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司法官第二試─國文(作文、公文與測驗)
2012.10.13 12:40-14:40
甲、作文與公文部分:
一、作文: (60%)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在登月時曾說:「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誠如所言,人類今日的文明發展已經隨著新科技的發明,邁入一個新的世紀。但是,
許多的問題卻接踵而來,如人與人、人與自然、國與國、文化與文化之間的衝突,衝擊
著我們的生存。請以「人類的下一步」為題作文,勾勒一個理想的未來。
二、公文: (20%)
針對不肖官員與業者同流合汙,盜採河川砂石,竊取國家資源,破壞水文、環境,
影響民眾安全,此等行徑應予遏止。請試擬法務部所屬各級檢察署函復法務部,提出因
應方案。
乙、測驗部分:
1.「邯鄲之民以正月之旦,獻鳩於簡子,簡子大悅,厚賞之。客問其故,簡子曰:『
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故競而捕之,死者眾矣。君如
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過不相補矣。』簡子曰:『然。』」 (《列
子‧說符》) 「客」向「簡子」勸諫的是:
(A)網開一面以示寬大 (B)放生啟迪民眾善性
(C)民之所欲予之聚之 (D)放生反而造成傷害
2.「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
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
,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
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
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歐陽修〈朋黨論〉) 根
據上文,作者認為真正的「朋黨」應是下列何者?
(A)以私人利益為目標所結合的政治團體 (B)因個人好惡或血緣關係所結合的團體
(C)守道義有理想並始終彼此砥礪的團體 (D)以君子自我標榜貶他人為小人的團體
3.《禮記‧檀弓上》:「曾子謂子思曰:『伋,吾執親之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七日
。』子思曰:『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之執
親之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三日,杖而後能起。』」這段記載最主要的旨意在於:
(A)行禮應順應人情,過猶不及 (B)應以敬謹之心為親長處理喪事
(C)至親亡故,孝子哀傷到無心飲食 (D)曾子、子思都是遵守禮制的孝子
4.《資治通鑑》:「夫禮非威儀之謂也,然無威儀,則禮不可得而行矣;樂非聲音之
謂也,然無聲音,則樂不可得而見矣。譬諸山,取其一土一石而謂之山則不可,然
土石皆去,山於何在哉!」有關上文內容,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威儀是構成樂的主要原素 (B)聲音是顯示禮的主要原素
(C)土石之於山,一如樂之於聲音 (D)土石之於山,一如威儀之於禮
「臨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之。自是日
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
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其舌。三年,麋出
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
悟。」 (柳宗元〈三戒‧臨江之麋〉)
5.「自是日抱就犬」,句中之「就」,與下列何者同義?
(A)避重「就」輕 (B)功成名「就」 (C)「就」事論事 (D)一揮而「就」
6.「抵觸偃仆,益狎」的文意是指:
(A)互相碰撞戲弄,顯得十分親暱 (B)不斷地打鬥,導致越來越凶猛
(C)用手輕撫抱弄,促進彼此的感情 (D)在地上翻滾嬉戲,空間顯得更加不足
7.「中國文化中極其奪目的一個部位可稱之為『貶官文化』。隨之而來,許多文化遺
跡也就是貶官行為。貶官失了寵,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劇意識也就爬上了心頭。
貶到了外頭,這裡走走,那裡看看,只好與山水親熱。這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
有了,而且往往寫得不壞。過了一個時候,或過了一個朝代,事過境遷,連朝廷也
覺得此人不錯,恢復名譽。於是,人品和文品雙全,傳之史冊,誦之後人。他們親
熱過的山水亭閣,也變成了遺跡。地因人傳,人因地傳,兩相幫襯,俱著聲名。」
(余秋雨『人生風景』) 何者與文中所表達的內容意旨不合?
(A)貶謫文人的悲情促進了山水文學作品的發達
(B)官場失寵之人常藉隱居獲取東山再起的機運
(C)亭臺樓閣常因文人遊歷而成為歷史文化遺跡
(D)貶謫外放每能意外豐富親近山水的生活體驗
8.「今日自一命以上,孰不知作邑之難?既知其難,要當專心致志,朝夕以思,自邑
事外,一毫不可經意,如聲色飲燕不急之務,宜一切屏去。蓋人之精力有限,溺於
聲色燕飲,則精力必減,意氣必昏,肢體必倦,雖欲勤於政而力不逮。故事必廢弛
,而吏得以乘間為欺。昔劉元明政為天下第一,問其故,則不過曰:『日食一升飯
,不飲酒為作縣第一策。』誠哉是言!」根據上文,下列敘述最不適切的選項是:
(A)當縣令難,宜專心致志 (B)為政不易,需廣結善緣
(C)當縣令首當屏除物欲惡習 (D)溺於聲色燕飲,易廢弛政事
9.白居易的詩長於在敘事中評論時事,著名的〈秦中吟〉便是描述他在長安見聞的不
平之事,請問以下那一段是描寫當時官吏的橫征暴斂?
(A)誰不愛富貴,誰不戀君恩。年高須告老,名遂合退身
(B)顏色非相遠,貧富則有殊。貧為時所棄,富為時所趨
(C)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
(D)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無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10.「殷仲堪既為荊州,值水儉,食常五盌,盤外無餘肴;飯粒脫落盤席間,輒拾以噉
之;雖欲率物,亦緣其性真素。每語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時意
;今吾處之不易;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爾曹其存之!』」 (《世說新
語‧德行》) 殷仲堪對子弟的教誨,下列解釋最貼切的是:
(A)一般讀書人多是貧苦出身,功成名就之後,要懂得飲水思源,不可忘本
(B)「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萬不可因一時發達而把書本都捐棄不留了
(C)讀書人清貧是正常的,富貴有時而窮,不可因一時發達而把本錢揮霍殆盡
(D)安於貧困是讀書人的本分,不能因一時身分地位之異而改變原有的道德操守
DCADA ABBCD