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些神的兒女,從創世以來也是這樣對待天父的,可是祂還是
邀請我們與祂同在,享受祂的一切。人生的喜樂不在於從天父那裡獲得
什麼,而在於如何做祂的孩子、與祂同在....
原作∕Jefferson Bethke 中文翻譯∕朱怡康
───────────────────────────────
我們都受邀赴宴
耶穌用浪子回頭的故事,說明天父對全人類的愛。故事裡的兩個兒
子,一個努力工作、服侍父親;另一個則是先要了屬於自己的遺產,然
後說聲「掰掰」就走了,到處旅行、參加派對,最後一文不剩,淪落到
吃豬的飼料。
你大概已經在教會聽過這個故事了:故事的主人翁是小兒子,他是
標準的紈絝子弟,放浪形骸、花天酒地,後來終於發現日子不能這樣過
下去。他感到羞愧、心碎,覺得父親絕不可能再次接納自己當他兒子,
但還是有可能讓他在家當傭人,而且回家當傭人,還是好過現在一貧如
洗。
於是他回家去,準備求父親給他一份工作。沒想到的是,父親不但
沒罵他,還遠遠就向他跑來,擁抱他、親吻他。父親根本不在意他的道
歉,反而大宴賓客歡迎他的歸來。他覺得能在家幫傭就心滿意足了,但
父親還是把他當兒子看待。
總之,這是個優美又充滿恩典、救贖的故事,說明了天父多想找回
我們。
不過,教會通常只看這則故事的其中一面,沒注意到它更有趣的另
一面:這個浪子回頭的故事,是耶穌說給宗教人士聽的,不是講給叛逆
小子聽的。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都把焦點放在浪子身上,而非另一個
循規蹈矩的兒子身上呢?
〈路加福音〉在講到這則故事之前,提到法利賽人埋怨耶穌不該「
接納壞人,並且跟他們一起吃飯」。看來宗教人士兩千年來沒怎麼變呴
?衡量基督徒之心的最佳判準,就是看看他吸引了哪些人,又批判了哪
些人。如果耶穌在你心裡,你應該會跟他一樣,吸引到社會上的邊緣人
。但在此同時,也會有群人看你不順眼。
耶穌是以這則寓言來回應法利賽人的批評,知道這個背景相當重要
,因為這則寓言的重點不只是浪子的得救,也包括哥哥對弟弟獲得拯救
的反應。大家都以為這則寓言的主角是弟弟,但從說寓言的背景看來,
耶穌是為那些「虔誠」的「哥哥」們講這則寓言的。
聖經上說:「那時候,大兒子正在農場。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
音樂和跳舞的聲音。」大兒子遠遠聽見了宴會的聲音,我挺好奇他那時
是怎麼想的。我相信在那當下,他還完全不知道弟弟已經回來了,搞不
好他覺得老爸的中年危機終於爆發,竟然找了DJ,還到處掛起布條。
等他發現這場宴會是為他任性的弟弟而辦時,聖經說他「非常生氣
,不肯進去」。他心裡應該在想:這太不公平了!我為老爸盡心盡力,
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但我弟呢?他不過是個揮霍家產的敗家子罷了!
為什麼老爸為他辦宴會,卻什麼都沒給我?
