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10/17 復興劇場

作者: morrishsing (morrishsing)   2020-10-14 22:39:42
演出羅成叫關,法場換子,三堂會審。
羅成叫關(京劇系林女衣婷)(中間那個字總是出不來,只好分成兩個字)
羅成遭元帥陷害,帶傷出征。得勝而回,又被拒之城外,雖是義子羅春守城,畏於軍令亦
不敢開門。羅成無奈,寫下血書,命羅春回朝搬兵,重赴戰場殺敵。接下去是淤泥河,羅
成萬箭穿心而亡,然後魂魄回去托夢,叫做小顯,三齣加起來,就是全部羅成。此戲通常
聽到的都是葉(盛蘭)派,不過前幾年國光的溫宇航也曾以姜(妙香)派詮釋過。
這是一齣小生的重頭戲,文的方面,羅成回城時唱嗩吶二黃導板接原板,寫血書時改胡琴
伴奏唱二黃導板接原板轉西皮慢板接快板,從頭到尾唱個不停,還得蓋過嗩吶(或許現在
的演員應該多多感謝胸麥的出現),嗓音(尤其是坤生)若是不夠寬厚,半個鐘頭的尖聲
叫喊真會令人耳鳴加發瘋(行家都說小生要有龍虎鳳三音,我實在是難以理解這三音到底
聽起來是怎麼一回事)。武的方面,雖然沒有開打,但是演的是武將,持長槍馬鞭,佩寶
劍,功架還是要有的。扮相是箭衣斜馬褂,頭上是面牌甩髮及長鬢髮或千斤,我總覺得這
個扮相對臉比較胖,下巴比較寬的人來說十分吃虧,雖然有鬢髮勉強遮一點,但是從台下
看來總讓我想到一顆馬鈴薯或一顆M&M戴了一頂帽子。箭衣戲沒有長袍水袖掩飾身段的缺
陷,還要一手拿槍一手拿馬鞭,加上甩髮也要顧,一個人走全場,這也是這齣戲的難處。
說到嗩吶二黃,就是二黃的調子,但是以嗩吶伴奏,板式有導板,迴龍,原板,散板,沒
有慢板,二六,搖板。通常是小生,老生,花臉才會用到,而且因為嗩吶聽起來的感覺,
出現的時候也不算太多,如羅成在此戲及小顯,青石山的關公,大回朝的聞太師,五花洞
的張天師等等。小時候聽老一輩的老師說,嗩吶二黃不是人人唱得來的,因為它有固定的
調門(乙字調,即A調)管著,不能隨便移調,不管演員多有名,嗓子不夠就是不能貼。
演員也不能想著今天嗓子在家就唱高點,或嗓子不在家就唱低點,反正該怎麼唱就怎麼唱
,沒得商量就是了。嗩吶二黃除了對演員是考驗,對吹奏者更是考驗,演員還有氣口和過
門,吹奏者可沒什麼機會喘氣,即使循環呼吸練得爐火純青,這麼一大段吹下來,怕也要
臉紅脖子粗了。
法場換子(謝德勤)
薛剛酒後踢死皇子,畏罪逃走,唐王將薛剛之兄薛猛一家綁至京都斬首。徐策不忍薛家絕
後,趁著去法場祭奠,以自己的孩子暗中調換薛猛之子薛蛟,抱回撫養。 這戲還有一個
比較少聽到的名字,叫做換金鬥,金鬥(或斗)就是徐策孩子的名字。
這戲前前後後的情節加起來,至少可以演上兩三天:薛剛的爸媽是薛丁山與樊梨花,就有
馬上緣(薛樊結識),樊江關(樊與小姑薛金蓮吵架,又叫姑嫂比劍),蘆花河(薛樊的
義子薛應龍陣前招親,樊欲斬之,又叫女斬子),金光陣(樊梨花破陣,在陣中產下薛剛
);法場換子之後,薛剛逃走變成山大王,是五鳳樓,薛蛟發現真相,是舉鼎觀畫,薛剛
發兵報仇,是徐策跑城(這是薛剛反唐的最後一折,薛剛反唐是以薛剛為主角演這個故事
