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lchem (mathematician)》之銘言:
: [心得] 聖經>信經>信條>信仰純正的歷世歷代聖徒的言論
: 在此提出一個觀念,相信正信的基督徒應該毫無異議,就是當我們使用資料時,權威度與
: 準確度高低為:
: 1.聖經>2.信經>3.信條>4.信仰純正的歷世歷代聖徒的言論。
: 做為頭腦清楚的基督徒,請先確認此一優先順序的絕對性,以免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1.信仰=做門徒
2.做門徒=聽道+行道
所謂的「權威」,應當指的是聽「道」的來源。
「正確」與否應是與聖靈當下的互動為準(嚴格來講,不純然是「真」的概念,
更多是「善」與「美」乃至於「信.望.愛」),
而這些互動相當大程度包含著與這些來源的互動過程。
基督教的「道」是歷史性的,並且亦由其歷史性獲得其權威。
3.所以「正典聖經」、「三大或四大信經」、「7世紀左右為止的七次大公會議」這三者
都可說是聽「道」的主要來源及判準(canons)的核心。
所謂的「正統信仰」在形成以上三者的「歷史性」過程中大致確立了基礎。
[信仰中的「真」應當有「歷史性」的概念,也就是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表現其真實;
故談「權威」、「判準」等等不應脫離歷史性;但當然「歷史」不只是facts....]
當然「歷代聖徒的言行」也是幫助我們走入正道的途徑,但仍應以以上三者為主。
而以上三個來源其實是緊密相連的有機體,很難分孰先孰後。
(辯論孰先孰後正如一些推文指出的,是假議題或難逃自我矛盾)
但無論如何,確認好以上來源只是「聽道+行道」的必要條件,但仍非充要條件。
贊同某推文講的,關鍵還是在聖靈。
而聖靈論的核心,我認為是從路德到康德的「自由」概念(自由地行道或遵行神旨意);
當然,回到信仰的語言,「自由」就是「聽道+行道」不斷循環的過程。
而個體的自由到群體的自由的發展(通過「聽道-行道」的循環發展),
就能夠將信仰的資源,延伸到生活、工作乃至政治領域
也就是主禱文「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發展
基督門徒應遵行神旨意,參與「再創造」或「末世盼望-新天新地」的過程。
[murmur]
信望盟不只是少了愛,還少了太多神學的反省與梳理
(其實各方面的知識常識也很缺乏),
這樣就想搞政治,是要敗壞多少教會的名聲才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