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一個不專業的協會在教新移民.....

作者: justmine99 (justmine99)   2018-05-13 14:39:28
本來以為他是政府的協會
沒想到是私人的
他的志工招募要找「教學新移民中文」
全部都是業餘(退休阿桑,中年家庭主婦)
只要聽完12小時的演講就能當老師教華文.......
有關於東南亞的移民認知也偏誤
還有人說想要「來練習英文啊」
身為受過專業訓練的我覺得超傻眼
聽他三小時的秘書長演講,整個覺得很憤怒
關於教學的基礎訓練也沒有
且華語教學不是一般人都能教的啊==
這個專業要學的還是很多好嗎
協會裡常有來自各國的人來
他們說他們本來就不是專業的正統教學
他們會用一些比較活潑的方式
(o.s.你又知道別人教得不活潑喔^^)
教連音調都不清楚的外國人唱歌學中文
真的很怕他們誤人子弟
請問一下,這種地下協會雖立意良好
但教學的方式實在是傻眼
請問一下業餘的教學大概就是這樣嗎?
我大驚小怪了嗎?
作者: QueenofSM (來幹我阿)   2018-05-13 15:10:00
薪水感覺是200之類的
作者: joepllee   2018-05-13 22:39:00
這種多的咧!國外一堆臺灣留學生在教外國人中文。以為說中文就會教中文。連基本讓學生分辨「ㄅ、ㄆ」的能力都沒有是說,臺灣很多補習班也是聘了一堆「會說英文」的老外啊!哈哈哈,我以前也超憤怒的,現在很淡定了。XDD
作者: QueenofSM (來幹我阿)   2018-05-14 00:01:00
沒薪水就不意外了
作者: citron1018 (Citron)   2018-05-14 00:04:00
請沒薪水的來教,你想老師的水準會到哪?
作者: ihasumin (ihasumin)   2018-05-14 01:48:00
朋友在國外工作 因為中文母語就兼了幾次中文課然後他從此就自認可以教中文了XD兼的那幾次中文課教的是什麼呢 是自己都不會分析的完整句子 把發音寫下來叫學生死背而已
作者: nanpyn (Apple)   2018-05-14 14:58:00
非語文教學專業當志工比較像語言交換模式倘若講習12小時能釐清一些語文習得觀念如直接呈現、練習量多、示範清楚、確實糾正 也算能幫移民但若沒有,則比較像在練聽力和交朋友。你如果看過移工仲介印給他們的講義會更生氣 XD羅馬拼音拼成東南亞能夠擬音的方式我雖能接受但應該要給對照表,對照國音二式、威翟、漢拼、通用、自創否則他們到外面看告示還是會不知是同一個音而念錯更可怕的是句子錯誤。怎麼樣和怎麼了是兩回事移工仲介只是給個爛翻譯和自創羅馬拼音的講義給移工看而已雖然不是每家仲介都這麼爛,但我相信是常態。所以在我爸過世,我有空時就自己去教那位外籍看護。可惜教沒多久,爸爸過世,她就得換雇主了。只幫到她正音補字:過世+之前仲介是向雇主和移工收費,而移工是弱勢。需仲介和雇主有心才可能讓他們在初期就學到正確的華語很多移工需要學的不是華語,而是閩南語或客家語。其實政府有給新移民開班,覺得協會提供的協助算人際社交。外籍配偶的移民也需有資訊管道和時間才去得了政府開的班協會應該要轉介移民報名政府開的課程才比較良心若所募款項能補助他們上官方班級的學費會更好他們立意良善但語文外行 可建議他們轉介學員去官方語文班而民間機構提供生活和社群的輔助就好
作者: kueilee (李小貴)   2018-05-17 12:24:00
不只教中文學中文啊 ,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認為,學習母語者的學習歷程,就可以習得一種語言 我覺得這個想法的影響,大過覺得沒有教學專業也可以進行教學這件事
作者: nanpyn (Apple)   2018-05-18 11:56:00
誠然,但他們實際做的不是模仿母語者習得歷程而是爛翻譯。母語者習得歷程需有大量的目標語聽說練習所以才會有報名者以為能「練英文」雙重迷思:誤以為東南亞人人會英語、誤以為學語文全靠翻譯需譯為正確的學生母語才有用。若學生不懂英語則徒增障礙。我教那位外籍看護沒用英語,只示範、帶她練習。我之前在補習班教日本人練習發音、句型也是全中文反而在語言中心用較多英語,因各國初級學生發問會用英語。為了要回答問題或更正教材上的英文編譯錯誤,需用英語。(視華有不少英文編譯錯誤)
作者: citron1018 (Citron)   2018-05-18 15:43:00
N大對當代不曉得看法如何? 因為我覺得當代的語法解釋也很容易讓學生依賴英文翻譯...
