙無為的思想,但在客觀上,卻能「令人拓展胸次
」,給人一種「海闊從魚躍、天高任鳥飛」3的感受。
所以,取師於莊子的唐代偉大浪漫主義詩人李白,他曾情不自禁地讚歎說:「南華老仙發
天機於漆園,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征至(志)怪於齊諧,談北溟之有魚……五嶽
為之震盪,百川為之崩奔……吾亦不測其神怪之若比,蓋乃造化之所為。」4所謂「吐崢
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即高度評價這篇雄文所取得的浪漫主義成就。莊子在戰國時
代,竟能以非凡的才智和氣魄,創作出如此高不可攀的藝術佳作,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
者。難怪李白對南華老仙讚歎不已,驚怪其不知為何,竟然能創作出此等崢嶸、浩蕩之奇
言。
清代評論家劉熙載,又用「能飛」來評論莊子崢嶸浩蕩的「神妙」之筆。劉氏說:「文之
神妙,莫過於能飛。莊子之言鵬,日『怒而飛』,今觀其文,無端而來,無端而去,殆得
『飛』之機者。」5莊子筆法,變化莫測,「無端而來,無端而去」,神奇雄偉,豪放灑
脫。李白、蘇軾、辛棄疾等豪放派詩人,大多得力於莊子,從莊子那裡汲取豐富的營養,
才使他們在詩詞文賦方面取得偉大的藝術成就。蘇軾對於莊子,佩服得五體投地。據史書
記載,當蘇軾讀《莊子》書時,曾讚歎說:「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6辛棄疾也深受莊子的影響,他在詩詞中常常徵引莊子的語言。他說:「案上數編書
,非《莊子》即《老》。」(《感皇恩·讀(莊子),聞朱晦菴即世》)7從這些事實,亦可
間接地透露出莊子對後代浪漫主義文學起了積極的哺育作用。
在莊子筆下,出現許多雄奇壯觀的景象,的確令人大飽眼福。雄奇壯觀的景象,在自然界
是多有所見的,不足為奇。然而,在莊子筆下出現的雄奇壯觀景象,又不同於自然界所呈
現的,它純屬作者豐富的奇特想像,是憑空虛構的奇人奇事奇怪之物。因而《莊子》也就
成為天下罕見的奇書。如《人間世》篇,寫齊地有一棵櫟社樹,其大能遮數千條牛,逕寬
百圍,臨山十仞而後有枝,枝大能為舟十數。此等奇樹怪木,的確,世上絕無僅有。《外
物》篇寫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以五十條牛為釣餌,蹲在會稽山上,投竿東海,旦旦而釣。
一年之內,並未得魚。後來。大魚上釣,牽動巨緇,潛人海水,驚揚奮鬐,白波若山,海
水震盪,聲侔鬼神,焯赫千里。任公子得此大魚,離而臘之,大半個中國,都飽食此魚。
此等雄奇壯觀景象,又是世上罕見。讀者看到此等波瀾壯闊的宏偉氣象,真是大開眼界,
歎為觀止。如若不是作者具有如此博大氣度、廣闊胸襟,是難能孕育出這等氣勢宏偉的篇
章的。相比之下,這對於先秦儒家學派的作家來說,只能是望洋興歎、望塵莫及。莊子寫
出此則荒誕不經、聳人聽聞的寓言,究竟有何意義呢?難道他純屬是胡言亂語、雲山霧罩
的「侃大山」8嗎?否!劉熙載對莊子的寓言,曾有過精闢的見解。他說:「莊子文看似胡
說亂說,骨裡卻盡有分數。」(《藝概·文概))此言可謂一語中的。古代有人認為,莊子
此則寓言意義遙深,說:「任氏釣魚,明經世者,志於大成,而不期近效。」9
莊子性格開朗,愛好廣泛,有很高的藝術鑒賞能力。他不僅欣賞宏偉壯觀的大自然景象,
同時,他對「警辟奇險」的絕技表演,也有深刻的藝術感受。《達生》篇,寫孔子觀於呂
梁,懸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黿鼉魚鱉不能游。看見一丈人,跳進懸水急流。孔子以為
此人,有苦欲死,便讓其弟子,並流拯救。弟子浮游三百步,只見那人,被發行歌,游到
水塘之下。看到此情,孔子一場虛驚,方才釋去。如果給予評分,那「丈人」跳水潛游的
技能,即使與當今世界體壇跳水名將相比,恐怕也不遜色吧?《田子方》篇,寫列禦寇為
伯昏無人表演射箭,他引弓搭箭,置杯水在其肘上,箭射出後,肘上杯水點滴不覆。列氏
此等高超射技,亦可謂出類拔萃。但伯昏無人卻認為,列氏射箭時,神情猶如「像人」(
木偶),「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意謂是有心之射,並非無心之射)。為考驗列氏射箭
技術,伯昏無人「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禦寇而進
之」,讓列氏射他。然而,列氏看到此等驚險境況,已經驚恐萬狀,嚇得伏臥在地,汗流
至踵,哪裡還有心射箭呢?我們看到伯昏無人此種峻極驚險的鏡頭,就好像身臨其境,觀
看一場精彩的雜技表演,獲得一次驚心動魄的審美享受。所以,劉鳳苞評論此則寓言說:
「警辟奇險,絕跡飛行,妙有真氣貫注其間,故能使正義分外醒透,非故作可驚可喜之筆
,逞其筆鋒舌巧也。」10
莊子筆下,描寫了社會上許多大小人物,各色人等,尤其奇人怪人的形象,更能使人銘記
在心,歷歷在目。但是,他筆下的奇人怪人,雖然形象令人可怖,而他們都是得道之人,
才智德行超過常人,是道家所謂「至人」的化身。如《人間世》篇,寫一個名叫支離疏的
殘疾醜人,其頤頰隱於臍間,肩高於頂,髻高指天,兩腿攣縮幾乎為臂,五臟在上。此人
依靠縫衣洗浣餬口;鼓莢播精,可養活十人。國家徵召武士,支離疏充數應徵。可是,國
家發給病員的糧餉,支離疏只領受三鐘,十束薪。作者認為他是個有德行的殘疾醜人,字
