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不想要學生出去之後跟別人講牛ㄗˇ褲...
所以我前面也提了這是理念差異
我也會跟學生提到教育部國語字典的存在
但是不會硬要外國人接受
我接觸到的外國人很多本身有在做語言學研究
他們不一定接受標準讀音概念
我本人也...不是很懂
再加上我自己平常都念俗音了還要求別人念字典音不是很奇怪嗎?
我沒有要說服誰的意思
不過立場不同罷了
我稍微介紹一下英語系國家對發音的看法好了
僅供參考
Often有四個念法 都對
Fungi有四個念法 都對
Guillotine常見念法有兩個 都對
crayon有三個念法 都對
https://youtu.be/6HnyV46bV6M
英語系的字典會盡力記載所有發音
但是當然不可能做到
所以字典前面都會講清楚他們是以哪區的發音為主
會清楚表明念法不同不代表錯誤
英語系國家對語言學的概念是
研究語言的人觀察當地發音並記錄
不會以哪一地區為標準
所以這世界上不存在標準英文
如果硬要找一個地方當美語標準
今天是找紐約呢?還是加州?
德州人這時子彈已經上膛了
憑什麼我大德州地區就得次人一等?
更別提美國首都其實在DC了
他們認為無法找到一個當初制定英語發音規則的人或者組織來證實到底該怎麼發音
再來就算找到了也是百年前的人了
基本上發音都變了
而且就算找到了也能夠證實發音怎麼發
可是現在沒人這麼發了
那為什麼我們非得遵守一個古代人的發音規則不可?
這是現在流傳於該地區的英語發音
那就是我們的發音
為什麼我們得聽別人的?
台灣的國語字典記載的發音只適用台灣地區
然而台灣地區卻沒人使用該發音
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
以牛仔褲這例子
根據教育部國語字典
仔這字有很多唸法
語助詞念ㄗˇ
比方牛仔
這邊我就已經搞不清楚了
牛仔是牛呢?還是牧童呢?
也可以念ㄗㄞˇ
在廣東方言指的是幼小的東西
比方豬仔雞仔
這邊我更疑惑了
廣東方言可以
台灣方言不行?
牛仔這說法從哪裡傳來的無法確定
可能有些人覺得怎麼來的就該怎麼念
我們就先舉個語源清楚的例子吧
以歌仔戲來說
台灣人的戲劇台灣人不能決定發音
台灣人的發音是錯的
國語字典裡記載的台灣人不使用的發音是對的
廣東方言有被台灣地區的字典記錄
台灣方言沒有
在同一個文化脈絡下可能很難理解外國人的想法
這邊我們可以做個簡單的思想實驗
假設今天大家是語言學家
發現了一個新的語言
這語言是受台式中文影響很深
在這個地區他們的沙拉叫做撒拉
那語言學家應該紀錄下「撒拉」這個發音嗎?
還是應該告訴當地人其實沙拉才是正確的而在字典上寫上「沙拉」?
在美國中式炒麵叫做Chow mein
但是我們念起來比較像chow mien
我該去信各大字典請他們更改發音跟拼字嗎?
以上是模擬美國人跟英國人的小劇場
對他們來說是很難理解為什麼字典跟現實會有這麼大差異的
而我不過就是採取了一個偏向西方語言學的立場
不代表我相較之下就比較不負責任
我只是很難理解
為什麼台灣的俗音上不了國語字典這個檯面
我甚至不反對文白讀音都記錄
但是常常有老師堅持實際上在使用的發音是錯誤的
這以社會科學的觀點來看又不一樣了
我不認為牛ㄗㄞˇ褲是錯誤的發音
他是確確實實流傳在台灣這個島上的發音
只是從來沒有被政府認可罷了
而我作為一位老師
並不一定要成為政府的代言人
我會盡義務告訴外國學生或朋友台灣的現狀
但不一定表示我一定得支持國語字典
堅持他們只能講牛ㄗˇ褲
畢竟牛ㄗㄞˇ褲這讀音不是空穴來風
是確確實實存在而且是大部分人都採用的讀音
一般來說我們學外語的時候
都是希望某種程度越像母語人士越好
一個說牛ㄗˇ褲的外國人
跟一個說牛ㄗㄞˇ褲的外國人
誰讓人覺得中文比較好?誰更像母語人士?
然後針對n大(sorry我打太久已經忘了大大的哀低...)的一句回文
「一旦人人從俗,字音就會變得太快,那就失去共同語的功能。」
在我看來並沒有太大的證據來支持這個論點
以台灣來說
實際上大家以牛仔褲來溝通
而不使用牛ㄗˇ褲的發音
溝通上也沒有問題
反而使用「ㄗˇ」的發音更容易出現溝通障礙
牛仔褲算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爭議了
如果是其他冷僻字呢?會不會更難溝通?
丼飯怎麼念比較容易溝通?
以英語來說
美國的cot caught merger, yod dropping皆不造成溝通影響
前面舉的幾個字也不影響溝通
加拿大地區的ou跟美式的oo相近也不影響溝通
紐西蘭地區的e跟美式i發音相近也不影響溝通
甚至td不分也未必影響溝通(要看情況)
有句話說「約定成俗」
既然是俗語表示有一定共識
有了共識就不容易出錯了
再舉幾個跟發音的關係稍微遠了的例子
來探討一下正統性
一般人說的夯是什麼意思?
(雖然現在不流行了了...)
宅又是什麼意思?
塑膠是什麼意思?
橡皮擦、橡擦、擦布哪個才是正確的?
如果這些差異都可以接受
也不造成溝通障礙
為什麼讀音就不一樣了呢?
我自知自己舉了很多外語的例子
所以在這裡也沒有要爭對錯的意思
只是稍微解釋一下為什麼有些英語系國家的人很難理解國語字典的權威性
不過就是文化差異罷了
因為他們的字典同等對待各地區發音
並不奉誰為正統
而且以盡力紀錄發音反應現實情況為己任
我也不認為誰對誰錯
甚至文白讀音都紀錄我也沒意見
我覺得本來很多事情不同人就有不同看法
這篇只是發表個人看法而已
我覺得偶爾研究一下文化差異也蠻有意思的
※ 引述《Vulpix (Sebastian)》之銘言:
: 我不是中文專業,但是因為工作常要面對學生說話。
: 希望能夠不要因為我的讀音而影響他們對字音的認識,
: 可以的話希望能夠讀出他們學習時使用的字音。
: 為了這個目的,我查過一字多音審訂表,結果最新版好像停在 88 年。
: 101 年就公告了一份「初稿」,後續到底如何,也查無資料。
: 然後是教育部各大字典網站都說多年未更新。
: 請問哪裡能找到一份可靠的現行字音資料來參考呢?
: 雖然我的私心是希望能找到一份有時間表的演化史。
: 比較有名的字就像是某一年「姍」姍來遲從先改成山,
: 還有ㄌㄩㄢˊ都改成ㄌㄨㄢˊ之類的。
: 私心這部份應該是不能強求,
: 但是還是希望能有一份升學考試所遵循的字音標準。
: 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