作者: nanpyn (Apple)   2018-05-19 10:10:00
如果呈現和理解是正確的,翻譯可輔助。我比較有意見的是漢字和漢拼的呈現方式。新加坡小學華文和大陸小學語文在入學教育(問候語)單元後新加坡進入練習漢拼單元會下列一些常用漢字進入課文後才會兩者都全列。大陸本來也是這樣編,但近年有些教材是先從全漢字開始,再進入練習漢拼單元偶有漢字,然後才是課文上音下字。大陸那樣編是母語導向,因本來就會聽說了故可先直接認字。韓國中國語教材是先全漢拼,進入課文後不是並列,而是逐漸增加漢字,比新加坡更加先語後文一點,較能分散負擔。而韓國漢文教材(古文課會認傳統字)則是用諺文標韓語讀音日本成人因會認漢字,中國語教材課文會並列漢字和漢拼。但日本小學國語是先學日文假名再「逐步」增加漢字,臺灣則是首冊先學十週注音符號,低中年級並列漢字和注音。母語者本就會聽說,而注音符號是漢字本位符號,因此即使全文與漢字並列且不會干擾,讀者可自行選擇。但若是華語非母語,聽說量不足,也很少在生活中看見漢字,應徹底先語後文,讓學習者能在每次見到生字時確實讀進去,但大陸的國際漢語和臺灣的對外華語教材在第一冊都是全文漢字和漢拼並列,對於非母語者是干擾,總看標音故看不清漢字,也更懶得聽CD或MP3的音檔示範。對二語或外語學習者,最理想的是先語後文,逐步增加漢字,如韓國中國語教材或日本小學國語教材都是逐漸加入漢字。美國的顧百里教授編的基礎中文系列(有新舊兩種)也是先語後文但更徹底,將聽說和讀寫教材分流,先學聽說教材,延後進入讀寫教材,分散語、文負擔。次理想的是像視華第三、四冊那樣,課文漢字標示聲調,從第一冊起就注意聲調,並直接聽教師或音檔念課文認漢字,而將全注音課文、全漢拼課文、課文譯文列於之後,如視華第一、二冊那樣。(更正:僅視華第三冊課文標聲調,第四冊沒有。)(個人認為頭四冊課文全該標聲調。)當代中文課程將漢字和漢拼並列,學生只是照念。課文標示聲調而標音系統與課文分開列出可有意識記調認字。另列標音系統需查找才看,要求學生對照課文多聽音檔示範。視華生詞編輯方式也較佳,注音能直接標在詞內單字旁,這是注音符號的優點,當代中文課程卻將注音與漢拼都用分欄列出,則在看生詞時無論看注音符號或漢語拼音都不便。理想:課文字標調而音、譯另列+詞表繁字旁注音簡字上漢拼翻譯正確則是輔助,若發現錯誤需向學生更正。(韓國漢文課傳統字和日本國語課漢字雖不算二語但算二文)(他們用韓語和日語念漢字)母語文、二語文、雙語文、外語文教材對象不同,語、文呈現方式需調整對於發音和認字才有幫助。教材譯文用得好有助理解意義和語法,用錯則是誤導。學生依賴「正確的」課文翻譯來「理解」是無妨的,有妨的是用翻譯的方式說話、寫作,而不練好中文句式。例如把自己的母語用機器翻譯為不通順或有錯誤的中文而照用還不如直接用中文問老師「請問____用中文怎麼說?」這種語意協商語句初期就教,較能鼓勵學生多用中文發問。還有「____是什麼意思?」「____的意思是____。」
作者: nunzio (納西歐)   2018-05-26 22:46:00
好奇協會名稱
作者: nanpyn (Apple)   2018-05-29 18:34:00
此類協會眾多,此狀況不限一會吧。
作者: les1988 (Toronto)   2018-06-05 22:05:00
沒事啦,也有不專業的系所在培育華語老師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