裡行間,都流出讚美之情。《德充符》篇,則好像是一篇怪人奇人列傳,竟然虛構六個殘
丑奇怪之人。其一,是魯國的兀者(受刑斷足之人)王駘,弟子甚多,與孔子相等。其奇怪
之處是:「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生死不
能與之變;天地覆墜,不能與之遺。孔子稱其為「聖人」,拜他為師。其二,是申屠嘉兀
者,與鄭子產同師於伯昏無人。此人雖受刑斷足,卻能「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作者
認為「惟有德者能之」。其三,是魯國兀者叔山無趾,此人藐視孔子,認為孔子只知追求
諔詭幻怪而大出風頭,不知「至人」(得道之人)卻把他當作桎梏。老聃讓叔山無趾勸說孔
子,「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解其桎梏。叔山無趾認為孔子是「天形之」,
無法解其「桎梏」。其四,是衛國奇醜之人哀駘它,其人雖奇醜無比,以醜惡駭天下,卻
能惹人愛戴:「丈夫與之處者,思而不能去也;婦人見之,請於父母日:『與為人妻,寧
為夫子妾』者,十數而未止也」。魯國無宰,魯哀公竟以國授之。他雖無君人之位,能救
人於死地;雖無聚祿,卻能飽人之腹。其五,是汗跤離無□,無嘴唇,曲體跤行,其脰(
頸)肩肩(細竦貌),醜陋不堪。說衛靈君,衛靈君悅之,視若全人。其六,是饔瓷大癭,
頸瘤之大,猶如甕盎,其脰肩肩,說齊桓公,齊桓公喜愛非常,視若全人。莊子筆下這六
個「以丑駭天下」的醜人奇人,卻都是得道的超人,都有非凡的才能,受到社會的特殊敬
重和愛戴。顯而易見,莊子在這些奇人醜人身上,寄寓了道家的理想,他們都是道家的化
身。我們看了這些奇人怪人,真能新人耳目,長人識見。對於莊子塑造的這些奇人怪人。
其旨意所在,古人早就有評價。宣穎說:「莊子雅尚德充,而特敘列殘丑,以破夫規規者
與!」11說明莊子塑造殘醜怪人,其目的是在破除陳腐的道德規範。其實,從藝術思想而
言,莊子「意出塵外,怪生筆端」,12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思想特色,在其塑造殘醜怪人
形象上,即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這個問題。劉鳳苞在評論《德充符》時說:「憑空撰出幾個
形體不全之人,如傀儡登場,怪狀錯落,幾於以文為戲,卻都說得高不可攀,見解全超乎
形骸之外。」13高度評價了莊子散文在塑造奇人怪人方面所取得的偉大藝術成就。
新人耳目的寓言故事
《莊子》之書,大都是寓言故事,虛構成分居多。寓言故事,一般都具有寓意深刻,含蓄
蘊藉,生動形象,娓娓動聽的特點。莊子的寓言故事,還有其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個性特徵
,即具有新人耳目的特點。莊子把它的書,分為寓言,重言、卮言三類,其實這三類是一
類。胡遠溶就曾經說:「莊子自別其言,有寓、重、卮三者,其實重言皆卮言也,亦即寓
言也。」14此話頗有道理。莊子的寓言故事,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應當從哪幾方
面去探討呢?我認為,應當從以下三方面去研究。(一)辛辣冷峭的諷刺藝術;(二)幽默詼
諧的人生態度;(三)神秘玄虛的道藝物化觀念。
文如其人。莊子為人正直不阿,不媚權貴,不屈於勢利。他對社會上存在的許多醜惡現象
,都能夠使用辛辣冷峭的文字,給予無情的揭露和抨擊。前人說莊文,嬉笑怒罵,皆成文
章。把它視為莊子散文的一種鮮明的藝術特色,這樣的評價是比較公允的。,在《莊子》
中,說莊子寧願過貧困生活,也不願做官,不與統治階級合作。《秋水》篇說:「莊子釣
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日「『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日:『吾聞楚
有神龜,死亦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
而曳尾於塗中乎?』二大夫日:『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日:『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這雖然是以寓言形式表達出來的,但卻生動地說明,莊子寧願過著貧困生活,也不與
統治階級合作的態度。《至樂》篇有則寓言,寫莊子夢見髑髏,髑髏說:「死,無君於上
,無臣於下;亦無四時之事,從然以天地為春秋,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它生動形象地
說明,莊子追求自由、渴望無拘無柬的生活。然而,他的朋友惠施,做了梁惠王的相,由
於小人從中作梗,說莊子要去奪取惠施的相位,惠施便在大梁都城搜查三天三夜,表現出
非常不友好的態度。莊子得知此事,頗為氣憤,在他會見惠施時,便向惠施講述一則寓言
說:「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
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日:『嚇!』今子欲以子之