)。如果再加上薛丁山的其他兩個老婆(樊是第三個)竇仙童與劉金定,那就更是族繁不
及備載了。
這是一齣老生傳統戲,劇幅不長,就兩場,差不多一個鐘頭。頭場徐策向妻子提出要換子
,妻子自然不允,各有一段二黃快三眼和二黃原板,然後徐策向妻子下跪,妻子就答應了
。徐太太這麼容易就被說服,一則是因為這戲是老生的主戲,不是老生老旦的對兒戲,老
旦就不能有太多表現,所以這裡不可能像李維康版的新編寶蓮燈,在二堂捨子唱了一大段
,二黃導板轉迴龍接慢板轉快三眼,細訴心境,催人淚下,同時把老生晾在一邊;二則老
戲裡每當夫妻有什麼爭執,丈夫只要一跪,妻子無不屈服,或許就是那句男兒膝下有黃金
在作祟吧。
接下來是法場,奸臣張泰監斬,薛猛夫妻綁上,薛太太埋怨丈夫為什麼不逃,薛先生嘴硬
說自己是忠良,順便對張泰發出十分阿Q的詛咒;徐家家丁上,藉著祭奠法場,把孩子換
過(孩子在薛太太懷中,但是換孩子時她鎮定非常,好像早就知道有這一手,自然也是因
為老生主戲,她是配角),請出徐策夫妻,兩人唱幾句二黃散板,嘆息薛家遭遇,然後徐
策把太太趕回家,接著就是主要唱段,反二黃慢板接原板,近四十句,把前因後果唱一遍
,並告訴他們換子之事,唱完下場;最後張泰出來,斬了薛氏夫妻,刀斧手發現薛太太懷
中有個嬰兒,刀下留人,張泰見嬰兒長得不錯,本欲收為義子,但想到斬草不除根,春風
吹又生,還是將嬰兒斬為三截,全劇結束(斬首的安排是人下場,場面起斬鼓,然後刀斧
手拿個紅包袱(代表人頭)出來說“斬首已畢”就行了。)
此戲算是余派(叔岩)代表之一,但是余叔岩本人並未演出過,唯一的資料只有十八張半
中第一場的快三眼(恨薛剛),反二黃(見夫人)則沒有錄音,那時他還是宗譚派(鑫培
)。後來他似乎對此戲特別喜愛,精心研究,還把祭塔裡的腔放到反二黃裡,可惜等到他
自己對唱腔滿意了,他也因病無法再登台了,這戲就靠著他的學生傳下來。快三眼在晚會
清唱時常常聽到,反二黃則因為太長,就不適合一個人佔用太多時間了。
學譚余的老生追求“雲遮月”的嗓音,有一說是一上場嗓子還沒全開,到後面越來越好,
好像是雲飄走了,月就全部露出來了。我覺得這根本不叫稱讚,那有人只追求唱好後面的
戲,不追求唱好全部的?另一說則是嗓子明亮中略有沙暗,亮而不炸,高昂而不失渾厚。
這倒比較容易理解,但我又不懂了,好好的嗓子,為什麼要讓它變沙變暗(據說孟小冬還
真的努力的練出沙音來)?其他還有更玄的解釋,例如嗓音像是古銅器上的銅綠,帶著一
點森森的古氣,蕭然枯寂,這比喻讓人只能點頭,以免別人認為自己太遜了才不懂(前人
對嗓音的比方,例如說梅蘭芳的嗓音是花團錦簇,富貴牡丹,都能讓我白眼翻到後腦勺去
)。我沒那麼大的修養和悟性,所以就懶得去研究,或許等到我跟那些梨園耆宿一樣年紀
時,自然就能領略了。
法場換子,舉鼎觀畫,和徐策跑城三齣戲連起來,情節跟八義圖搜孤救孤,趙氏孤兒很像
,還有一齣桑園寄子也有點類似(兒子和姪子二選一),只是寄子是團圓收場。以現代眼
光來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以及用自己的孩子代替別人的孩子去送死,就算只是小說
情節,不是真事,也是足夠荒謬;不過或許是因為古人忠孝節義的觀念,老戲的劇情常常
