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文史大家李慈銘

作者: GodTaipei (上帝)   2014-03-15 19:27:18
文史大家李慈銘
2008年05月01日 12:31:25  中國柯橋網 〔大 中 小〕〔打印〕
  李慈銘是我國晚清時期名傾朝野的著名學者。一生讀書萬卷,著作等身,經史百家無
所不涉,而且成就卓越。因此有的稱他為文學家、詩人,有的將他歸入史學家、考據家之
列,也有的視他為舊文學和考據學的殿軍。因為文史兼通,所以更多的稱他為文史大家。
  一生坎坷
  李慈銘(1829—1894),初名模,字式侯,後改名慈銘,字愛伯,號蓴客,室名越縵堂
,人稱李越縵,清末會稽人。少有異才,12歲即能詩為文,有越中俊才之稱。可是後來11
次參加南北鄉試,無不落第而歸。咸豐九年(1859)北遊京城,將捐資為戶部郎中,不料為
人欺哄,喪失攜資,落魄京師,其母因此變賣田產以遂其志,而家道由此中落。後於同治
九年(1870)中舉,光緒六年(1880)中進士,補戶部江南司資郎,十年後才給了山西道監察
御史一職。任內巡視北城,督理街道,均盡其職。遇事敢於發表意見,也不避權勢顯貴,
甚至當面折人、議論臧否,因此常常受人嫉恨,遭人詆毀。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
發,敗訊傳來,李慈銘憂憤咯血而卒,時年66歲。
  閉戶讀書
  李慈銘生當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英法聯軍入侵京畿,日本挑起甲午戰爭,加上清王朝
的吏治敗壞,天災人禍迭起的時代。官場裡面吃喝玩樂,交遊請托,以權謀私,習以為常
。而生性質直、狷介的李慈銘,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獨自閉戶讀書吟詠,蒔藥種花,非知
己者不與交流。
  其讀書之勤,夜以繼日;讀書之博,無所不窺。凡經史子集以及稗官、梵夾、詩餘、
傳奇等,無不涉獵。每讀一書,必求其含義之深淺,致力之先後,然後以日記的形式,記
下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客觀評述。
  這些散見於《越縵堂日記》中的讀書筆記,都是作者讀後有感而發,多有創建或獨到
之處。雖然言辭略嫌苛刻,但功力之深,實非偶爾操觚者可比,在研究古籍和學術史方面
的重要價值,當在《四庫提要》之上。後經由龍先生從《越縵堂日記》中輯出,編成《越
縵堂讀書筆記》一書,收錄李慈銘對近千種古籍的評議,共90餘萬字。為便於檢索,出版
時只好按四部分類法編排。由於內容廣博,議論精深,受到後來者好評。這也從一個方面
,反映了李慈銘對古籍、學術史研究的重大貢獻。
  「不名一家」
  李慈銘在文學創作領域中的獨特建樹、自成一家,也為文學史家們所器重。他工於詩
,長於詞,駢文也有獨到之處,而且創作頗豐。生前匯而成集的作品就有《越縵堂詩初集
·續集》、《白華絳跗閣詩集》、《杏花香雪齋詩集》、《霞川花隱詞》、《桃花聖解庵
樂府》、《湖塘林館駢體文》、《越縵堂駢體文》等10餘種。
  對於詩歌創作,李慈銘主張「不名一家,不專一代」,必須吸收融合各代、各家之優
長,然後「陶冶古人,自成面目」,實際上主張詩歌創作也應當推陳出新,在創新上下功
夫。所以他的詩品,既有唐風,又有宋味,雖然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攻擊,但他自認為「八
面受敵為大家」,對詩歌創新充滿自信。他的詞章與詩品一樣,既具本色,又別出心裁,
不堆積辭藻,不賣弄風情,雖然「博雅」而「未能名」,他也依然秉承創新之旨。有些詞
章,顯得正氣浩然,蕩氣迴腸,即使今天讀來,也使人感到作者並非等閒之輩。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晚清詩壇,流派紛呈。而李慈銘的詩作,以其「不名一家,不專