梁國而嚇我邪?」(《秋水》篇)惠施是否會有此等舉動,這是不必深究的。莊子只不過是
借用此則寓言,發洩自己的牢愁而已。對此,劉鳳苞曾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實質。他說
:「惠子非真有此事,特莊子寓言以醒世耳。」「腐鼠一喻,極雋極毒,所謂嬉笑怒罵,
皆成文章也。」15的確,莊子通過此則寓言,把世間那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鄙夫
」的陰暗心理,揭露得淋漓盡致,諷刺何其辛辣!陸西星評論說:「世道交情,觀此可發
一長笑。莊生直為千古寫出鄙夫鄙怯之態」。16這則寓言的主旨,正在於此。
基於不逐勢利,不願做官,甘願過貧困生活的思想,莊子對那種不擇手段,阿諛奉承,而
取得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的小人,是深惡痛絕的。《列禦寇》篇,寫宋國曹商,出使秦國
,阿諛逢迎,大悅秦王之心,得車百乘。他以此誇口於莊子說:「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
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百乘者,商之所長也。」他這番話,
一則諷刺莊子無能,只能身居窮聞阨巷,困窘織屨為生;二則自我吹噓,說自己有一悟萬
乘之主,取得榮華富貴的才能。這種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拙劣表演,真堪稱古今「鄙夫
」的典型。對待此等小人,莊子並未施以仁慈,他以牙還牙,給以有力的還擊。他說:「
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砥痔者得車五乘;所治癒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
痔邪,何得車之多也?」莊子以辛辣冷峭的深刻語言,諷刺曹商給秦王舐痔,所以才竊得
榮華富貴。莊子借用此類小人,「以比今之阿諛苟容、竊取權勢者」17,顯然具有深刻的
社會意義。
道不同,不相為謀。道家學說與儒家學說,在許多問題上,都是相互牴牾的。司馬遷曾經
指出,莊子「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18蘇
軾以來,明清學者,出於維護孔子的地位,強說莊子是尊孔的,這除了製造混亂,並不能
說明什麼問題。莊子對儒家標榜仁義,欺世盜名,是極為憎惡的。《外物》篇「儒以詩禮
發塚」的寓言,對那些以詩禮為名,掛羊頭賣狗肉,欺世盜名的偽儒,給予了尖刻辛辣的
批判。陸西星說:「儒以詩禮名家,而所以教其弟子者,不過日夜剽竊古人之餘緒,斯不
謂之盜儒乎?」(見《南華經副墨》)劉鳳苞說:「詩禮是儒者之所務,發塚乃盜賊之所為
。托名詩禮,而濟其盜賊之行,奇事奇文,讀之使人失笑。」陸、劉的評論可謂是頗有見
地的,道出了這則寓言的真諦所在。《盜跖》篇,寫莊子痛斥孔子搖唇鼓舌,欺世盜名,
蠱惑人心,竟使孔子無地自容,連連下拜。真是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堪稱諷刺文學一絕
!縱觀中國文學史,可以說莊子對後代諷刺文學的成長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在《莊子
》中,我們通過類似這樣的寓言故事,不難看到,南華老人不僅沒有脫離現實社會,他對
現實社會還是十分關注的。胡文英對莊子的研究有獨到見解,他說:「莊子眼極冷,心腸
極熱……心腸熱,故感慨萬端。」19說明莊子雖有消極遁世思想,事實上,他並沒有完全
脫離現實社會,過著不食人間煙火的隱士生活。相反,他對社會上許多醜惡現象,往往都
是憤憤不平,嫉惡如仇的。莊子這種對待政治的態度,恰恰又促進他散文風格的形成。所
以說思想和文風的形成,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不能截然分開。另一方面,通過一些生活和
生死問題,我們也能看到莊子的人生態度極其鮮明的藝術特點。人世社會,五花八門,三
教九流,紛紛揚揚,熱鬧非常;冷暖炎熱,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真善美醜,應有盡有。
人們究竟怎樣才能應付這種繁複雜亂的社會現實,渡過艱難的人生呢?的確,這是一門頗
深的學問。莊子對待人生和社會問題,與眾不同,他應對如流,總是以談笑風生,幽默詼
諧的態度,輕鬆愉快地予以對待。在莊子寓言故事中,表現這方面主題的作品並不在個別
篇章。《外物》篇寫莊周家貧,去向監河侯貸粟,監河侯是個吝嗇鬼,不願借給,還戲弄
莊周說:「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頗為生氣,並以幽默詼諧的語
言,以談笑風生講故事的方式,來諷刺監河侯其為人。莊子忿然作色說:「周昨來,有中
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日:『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日:『我