有這種讓現代人難以接受的地方,所以說老戲的劇情和現代觀念脱節,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有些人據此而認為老戲需要適度的修編,讓劇情跟上時代,現代的觀眾容易接受;也有
人說演的就是古人的故事,為什麼硬要把現代思想套在古人頭上。我以前是後者,現在則
覺得,就讓觀眾決定好了。觀眾如果不買票,那就表示大家不喜歡,得不到大家喜歡的戲
,不然就修整好讓大家喜歡,不然就放著不管任其自然發展,頂多也不過是再也不演,反
正看不到的戲已經那麼多了,再多一齣好像也沒什麼。
三堂會審(黃聲苓 趙揚強 謝德勤 黃昶然)
蘇三的故事,最常見的折子就是起解會審,熱門戲,我就不做劇情介紹了。四大名旦裡,
梅蘭芳常以起解為打泡戲,西皮原板獨有十可恨,且不與會審連演;程硯秋較常演出會審
,以險峻的腦後音唱出一個女子在歷經磨難後的悽楚;尚小雲與荀慧生則演出全本,尚派
由起解到團圓,荀派由嫖院到團圓,各擅勝場。張派在梅程尚荀之後成派,銳意革新,起
解反二黃的腔高低閃賺,流水第一句的詞與眾不同,並且整段流水一板到底,不坐尺寸。
我的偶像顧正秋老師,更是“一曲蘇三驚四座”,流水的腔華麗婉轉,別出心裁。如此熱
門的戲碼,青衣演員,若說不會起解會審,那就是笑話了。
前幾年京崑劇團曾貼出全部玉堂春,嫖院起是顏雅娟,起解是余大莉的張派反二黃,黃聲
苓的梅派西皮,最後的會審,則由梅派郭勝芳壓陣;更久以前,國光也曾以魏海敏(梅)
劉海苑(張)李光玉(荀)王耀星(程)四派旦角四演玉堂春。自從李光玉轉教職,朱傳
敏退休,臺灣本工荀派的旦角就後繼無人,程派旦角也只剩一個王耀星,更不用說尚派了
。當然這是因為臺灣京劇的生態,從業人員少,不管生旦淨丑,想專攻一派都不太可能,
大家都是什麼派都沾一點,會個幾齣,即使是魏海敏有時也得唱非梅派的戲,這也是沒辦
法的事,不過轉益多師是汝師,如果能綜合各派之長,也未嘗不能走出自己的路。
起解算是旦角的啟蒙戲之一,因為二黃,反二黃,西皮都在其內,雖然不是什麼板都有,
但也可給學生一個大概觀念。會審雖然只有西皮,但是差不多的板式全有,學了會審,對
西皮唱腔就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了,不過不知為何,會審並不被列爲開蒙戲之一。我自己是
很喜歡此戲,只要有演出,必然排除萬難趕至現場,所以第一次聽到有人覺得會審就是“
跪那兒傻唱,沒意思“,不喜歡唱此戲時,真是無法掩飾我的驚訝。跪在那兒是真的,傻
唱則大大未必。觀眾眼睛盯著蘇三,她要是臉上及聲音裡一點表情與心理過程都沒有的傻
唱,因而導致觀眾睡著,那是戲本身的問題還是演員的問題?而且蘇三也沒有一直都跪著
,她穿著罪衣罪裙,站著時沒有水袖及長裙遮掩,有些人的腳怎麼看都像是義肢。以前看
徐露的會審,她光是犯婦告進的一個小圓場就要上一個滿堂彩;把枷拿掉後,她輕揉雙肩
,以示不堪疼痛;唱迴龍時,左腿平伸,紋風不動直到唱完;王金龍與紅藍袍對答時,她
也沒有把它當作休息時間,臉上仍有反應;最後下場,她表情悽楚,用藍綢子擦淚,一直
到進去了綢子都沒放下。能演到如此程度,該是花了多少功夫細細研究體會?