一代」而被歸入「唐宋兼采派」,這當然沒有錯。可是近人論述清詩的,除以黃遵憲、梁
啟超等人為代表的「詩界革命派」予以肯定外,對其他詩派包括李慈銘的「唐宋兼采派」
,都一概貶之為「復古、保守」派,這顯然不符合晚清詩壇實際的。事實上,對李慈銘的
詩作、詞章、駢文,至今還缺乏深入、系統研究,下此結論,不免有失公允。
  「致力莫如史」
  當然,李慈銘在文學上的成就,也受到有識之士的充分肯定,認為他是「舊文學的殿
軍」,這應該說是恰如其分的。然而李慈銘自己卻認為,畢生「所致力者莫如史」。這既
說明他在史學上所化功夫之深,也反映了他的史學成就與文學成就一樣,完全可以並駕齊
驅,所以也有人說,他是「乾嘉學派的殿軍」。
  李慈銘深受漢學考據影響,對訓詁、校勘、目錄、版本、金石諸學均有研究。因此在
治史方面,承乾嘉學派遺風,以考境源流、鉤稽史實為畢生致力之所在。在考據學方面,
是繼錢大聽、王鳴盛、趙翼之業而成為「有清一代之後殿者」。對於考據之學,李慈銘有
著非常明確的宗旨,那就是為了「經世致用」,而不是為了考據而考據。因此他說,學者
讀書,將以經世致用而必有求益於書,欲求益於書,則必使書先受益於吾。所以他在參校
書籍的版本選擇上,非常講究,如漢書、宋書、南北史採用的是明汲古閣本,梁書、隋書
採用的是明北監本,魏書則採用宋監本。而且精於訓詁,通釋假借,旁徵博引,細入豪芒
,以精博著稱於世。《漢書》校勘中,就以正裴駰之誤、訂王念孫之拙、糾師古之謬而立
義精湛、精義紛陳,不失為史籍考據的經典之作。
  經李慈銘校勘、考證的史籍有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宋書、梁書、魏
書、隋書、南史、北史等共11種、30卷。民國時期,北京圖書館根據所獲李慈銘手稿,彙
集出版,總稱《越縵堂讀史札記全編》。此外,李慈銘還著有《唐代官制雜鈔》、《宋代
官制雜鈔》、《元代重儒考》、《明謚法考》、《南渡事略》、《歷代史乘》、《閏史》
、《後漢書集解》等10餘種史學著作。
  日記大觀
  李慈銘一生著作等身,已經彙集成書的集子,將近50種,總字數約在七八百萬字以上
。除上述文學、史學著作外,尚有經學、小學、方志學等方面的力作傳世,而其中尤以《
越縵堂日記》規模最為宏大,影響最為深廣。洋洋數百萬言的日記,堪稱李慈銘治學之大
成,有「日記之大觀、掌故之淵藪」的美譽。
  日記本來是寫給自己看的一種流水帳,因此也不必如寫文章,須擺空架子,所以反而
可以看出真面目來。用魯迅的話說,這或許就是日記的正宗嫡派。而李慈銘由於稟性直率
,胸無城府,但又志在立言,意存褒貶,「欲人知而又畏人知」(魯迅語),只好以日記形
式來寫文章,至於身後被翻印出版,他自然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因此,《越縵堂日記》實
在是一種著述,雖算不上是日記的正宗嫡派,卻也別具一格。而且所記上自朝章,中至學
問,下迄相罵,很有看頭,因而不必等到身後,就是在身前,也早就有人借來借去地傳抄
開了。這就是《越縵堂日記》的魅力所在。
  《越縵堂日記》之所以備受學界青睞,除了因為李慈銘名重朝野外,主要還在於日記
的內容。日記對清咸豐到光緒40年間的朝野見聞、朋蹤聚散、人物評述、史事記錄、古物
考據、書畫鑒賞、山川遊覽、風土民情、社會風貌無不詳細備載,足資後代文史學者採擷
。同時,日記中嘗有大量讀書札記,內容涉及經史百家,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是古籍
研究和學術史研究不可多得的典籍。此外,日記中還有大量詩詞、駢文的創作,作品具有
唐宋遺風,對於研究晚清文學史具有不可或缺的參考價值。
  正因為如此,最近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不惜重資,將《越縵堂日記》手稿以「文獻叢
刊」之一,重新整理影印出版,成為日記問世以來最為完整的一個版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