,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週日:『喏!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
水而迎子,可乎?』鰣魚忿然作色日:『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寫得很生動,饒有情趣。揭示出朋友之間,平日
侃侃而談,似乎親如手足,而一旦遇到危難,卻冷若冰霜。陸西星對此則寓言故事,曾經
評論說:「生事蕭疏,窮途仗友,仁者當亟恤之。乃為此紆緩不急之淡,友道之薄,為甚
於此。」這對於勢利之交,不講情誼之徒,無疑將是有力的諷刺。
南華老人稟性曠達,所以能視生死如春秋代謝,瀟灑超脫。《莊子》中的許多寓言和議論
文字,即足以表現莊子曠達超脫的個性及其幽默詼諧的藝術風格。《至樂》篇寫莊子妻死
,莊子不哭。惠子去弔喪,看見莊子「方箕踞鼓盆而歌」,感到異常奇怪,於是就問莊子
說:「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其實則不然。
莊子妻剛死,他本來也很悲傷。後來,他悟出生生死死的道理,就變悲傷為快樂了。所以
,他答惠子說:「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慨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
,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元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
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嗷嗷然,隨而
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所謂「不通乎命」,即不懂得人的生死規律。莊子所
謂人生的規律,也就是上面所說的那番道理。在一般人看來,南華老人此等言行舉止,似
乎近於滑稽,不近人情。晉代的孫楚就曾經指責莊子說:「妻死不哭,亦何而歡?慢吊鼓
缶,放此誕言。殆矯其情,近失自然。」20明代陳榮選表示不同意孫楚的看法。他說:「
莊子鼓盆,似不近人情,不知此種無情學問,究竟性命者緊要,得力正在於此。」21「應
當說,陳榮選別具慧眼,識破了南華老人的天機,真正體會到「莊子妻死」寓言的旨趣所
在。徐文長說:「莊周輕死生,曠達古無比。」22則更是撥開千占迷障,還原莊子超脫曠
達的人生態度。
即使莊子自己將要死去,他也仍然是談笑風生,置生死於度外,表現出幽默詼諧的態度。
《列禦寇》篇寫莊子將死,弟子想為他舉行厚葬之禮。莊子反對弟子這種想法。他說:「
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繼送,吾葬具,豈不備乎?何以加
此?」弟子說:「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莊子說:「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
彼與此,何其偏也?在這裡,莊子在臨死之前,沒有絲毫貪生怕死的念頭,能夠這樣談笑
自如,口出奇言,幽默非常,這種豪放曠達的浪漫精神,真是「天地萬物中,赫赫然有此
一人在!」23不愧為是中國文學豪放派的鼻祖。
談到莊子其人,人們總感到他是個神秘而難於捉摸的人物;談到莊子其書,人們總感到太
複雜,比較費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莊子》書中神秘玄虛的道藝物化觀念,
也是人們產生這種看法的主要原因之一。《莊子》書中這種神秘玄虛的道藝物化觀念,又
構成莊文比較突出的浪漫主義風格。正因為如此,人們一方面感到《莊子》之書神秘玄虛
,一方面又愛不釋手,感到其中有令人咀嚼的濃郁芳香。要深究這個問題,必然就要涉及
老子和莊子尊崇的「大道」。他們尊崇的「大道」究竟是何物?說來,這也是個難以論述
而帶有嚴重神秘色彩的問題。從本質上而言,老子和莊子都認為「道」是物質的東西。老
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
》第二十一章)「道」不僅是物質的東西,老子還認為「道」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
,不可名狀的東西。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大「道」觀念,認為「道」無所不在,在螻
蟻、梯稗、瓦甓、屎溺等一切物質中。而且,認為此「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老、莊
所謂的「道」,其神秘玄虛性,由此亦昭然若揭了。在莊文中,就浸透了這種神秘玄虛色
彩,因此,它也就孕育了莊子文學的浪漫主義風格。
《天道》篇輪扁斫輪的寓言故事,是眾所周知的。輪扁斫輪,技藝雖然高超,但不能傳授
。輪扁聲稱其斫輪技藝:「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其妙就妙在,
只能體會,不能言傳。宣穎說此則寓言,正說明「道之在虛也、靜也、無為也」24。林雲