除了蘇三不是“跪那兒傻唱”,王金龍更不能坐著發愣,淨等蘇三唱完開口。對他來說,
堂下跪的可是自己舊情未了的情人,一來他已經決定要救蘇三,所以對她講的話勢必要認
真聽,好找出蛛絲馬跡來翻轉判決;二來在慢板和原板時,他藉著蘇三的唱把自己年少輕
狂的歲月又活了一次(其實他並不想蘇三把嫖院的事講出來,可是辯不過藍袍,不想聽也
只好聽),而“自從公子回原郡“後,他直到公堂之上才知道蘇三發生了什麼事,心中的
翻江攪海,還要應付藍袍忽然射來的冷箭,其實是很難的內心戲。
還有紅袍藍袍,古早以前潘必正(紅)與劉秉義(藍)都是穿紅的(配上王金龍的紅蟒,
蘇三的紅罪衣,及背後的大紅桌帳的滿堂紅,加上團圓的結局,讓此戲變成一齣喜慶戲)
,後來(據說自譚鑫培開始)因為劉的官位(臬司)比潘(藩司)低,為了在台上看得出
差別,就讓劉穿紫色,後來又變成藍色,因為紅色的地位是比藍色高的(紅是上五色之一
,藍是下五色之一。)
另外,穿不同顏色,也暗示了一個是官場的老油條,一個則年輕氣盛不知收斂。紅藍袍早
就發現蘇三是頂頭上司巡按大人的老相好,為什麼紅袍息事寧人,藍袍卻不饒人?有人說
是藍袍不屑王金龍曾入妓院,但在古代,這雖然不是什麼很值得誇耀的事,但也不至於嚴
重到哪裡去。據幼時聽長輩閒談,在不知什麼年代的演出,戲一開始王金龍曾有唸狀,唸
到“王知縣受賄一千兩,合衙分散八百餘“,懷疑紅藍袍也牽涉在內(應該是包庇的意思
),他二人自然大吃一驚,幾經解釋,方才揭過。此事如果是真,藍袍冷嘲熱諷,可解釋
為抓到王金龍的把柄,藉以示威;如果是假,也可解釋為藍袍要宣洩心中對被懷疑的不滿
。而紅袍因為久經官場,所以深知規矩,屢屢安慰王金龍,又暗示藍袍不要太過份。
所以,以蘇三而言,一上場的散板,她其實並不抱太大希望,後來的大段唱腔,她把入獄
前人生的喜怒哀樂又回憶了一次,最後希望陡現,且發現巡按大人其實就是自己的舊情人
,想認又不能,這心情的起伏豈可以道里計?王金龍除了對蘇三的關懷,他與紅藍袍的對
答,幾次的笑,有尷尬有得意,要怎麼表現出來?紅袍猛打圓場,藍袍猛發冷箭,唇槍舌
劍後驚堂木該誰拍,可是暗潮洶湧得很。場上四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能宣之於口的情
緒,這戲絕對不是除了青衣的唱就沒什麼好看的。
蘇三從頭唱到尾,氣力夠不夠,嗓子能不能撐就很重要,不能前面神完氣足,後面聲嘶力
竭,尤其是最後一句“我看他把我怎樣施行”裡“他”的高腔,又是張口音,一出岔就毀
了前面所有好印象;她也沒有什麼身段,所以票友票戲都喜歡唱,正好藏拙。唯一能做文
章的,就是王金龍要她出院,她唸完“謝大人”後,場面起奪頭,哆囉,胡琴拉二六的長
過門,到蘇三開口唱“這場官司未動刑”,這一段時間差不多有三十秒,大家都用來做表
示蘇三跪久了膝蓋疼的身段,先是要站站不起來,站起來又踉踉蹌蹌,有的演員還走蹉步
,然後揉膝蓋(不能兩邊一起揉,而且以前聽老師說要揉在板上),做完了過門也拉完了
