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puff (酒窩)
2014-06-15 23:01:28※ 引述《BPM88 (BPM)》之銘言:
: : 其實禱告並無法改變任何事情
: : 一切只是基督徒自以為是自我感覺良好的阿Q心態而已
: : 我猜基督徒的禱告大多不單單只是純粹為了感謝神或親近神
: : 基督徒的禱告時常都是有所求
: : 例如求平安、求順利、求醫治、求健康、求發財、求國運昌隆世界和平...
: : 請問是基督徒對耶和華沒信心嗎?
: : 否則全能全知的耶和華神難道不知道各位基督徒心理想要的是什麼嗎?
: : 既然神早就知道一切了
: : 又何需聽從基督徒的禱告而改變他原本已經預定好的結果呢?
: 假如禱告真的有用,那基督徒的平均壽命一定比一般人長,
: 你看那些要死之前的信徒,他們的親屬哪一個不拼命禱告?
: 很可惜似乎沒這現象。
: 基本上神會參考你的所求和信心,
禱告是一個大題目,有許多講究。
對非基督徒來說,禱告當然是無用的,或是只是心理作用、自我安慰等等。
但對於基督徒來說,從聖經上來看,禱告是非常重要的事。
帖前五章說到,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
裡對你們的旨意。
至於禱告是否一定會有用,如果是指禱告得答應,當然不會。
就像小孩像父母可以提出要求,但父母不一定會答應。
以賽亞書中說:「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
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然而另一面,神的旨意也常需要有人在地上禱告來配合。
神需要地上有代求的人,如同亞伯拉罕為羅得代求一般。
在倪柝聲文集的初信造就中,說到禱告得答應的條件,
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一、要求。應當在神面前真實的求。專一而不籠統的求。
「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四2)
二、不可妄求。
妄求的意思,就是出乎你的度量之外,出乎你的需要之外,出乎你的真實缺乏之外的求。
「你們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雅四3)
三、要對付罪。
「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詩六六18)
四、要信。
信,是你有一種感覺,覺得神已經聽了你的禱告,而不是神將要聽你的禱告。
所以當你禱告到感覺神已答應了,就不該再求,反而該讚美。
「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是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十一24)
五、要一直的求。
「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十八1)
另外,聖經中也說,「你們的天父原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
但你們要先尋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
因此,神希望我們不要憂慮吃什麼穿什麼,反而希望我們求神的國和神的義。
: 在不影響他主要計畫下,略略修改自己的分支劇情,但通常是需要不會太多。
: 完美的基督徒是向神無所求的,至於禱告,也早就不拘於形式。
: 只是,現在的教會都很強調禱告,也強調要一起禱告,
: 這似乎跟耶穌教導禱告要在暗處,有很大的違背。
耶穌教導禱告要在暗處,主要是針對法利賽人喜歡在大街上禱告,
以此來宣揚自己的義行。這樣動機不純正的行為是需要被對付的。
然而,基督徒來在一起的禱告,或說教會禱告的職事,完全是另一件事。
如同徒一14:「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耶穌的兄弟,
都同心合意,堅定持續的禱告。」
使徒們聚在一起堅定持續的禱告,必定不是為著個人的需要,
而是為著神的國和神的義。這讓我們看見一起禱告的重要性。
當然,私下與主之間的禱告一樣很重要,兩者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