銘說:「說此一喻,正見意非言所能傳也。求道者,當於不傳處通之,則幾矣。」25宣、
林二氏,皆說明莊文的神秘玄虛色彩。「庖丁解牛」(《養生主》篇)、「呂梁丈夫蹈水」
(《達生》篇)、「梓莊削木為鐻」(同上)和「捶鉤者」(《知北遊》篇)、「匠石運斤成風
」(《徐無鬼》篇)等等所表現出來的出眾技藝,表面上看,在具體操作上與輪扁斫輪不同
,實際上它們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其旨趣基本是相同的。
莊子散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物化」觀念,實際上又是其「大道」觀念的另一種表現。可以
說,莊子的「物化」觀念,從不同的角度,又給莊子散文的浪漫主義特徵,增添了許多「
弦外之音」和光怪陸離的異彩。《齊物論》中莊周夢蝶寓言,古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並
成為不少文人騷客創作的題材。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此時,莊子已經進入「物
化」境界。他感到舒適愉快,竟然忘記自己是現實存在著的莊周。可是,當他忽然覺醒時
,又感到自己還是莊周,因此,便驚疑萬狀,不得其解,發出「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
蝶之夢為周與」的感歎。事實上,「周與胡蝶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所謂「物化」,
按照莊子的觀點,這就叫「大道」時而化莊周,時而化為胡蝶,萬物齊一的「物化」現象
。《至樂》篇寫滑介叔左肘生柳(瘤)的寓言故事,與莊周化為蝴蝶,同樣都是「物化」現
象。死生同狀,萬物為一,即莊子《齊物論》的基本思想。宣穎說:「周可為蝶。蝶可為
周,可見天下無復彼物此物之跡,歸於化而已。」26林雲銘驚歎,莊生老人想像奇特,認
為「除是天仙,斷不能寄想到此,」「意愈超脫,文愈縹緲」27,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濃厚
感情。直至當代,莊周夢蝶的「物化」現象,為今天作家創作時傳神人化,又提供了借鑒
。
熾熱動人的詩人氣質
一般說來,浪漫主義文學家對人生大都充滿幻想,對生活具有執著追求的慾望,對黑暗腐
朽社會嫉惡如仇,具有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大膽揭露的批判精神。可以說,在中國文學史上
,莊子是最典型最富有個性特徵的浪漫主義文學家,說他最典型,就是因為他既具有一般
浪漫主義文學家的共性,也有其與眾不同的特殊個性。他的與眾不同的特殊個性主要表現
之一,就在於他具有熾熱動人的詩人氣質。莊子的這個特點,可以從這樣三方面來論述:
(一)熾熱動人的詩人感情和豐富奇特的想像力;(二)執著的追求精神;(三)強烈的詩的語
言節奏和韻味。
儘管,莊子有時對人生有些冷漠,他似乎看破了紅塵,失去生活的信心,往往表現出消極
遁世的思想。正如上面所說,從莊子一生中,我們不難發現,他並沒有真正消極遁世。他
對黑暗社會,是大膽揭露和批判的;對邪惡勢力,是冷嘲熱諷、嬉笑怒罵的;對美好事物
,是熱情讚美和歌頌的。莊子懷有一顆熾熱激動的心,在為正義不遺餘力地呼喚著、奮鬥
著。當他看到封建統治階級標榜「仁義」,進行罪惡活動的時候,他竟是那樣無比憤怒,
揭露他們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肱篋》篇)他認
為,世上之所以會出現「盜賊」,就是那些自稱為「聖人」、「聖智」的統治者自己造成
的。莊子曾氣憤地說:「聖人生而大盜起」,「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
」 (同上)。莊子是在「痛駁仁義聖知,不足以防患止亂」,28適足成為「巨盜」的行竊
之資。戰國時代,各諸侯國不斷發動掠奪戰爭,弱肉強食,殘害人民。莊子譴責他們「時
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則陽》篇),屠殺無辜的罪行。莊子對那些邪惡勢力,
也是大加鞭撻的,正如上面所說那樣,這裡不再贅述。同時,我們也看到,莊子對美好事
物,總是給予滿腔熱情的頌揚。他不僅歌頌殘疾怪人的高尚情操,他對所有有德之人,也
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讚美「德人」說:「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不藏是非美惡。」
(《天地》篇)至於世上有無此等「德人」,這裡姑且不論。莊生老人,有一顆善良的心,
他懲惡勸善,苦口婆心。他一方面批評邪惡,另一方面又在規勸「驕矜」,改舊圖新。《
山木》篇有則寓言,說宋地某旅店主有妾二人,一人美,一人醜,丑者貴而美者賤。所以
會如此,原因即在於。「其美者自美」,店主卻不以為美;「其惡者自惡」,店主卻不以
為丑。此作的主旨告訴人們: 「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莊子對那些驕傲自
滿、自以為是的人,「痛下針砭,而示以處世免患之道」(同上),用心可謂良苦。宣穎對