他憤怒地質問父親:「你看,這些年來,我像奴隸一樣為你工作,
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你給過我甚麼呢?連一頭小山羊讓我跟朋友們熱
鬧一番都沒有!但是你這個兒子,他把你的財產都花在娼妓身上,現在
回來,你就為他宰了小肥牛!」
有些人很像大兒子,覺得只要自己好好做,天父就會賞賜厚禮,至
於別人?他們壞透了,根本不配從天父那裡得到任何東西。
有些人則像小兒子,對過去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認為自己不配接
受天父的禮物。但實際上,天父是自由贈禮給祂揀選的人,激進地展現
祂的愛與恩典。
祂會對犯罪的孩子說:「把那頭小肥牛牽來,宰了,讓我們設宴慶
祝!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
但對那些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是社會棟梁的人,神也會忽視他們的
驕傲,慷慨地邀他們赴宴,說:「孩子啊,你常跟我在一起;我所有的
一切都是你的。可是你這個弟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我們為他設
宴慶祝是應該的。」
這則故事吸引我的地方在於:這位父親沒有放棄他的大兒子,沒有
脫口而出說:「好,隨便你,反正我跟你弟弟要去宴會了。」
相反地,他聽到大兒子不肯進來,馬上跑出去跟他談,想辦法安撫
他。很多虔誠的基督徒什麼人都憐憫,就是無法憐憫像大兒子這樣的人
。但神不一樣,祂對小兒子施恩,也對大兒子施恩;祂想拯救每一個人
,也想賜福每一個人,祂希望虔誠的人、反叛的人都來赴宴。我們可以
繼續自以為是、顧影自憐,但也可以歡喜領受天父的一切恩賜。
想得很深一點,你也會發現:這位父親對兩個孩子毫無虧欠,但他
們都不知感恩,只是表現方式不同而已。
小兒子笨,大兒子驕傲;
小兒子是人迷失了,大兒子是心迷失了;
小兒子輕視父愛,大兒子則以為父愛要靠爭取得來。
我們這些神的兒女,從創世以來也是這樣對待天父的,可是祂還是
邀請我們與祂同在,享受祂的一切。大、小兒子要學的功課,也是我們
要學的功課:人生的喜樂不在於從天父那裡獲得什麼,而在於如何做祂
的孩子、與祂同在。天父已準備了饗宴,我們也全都受到邀請。
事實上,自詡為虔誠信徒的人比誰都難接近基督,因為他們覺得自
己已經夠好了。在浪子回頭的故事裡,我們只看到小兒子開開心心接受
了父親的愛,但耶穌沒有說大兒子後來有沒有參加宴會,這則寓言沒有
結局。那位父親試著安撫大兒子、邀他一同參加宴會,但大兒子的反應
如何,則不得而知。
耶穌用這則沒有結局的寓言,作為對我們這群「大兒子」的邀請。
他真正想問的是:你願意參加宴會嗎?
無論是第一次尋找耶穌,或是曾經假裝自己遇見了他、現在再重新
回頭找他,或是曾在聖經之上添加自己的規則、希望能藉此成為義人—
—想接近耶穌,一定需要他的恩典與真理。不論是嘻哈歌手、在街上兇
你的人,或是剛參加完查經班就去抽大麻的棒球隊員,都無法讓你認識
耶穌。我們有時是誤解真理,另一些時候則誤解了恩典。
然而聖經裡的上主是慈愛的天父,不僅充滿恩典,也充滿真理。
───────────────────────────────
本文為「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一書部分
內文,轉錄自啟示出版社部落格
http://ap97125343.pixnet.net/blog/post/57403980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Jesus>Religion: Why He Is So Much Better Than Trying Harder,
Doing More, and Being Good Enough
作者: 傑弗森.貝斯齊
原文作者:Jefferson Bethke
譯者:朱怡康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14/05/08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4237
Mike's sharing:
幾個禮拜前的某個週末晚上,我陪家人出去逛街,逛到某書店時,
無意之間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第一眼是被書名所吸引,拿起書來讀了
幾頁內容後,心裡還蠻震撼地,老實說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可用「驚為
天人」來形容,很棒的一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 Jefferson Bethke 既不是牧師、神學家或諮商師,
他只是一個想要活出生命意義的美國年輕人。2012年,當時23歲的他寫
了一首熱情而強烈的詩「為何我討厭宗教卻熱愛耶穌」,他和朋友把這
首詩的影片上傳到 YouTube,沒想到48小時內吸引了700 萬人次點閱,
一年點閱人數更高達兩千三百萬以上;於是作者以此為主題,寫成「耶
穌比宗教大」這本書。
Why I Hate Religion, But Love Jesus || Spoken Wor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IAhDGYlpqY
中文版本:我曾經誤入歧途,直到我認識耶穌!(商周城邦@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zyFW-96T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