,再接著唱。一般梅派和程派算是大青衣,動作比較不會太誇張,其他的或有一站起來又
跪下,或有哎喲一聲,或有還扶著腰,反正戲在人演,各名家都有自己的詮釋。
蘇三的扮相是銀泡頭面,繫綢子,戴甩髮,還有鎖鏈,梅派則還加個紅水鑽頂花,理由據
說是因為包著綢子,看起來扁塌不好看,所以加頂花,反正是大師的扮相,誰敢說個“不
”字?與此相比,我還見過兩邊戴花的蘇三,人家也是德高望重,幾乎就要立派了,也沒
人會說什麼。身上穿罪衣罪裙(白色的腰包),裡面綁腰巾,紅彩褲紅彩鞋,衣著倒是大
家都一樣,我見過唯一不同的,就是李世濟,她的罪衣加長到膝蓋,看來像是沒有水袖的
褶子,下身又穿紅色沒有繡花的裙子,呃,我知道她已經故去,可是我真的覺得她看起來
像是一台紅色的冰箱。
還有一些關於此戲的冷知識,雖然這都已經是古早年代的事了。大家應該聽過“檢場”這
個名詞,他們在台上的工作絕不止是搬搬桌椅而已。就以會審而言,蘇三犯婦 進,走一
個小圓場後跪下,厲害的檢場能在剛好的時間,從側幕丟一個椅墊到剛好的位子,讓蘇三
可以跪在椅墊上,很厲害吧?現在當然沒有檢場有這個本事,中國甚至已經取消檢場,所
以就在王金龍升堂時拉二道幕,擺公堂的桌椅,順便也就把墊子放好了等蘇三上來。其實
放這個墊子與劇情完全不合,而且一樓的觀眾或許看不到,但是二三樓的絕對可以看到台
上有一個墊子,再加上演員自己也會戴護膝了,所以墊子也就漸漸的沒人放了。還有蘇三
在公堂之上與王金龍第一次照面,“這一犯婦,為何不抬起頭來?”“有罪不敢抬頭”“
恕妳無罪”“謝大人”,蘇三抬頭,王金龍一看兩看,蘇三低頭,王金龍驚介,唱散板“
本院抬頭來觀看,犯婦果然是蘇三,一霎時只覺得神昏意亂……“,就這麼昏倒了。然後
有一段請醫,醒來後王金龍唱幾句南梆子,重新升堂,紅袍藍袍拍完馬屁,再從問可有訴
狀接下去。這請醫一段因為真的不知道為何存在,最多就是聽聽胡琴拉的柳青娘,與劇情
毫無關係,所以早早就被刪除了。檢場扔墊子對我來說就是故事,只在長輩老師閒聊時聽
過,但是請醫,我在顧正秋老師的演出時就真的開了眼界,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到目前為
止的唯二次親眼目睹請醫(另一次是徐露的演出),所以印象深刻,直到如今。
作者: u96873 (阿均)   2020-10-15 12:57:00
搜孤救孤程嬰的老婆就比較狠心,要兩個人跪XD蘇三程硯秋(沒記錯的話)也喜歡貼,起解也很少與會審連演,一般是開台先演起解,過幾天要走才演會審,這叫紅來紅去嗩吶二黃戲太難唱,所以一些戲就消失了。比如龍虎鬥,整齣幾乎都是,而且還從頭唱到尾,除了胡少安、高德松的錄音,還沒有看過別的人貼
作者: chachagod (恰恰喬)   2020-10-18 19:13:00
感謝m大的線上導聆,讓我看戲時更多感受,有m大真好!(大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