莊叟之用心,評論則更為清楚,他說:「有一我見,橫在胸中,涉世皆面牆矣。莊子反覆
致警,蓋為普天下最深病根只在於此。此根未除,種種惡習生發,種種禍機踏動矣。」29
南華老人勸誡世人的一片赤誠之心,真是熾熱動人,沁人肺腑。
南華老人飽經滄桑,對社會生活和自然變化都有著深刻的體驗,因而他具有超出常人的豐
富奇特的想像力。《莊子》之書之所以會被譽為奇書,自然也就不奇怪了。莊子自謂其著
書:「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筋見之也。以天下為沈
濁,不可與莊語。」「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天下》篇)也就是說,他認為天下溷濁,
不能用莊重的語言來論說,只能用悠遠、廣大、不著邊際的言詞和話語,無拘無束,自由
地抒發感情。他的寓言故事的取材範疇,是相當廣泛的。有的是獵取平常生活中的素材、
有的則純屬杜撰而成、有的是借助史料而改寫、賦予新的血液和生命、有的是利用神話作
為題材而寫。這就使《莊子》之書,成為想像奇特,富麗堂煌、豐富多彩的傑作。猶如萬
紫千紅的花苑,奇花異草,爭奇鬥妍,經久不衰。所以,我們閱讀《莊子》之書,就好像
遊覽大干世界,令人目不暇接,獲益甚夥。
談到莊子的平生理想,如若不仔細研討,就很難找到答案。只要經過反覆研究,就會發現
,莊子一生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著自己的理想。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他們追求的
理想是實行「仁政」。道家學派的老子和莊子,他們追求的理想,是「以自然為宗」、恬
淡無為。近入李大防曾經說,莊子之道「至博,至大、至深、至玄,而其指歸則至約也」
。30所謂「約」者,指「虛」而言,認為「惟虛而後無為,亦為虛而能自然」。(同上)林
雲銘說:「三十三篇之中,反覆十餘萬言,大旨不外明道德、輕仁義、一死生、齊是非、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而已。」31他們的看法,有一個共同點,即莊子追求的最終理想是: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安時處順,復歸自然。這種「以自然為宗」的理想境界,莊子鍥而
不捨,夢寐以求,至死不悔。
莊子執著追求「以自然為宗」的理想境界,包括下面三個方面的內涵。
第一,恬淡無為,順應自然。《田子方》篇說:「夫水之於溝也,無為而才自然矣。」意
謂水自然湧出,不受任何約束,言外之意,說明人亦應如此。《天地》篇說:「明白入素
,無為復樸,體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間者……」成玄英詮釋說:「夫心智明白,會於質素
之本;無為虛淡,復於淳樸之原。」32陸西星比成氏詮釋得更加清晰,他說《莊子》「篇
篇皆以自然為宗,以復歸於樸為主。」33莊子所謂「入素」, 「復樸」,是在宣揚「無
為虛淡」、復歸自然的思想,並非今天學術界有人所說是莊子「崇尚自然美」。莊子宣揚
「無為虛淡」、復歸自然的思想,具體表現,即在其主張順應自然,反對有為,認為有為
即有害。這種思想,在《莊子》中,比比皆是。如《大宗師》篇說:「死生,命也;其有
旦夜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成玄英說:「夫旦明夜暗,天之常道
,死生來去,人之分命。天不能無晝夜,人焉能無死生?故任變隨流,我將於何系哉?……
而流俗之徒,逆於造化,不能安時處順,與變俱往,而欣生惡死,哀樂存懷,斯乃凡物之
滯情,豈是真人之通智也。」劉鳳苞說:「究之天,亦純任自然,而非有造作安排之跡。
」34他們所謂「任變隨流」、「安時處順」、「純任自然」云云,都是詮釋莊子「以自然
為宗」的思想。莊子經常還談到「能天」。所謂「能天」,亦是「以自然為宗」的意思。
《庚桑楚》篇說:「惟蟲能蟲,惟蟲能天。」這裡所謂的「天」,亦是無為虛淡,順應自
然的意思。何謂「天」?莊子自己曾經明確地說「無為為之謂之天」(《天地》篇)。對於
這個問題,錢澄之曾經指出:「莊子以自然為宗……因其自然,惟變所適,而《易》之道
在是矣。」35錢氏之見,不同凡響,把一般學者難以解決的問題,竟寥寥數語,就講得非
常明白。
第二,反對約束,恢復本性。莊子主張純任自然,自由地發展和生存,反對人為地約束性
靈的一切桎梏。莊子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樸,不足以為辯。」
(《天運》篇)又說: 「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秋水》篇)
鴿白烏黑,出自本性,天生而成。牛與馬天生四足,是其本性;落馬首,穿牛鼻,是人為
之,失其自然,損其本性,妨礙自然發展。顯而易見,莊子是以禽鳥和動物比喻人類。反
對用人為的桎梏,約束人的本性,妨礙人類自由發展。《駢拇》篇就對用禮樂仁義等削性
害生的罪過,大加鞭撻。《漁父》篇,更加明確諷刺孔子提倡「仁義」,是對人的「真性
」的危害。說孔子「仁則仁矣……苦心勞形,以危其真」。所謂「真者」,莊子自己曾解
釋說:「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同上)《
天地》篇繼承和發展老子五色、五聲、五臭,五味,以及「趣捨」使人「失性」的思想,
認為此五者「皆生之害也」,「為天性之桎梏」36。從莊子有關這方面的表述中,我們不
難看到,莊子的目的是在猛烈地抨擊儒、墨之徒、設置禮樂仁義等陳腐教條,窒息人們的
思想,損害性靈,妨礙人們個性自然發展。
第三,嚮往原始社會和「混茫」世界。所謂「建德之國」,即是莊子嚮往的理想王國。按
照莊子的描述,這個國度,「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慾,知作而不知藏,與而不求其報,
不知義之所適,不知禮之所將,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樂,其死可葬。」(《山
木》篇)不言而喻,此等社會,是不知禮義的愚昧無知的原始社會。對這種古老的原始「
混茫」世界的狀況,除上面描述的情景外,在《莊子》裡,還有幾處具體的描寫,如《繕
性》篇說:「古之人在混茫之中,與一世而得淡漠焉。當是時也,陰陽和靜,鬼神不擾,
四時得節,萬物不傷,群生不夭。人雖有知,無所用之,此之謂至一。當是時也,莫知為
而常自然。」宣穎說「混茫之中」,是謂「元氣未離」;「至一」是說「無知無慾」37。
這種淡漠無為,與萬物群生,不傷不夭,同生同長,無知無慾的社會,按照恩格斯《家庭
·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論述,還是處在人類沒有開化的最低級的蒙昧時代。《馬蹄》
篇,所謂的「至德之世」,與「建德之國」是同樣的蒙昧社會,只是描繪的具體境況有所
不同罷了。莊子所說的「至德之世」的情景是:「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
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系羈而游,烏鵲之巢可攀援而窺。夫至德之世,
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是德不離。同乎無慾,是謂素
樸。素樸而民性得矣。」可想而知,莊子崇尚的這種「民性素樸」的原始社會,是愚昧無
知的人類個性絕對自由的社會。我們必須看到,莊子所追求的個性自由發展,反對人為的
約束,有其正確的方面;但其中也有其消極頹廢的落後性。社會在發展,歷史在前進,不
管莊子出於什麼目的,他主張社會倒退,挽回已經前進了的人們的耳目,只能是逆歷史潮
流而動的倒退行為。司馬遷針對老子和莊子的這種倒退思想,曾經提出這樣的批評。如果
莊子企圖以此來表現對當時黑暗社會的否定,這也是非常消極的。這即暴露出莊子作為一
個知識分子所具有的詩人氣質的明顯弱點。
其三,莊子散文具有強烈的詩的語言節奏和韻味。在先秦諸種,《老子》是具有哲理性的
散文詩,文句簡短,頗有韻味。《論語》只是一種語錄體文字,文字呆板,缺乏詩意。《
孟子》篇幅較長,長於敘事,善於雄辯,言辭豐富,筆鋒犀利,作為先秦散文,已經蔚為
大觀。莊周與孟軻,同為戰國早期人,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莊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莊子無論在氣質和個性方面,都與孟子迥然不同。嚴格地說,孟子書生氣很重,只是個典
型的知識分子。莊子富於幻想.胸懷坦蕩,直言不諱,具有熾熱的詩人氣質,是一個富有
反抗精神的典型的知識分子。因此,莊子的散文,並非是一般的散文。而具有詩歌的節奏
和韻律,生動抒情,輕快、活潑,令人喜愛,富有無窮的韻味。如《逍遙游》篇:「藐姑
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
,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在宥》篇寫廣成子斥責黃帝說:
「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
者,又奚足以語至道?」《天地》篇:「蕩蕩乎!忽然出,勃然動,而萬物從之乎!此謂王
德之人。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見曉焉,無聲之中,獨聞和焉;故深之又深
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故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大小,
長短,修遠。」凡此等等,真是如詩如畫。作者經常以詩人的筆觸,用高度概括和凝練的
語言,用長短句對稱的筆法,用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抒發其熾熱的情懷,唱出悅耳動人的
歌聲。其中,意蘊深邃,飽含著富贍的哲理性,又令人索解不盡。
出乎尋常的誇張比喻手法
誇張和比喻,是文學作品常見的手法。先秦文學作品都具有這個特色,所以人們對誇張比
喻手法,並不感到有什麼新奇。但是,莊子散文所使用的誇張比喻手法,出人意料,新穎
奇特,與眾不同。如《逍遙游》寫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其廣數千里,不知究竟有多長。
又說有鳥名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雲,扶搖直上九萬里。說楚國的南方有冥靈之樹,
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棵大椿樹,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達生》篇
寫孔子觀於呂梁,懸水三十仞,流沫(浪花)四十里。《外物》篇寫任公子釣魚,為大鉤巨
緇,以五十條牛為餌,蹲在會稽山,投竿於東海。《列禦寇》篇寫莊子將死,說莊子以天
地為棺遊,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繼送等等,這種新奇怪誕的誇張手法,往
往都注入神話和傳奇的色彩,令人驚歎,令人傾倒。
莊子散文善於比喻,富於變化,含蓄蘊藉,生動活潑,比其他先秦諸子散文,又具有突出
的特色。如《大宗師》篇寫「子來有病」一段,使用了三個比喻:「父母於子」一喻,「
鑄金」一喻,「寐覺」一喻。前兩喻中間夾一段證議,如層峰起伏。後一喻兩句陡住,如
峭壁斬然。《天運》篇寫「孔子西遊於衛」一段,接連使用「古今非水陸」、「周公非舟
車」、「桔槔俯仰」,「相梨橘柚可口」、「猿狙衣周公之服」、「西施病心而臏其裡」
六個比喻,作六層轉換,愈轉愈活。此段由於運用六個比喻,便更加生動地說明「禮義法
度」,必須「應時而變」的道理。《馬蹄》篇開篇陡用伯樂「善治馬」,陶者「善治埴」
,匠人「善治木」三個比喻,就使此段文字如「風騎雨驟,飄忽非常」38。以上是說,莊
子善於使用比喻的特點。
同時,還應看到,莊子使用比喻,還有千姿百態,變化莫測的特點。如《在宥》篇說:「
汝慎無攖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強,廉劌雕琢。其熱焦水,其寒
凝冰,其疾俯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懸而天……」這裡使用了
一連串的排喻,「焦火」喻其躁,「凝冰」喻其堅,「俯仰四海」喻其速,「淵靜懸天」
喻其動靜各殊,皆用來比喻人心不可攖。還有明喻、暗喻,「駭喻切喻,微妙警策,毛寒
骨竦」。39對於莊子比喻這種變化莫測、層出不窮的特點,宣穎曾評論說:「莊子之文,
長子譬喻,其玄映空明,解脫變化,有水月鏡花之妙。且喻後出喻,喻中設喻,不啻峽雲
層起,海市幻生,從來無人及得。」(同上)所以,莊子散文言有盡而意無窮,給人留下咀
嚼不盡的餘味。
莊子散文的浪漫主義特色,古人曾有高度評價,宋代高似孫說:「極天之荒,窮人之偽,
放肆迤演,如長江大河,滾滾灌注,氾濫於天下;又如萬籟怒號、澎湃洶湧,聲沉影滅,
不可控搏。」40但是,莊子散文固然對後代有積極的影響,同時也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對
待這個問題,長期以來都沒有能夠給予正確的評價,曾經產生過忽左忽右的現象。必須看
到,中國古典文學遺產,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其中必然會存在民主性的精華和封建性的糟
粕。我們對待古代文化遺產,必須堅持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的原則,不能兼蓄並收。這才
是惟一正確的態度。並不能因為歷史的發展,時代的前進,意識形態的變化,而拋棄這個
基本原則。對於莊子散文的思想內容及其藝術風格,我們也必須本著這樣的原則,吸收其
有益的精華,剔除其消極頹廢的糟粕,為弘揚祖國文化優良傳統、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
藝,作出積極的貢獻。
注 釋
1 司馬遷:《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2 《晉書·阮修傳》。
3 《南華經副墨》。
4 《大鵬賦》。李白還有(古詩第三十三首)描寫「北溟有巨魚,身長數
千里」的讚美詩。
5 《藝概·文概》。
6 《宋史·蘇軾傳》。
7 《稼軒詞編年箋注》。
8 「侃大山」:北京方言,意謂神聊。
9 《南華雪心編》《外物》篇夾注引語。
10 《南華雪心編》。
11 《南華經解》。
12 劉熙載:《藝概·文概》。
13 《南華雪心編》。
14 《莊子詮詁·序》。
15 《南華雪心編》。
16 《南華經副墨》。
17 《南華經副墨》。
18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19 《莊子獨見·莊子論略》。
20 《莊子贊》。
21 《南華經句解·至樂篇》眉批。
22 《讀(莊子)》。
23 胡文英:《莊子獨見》。
24 《南華經解·天道》。
25 《莊子因·天道》。
26 《南華經解》。
27 《莊子因》。
28 《南華雪心編》。
29 《南華經解》。
30 《莊子王本集注》內篇總論。
31 《莊於因》總論。
32 見郭慶藩:《莊子集釋》。下引同,不再註明出處。
33 《南華經副墨》。
34 《南華雪心編》。
35 《莊·屈合詁自序》。
36 宣穎:《南華經解》。
37 《南華經解》。
38 林雲銘:《莊子因》。
39 宣穎:《南華經解》。
40 《子略》。
原載:《河北師院學報》
收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